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40岁,因“突发左足背伸无力6年余,加重伴双下肢乏力3个月”于2010年6月2日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足背伸乏力,不能勾起摩托车启动杆,曾在外地医院就诊,行腰椎CT检查和肌电图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左侧腓总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2.
The influence of mild hypothermia on neural cell apopto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established rat models of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at 33 ℃. Morris water maze resul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better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in DAI rats with hypothermia compared with DAI rats with normothermia.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 in the hippocampal CA1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AI hypothermia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DAI normothermia group.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latency, 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latform location times and time of swimming in the quadrant area.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ost-traumatic mild hypothermia in a rat model of DAI could provide cerebral protection by attenuating expression of 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  相似文献   
3.
骨髓源干细胞向损伤脑组织迁移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源干细胞迁移至损伤脑组织的可能性。方法致死剂量照射的C57BL/6雌性小鼠,接受月龄相配的雄性小鼠骨髓移植。骨髓移植2个月后制作脑外伤模型,1、2、4和6周分批处死存活的动物。分别在外周血涂片和新鲜脑切片上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Y染色体阳性细胞。结果在移植后6周的脑外伤病灶周围发现Y染色体阳性细胞。结论骨髓源干细胞可以迁移至脑外伤病灶周围,但这些细胞的性质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4.
刘刚  朱军  李建珉  付爱军  邹西峰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83-85,i0002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和上皮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分析二者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2/2005-12在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动物实验室进行。将雄性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伤后1,2,4,8,12,24,48,72,168h共9个时相组,每组15只。采用Marmarou脑损伤动物模型法对损伤组致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对照组只切开头皮,不行落体致伤,而后缝合切口。严格依照1,2,4,8,12,24,48,72,168h时间点,依次对各组大鼠回盲部近端2cm处切取直径为1mm小肠组织圈。对照组术后立即处死,处理同实验组。透射电镜下比较对照组和致伤组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观察伤后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计数各组凋亡细胞的发生率。结果:实验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对照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微绒毛高而密,排列整齐,细胞间紧密连接完整,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正常。致伤组微绒毛短而稀,不规则,可见紧密连接开放,线粒体肿胀,内嵴断裂。②TUNEL法显示凋亡细胞胞核为棕褐色,固缩呈断片状,主要位于绒毛顶部,且随致伤时间的延长有由上向下发展的趋势。伤后1h细胞凋亡计数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7&;#177;1.26),(2.16&;#177;0.83)个/100个细胞,P〉0.051,伤后2h直至168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6.17&;#177;2.23),(13.79&;#177;2.99),(16.68&;#177;2.91),(21.74&;#177;3.75),(16.16+2.63),(14.05+3.06),(16.26&;#177;2.90),(7.32+2.50)个/100个细胞,P〈0.011。结论 弥漫性脑损伤后,肠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包括紧密连接开放等是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形态学基础,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过度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在普遍认为,所谓神经于细胞是来源于神经系统或能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及不对称分裂特性的一类细胞。它们具有自我更新、可调控定向诱导分化特性及可能与宿主神经系统发生整合等特性。在各种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神经变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于细胞在神经组织中含量极微.如何获取大量纯化神经于细胞是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研究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 ,我国煤炭系统有外伤性截瘫患者 770 0余人 ,他们不但身受病痛的折磨 ,不能继续创造劳动价值 ,而且常需 1~ 3人专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如何改善患者的康复条件 ,减少社会及企业的经济负担 ,有必要在对煤炭系统外伤截瘫患者健康特征调查的基础上 ,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截瘫患者管理办法。为此 ,我们自 1996年 3月至1998年 3月 ,对全国 5个统配矿务局的 2 6个煤矿就煤炭系统外伤性截瘫病进行了抽样调查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抽样方法横断面调查 ,分层抽取采煤机械化程度不同的5个统配矿务局 ,整群抽取若干煤矿…  相似文献   
7.
失能调整生命年在煤矿职业性疾病负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估计煤矿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共抽样调查全国5 个统配矿务局的26 个煤矿。以煤矿外伤性截瘫的患病和死亡资料为基础,用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 估计煤矿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结果表明:煤矿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为每千人口3225DALY。各矿务局比较:铜川矿务局外伤性截瘫疾病负担最重,每千人口5447 DALY,高于5 个矿务局的平均水平每千人口3225DALY。其次为阳泉、峰峰矿务局、三路安矿务局和晋城矿务局,分别为每千人口27 .85 、26 .60 、1510 和11 .71DALY。结果提示:DALY 可用于煤矿职业性疾病负担分析。各统配矿务局外伤性截瘫的DALY 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其颅内压(IC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GCS评分3~8分的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HVHF,连续治疗2周后评价患者ICP变化及预后。结果治疗组3 d、7 d及14 d时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 d、7 d及14 d时血清IL-6、TNF-α值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HVHF治疗可显著降低颅内压增高曲线,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1965年,国外学者Melzack和Wall报道的脊髓后角细胞传递痛觉的闸门理论,为电刺激治疗疼痛提供了理论基础.起初,由于对病例筛选标准和对慢性疼痛多学科处理方法的认识不足,脊髓电刺激术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近年来,由于病例筛选标准的改进和对慢性疼痛的多学科处理方法的重视,加之方便易行的可植入电刺激器的出现,脊髓电刺激术治疗慢性疼痛的效果较前大有改善[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方法将制作好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脑损伤模型24h后经尾静脉植入GFP标记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的骨髓源干细胞。在植入后2、4和8周取脑,用GFAP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星形胶质细胞,GFP显示骨髓来源细胞,观察损伤组织边缘的胶质界膜中是否存在GFP/GFAP双阳性细胞。结果在损伤组织边缘可见骨髓干细胞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骨髓干细胞来源星形胶质细胞参与脑损伤后胶质界膜的形成。这对脑外伤的恢复和组织工程材料的植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