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围性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病.临床上反复发作2次以上并不少见,但复发10次以上的病例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145例偏瘫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B组采用Bobath疗法康复治疗,c组采用中药熏蒸结合Bobath疗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以VA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对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C组疗效更优于A、B组(均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现代康复技术结合起来,能减轻患者脑卒中偏瘫后肩痛,增加患侧上肢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们采用针法、灸法相结合,以俞募配穴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7例,均符合《实用中医消化病学》中的诊断标准。其主症为胃脘胀、痛,嗳气,反酸,呕吐胆汁;次症为纳差、乏力,情志不畅,喜叹息,舌质淡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 62例 ,男性 50例 ,女性 1 2例。年龄 2 3~ 78岁 ,平均年龄为 56岁。呃逆症出现前 ,均在外科接受各类手术。呃逆症多于手术后当天至 5日内出现 ,最多见于术后第一至三日内。呃逆常呈频繁发作 ,严重者呈持续不断的呃逆 ,其中导致难以进食 ,不能睡眠者有 2 8例。所有患者曾经使用地西泮、胃复安等药物治疗无效。针刺治疗 :对呃逆患者先予针刺进行治疗 ,取穴 :内关 (双 )、攒竹 (双 ) ,手法 :针刺后予以中等度刺激 ,得气后留针 3 0分钟 ,其间每隔 1 0分钟捻转一次 ,刺激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轻症每日治疗一次 ,重症每…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对138例腰突症患者进行骶管滴注,取得满意效果,治疗中护理有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将药物加入生理盐水150mL中对138例腰突症患者进行骶管滴注,取得满意效果,治疗中护理有重要作用,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8例,男78例,女60例,年龄20~65岁,平均43岁,均为经CT或MRI确诊为腰突症并排除有手术指征者。临床表现:腰痛,不同程度的间歇跛行伴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酸痛;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站立后伸试验(+),仰卧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CT或MRI表现:硬膜囊受到压迫、侧隐窝狭窄、神经根受压、纤维环钙化、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增生等。1.2方法骶管滴注治疗:药物选用生理盐水150 mL,VitB121.0 g,三磷酸腺苷二钠(ATP)40 mg,2%利多卡因15 mL及地塞米松5 mg。患者取膝胸位,根据骶骨角确定骶管裂孔的解剖位置。局部严格消毒后戴手套铺洞巾,局麻后用长7号针从骶管裂孔处皮肤垂直刺入,当刺过骶尾韧带时阻力感消失,表明针尖已进入骶管腔,一般进针2~4 cm抽吸无血性液后缓慢注药,推注药液通畅后连接输液瓶,用纱布条固定针尖,患者改取左侧卧位,3...  相似文献   
7.
周围性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病.临床上反复发作2次以上并不少见,但复发10次以上的病例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远道取穴的方法,并配合腰部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1疗程8天,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8%(95%CI=86.05%~99.49%);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26%(95%CI=66.34%-90.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000,P=0.04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分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15(95%CI=0.03~0.71)。NNT=6(95%CI=3.23~21.28)。  相似文献   
9.
1991~1996年我对别o中药日眼,甘露醇静滴利尿、推按运经仪电频刺激等综合i台疗尿路结石57例.疗效良好,报告于下。116床资料1.l病例:男35例.女22例,年龄ZI,-65岁。肾结石17例,输尿管结石40例;单侧结石52例,双侧结石5例,结石直径皆<ICmO1.2治疗方法1.2.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治疗方案和综合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增加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治疗组增加头针治疗及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各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记录三组患者简式Fugl-Meyer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部分(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功能步行分级(FAC)、站立走计时测试(TUG)、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平均轨迹误差(ATE)及评估时间(T)。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BBS及FAC升高(P<0.05),TUG、ATE及T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BBS及FAC升高(P<0.05),TUG、ATE及T降低(P<0.05)。与观察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BI评分、BBS及FAC升高,TUG降低(P<0.01)。结论头针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本体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