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疆哈巴河县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效果,为包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全县人群筛查、犬感染情况、儿童感染情况和中间宿主羊患病情况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共筛查42 356人次,查出患者161人,推算目前全县包虫病患病率为0.38%。共检测4~6岁儿童血清样本7 195人份,其中阳性样本337人份,儿童血清棘球蚴抗体阳性率由2010年的6.50%下降至2013年的2.2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32.30,P<0.001)。共检测犬粪样本5 300份,其中阳性样本160份,犬粪抗原阳性率由2008年的11.60%下降至2013年的1.58%,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8.88,P<0.001)。共检查0~2岁羊3 830只,其中患病281只,中间宿主羊的患病率由2008年的27.20%下降至2013年的2.4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298.9,P<0.001)。结论包虫病防治项目实施6年来,基本摸清了哈巴河县包虫病流行底数,在降低当地终末宿主犬的棘球绦虫感染率,儿童血清棘球蚴抗体阳性率和中间宿主羊的患病率方面效果显著,应该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和现状,为今后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6 — 2020 年新疆报告的布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16 — 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共报告布病病例23 045 例,平均发病率为91.33/10万。 病例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塔城地区和阿克苏地区,占总病例数的59.12%(13 625/23 045)。 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由2016年的31.14/10万降低到2020年的10.19/10万。 布病发病高峰在每年的5 — 8月,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年龄最小1月龄,最大94岁,平均41岁,以30~5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66.70%)。 男性16 347例,女性6 698例,男女性别比为2.44∶1。 职业以农牧民占比最高,为68.90%。   结论   新疆布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报告病例分布范围较广,建议加强多部门联防联控,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疆、青海棘球蚴病防控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升其专业水平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3年8月,采用统一问卷对青海、新疆的省(自治区)、市(州)、县级疾控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60岁的棘球蚴病防控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1)个人信息:性别、参与棘球蚴病防控的工龄、所属机构、教育程度、所学专业以及一年内是否参加过棘球蚴病相关培训;(2)棘球蚴病基础、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监测等5个方面的结构知识共20题。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防控人员掌握专业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问卷1 003份。总知晓率为51.38%,基础、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监测各方面知识的知晓率依次为53.66%、50.25%、69.14%、42.40%和41.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参与棘球蚴病防控的工龄、所属机构和教育程度是影响该防控人员棘球蚴病专业知识知晓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工作年限3~5年(OR=1.495,95%CI:1.074~2.081)及6~10年(OR=2.003,95%CI:1.360~2.951)、县级疾控(OR...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人体肠道蠕虫2004—2016年的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开展。结果共发现蠕虫感染者401人、感染率1.438%,共检出9种蠕虫卵(线虫4种、吸虫3种、绦虫2种),其中鞭虫、蛲虫、带绦虫和支双腔吸虫感染率与过去相比均大幅度下降,但蛔虫感染率略有上升;感染人群主要以蛔虫感染为主、占蠕虫总感染人数的77.805%,其次是蛲虫、占14.133%,3~6岁儿童肛拭法调查2 737人,检出蛲虫感染率0.475%、带绦虫感染率0.037%,肠道蠕虫感染率男性1.426%、女性1.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P0.05);共发现3种新虫种,分别是并殖吸虫、东方毛圆线虫和阔节裂头绦虫。结论加强蛔虫和蛲虫病的控制是大幅度降低肠道蠕虫感染的关键,其中天山山地生态区及其范围内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是寄生虫病防治工作重点区域;企事业职员、中老年人和以井水作饮水源等人群是寄生虫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2005—2020年新疆伊犁州棘球蚴病流行特征和状况,收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05—2020年新疆伊犁州棘球蚴病病例数据,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5—2020年伊犁州累计报告棘球蚴病病例4 61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92/10万;2017年报告例数达到峰值,此后又逐年下降,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伊犁州11个县(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发病率最高的前3位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20.9610万)、昭苏县(19.94/10万)、尼勒克县(16.61/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2 488例,年平均发病率10.46/10万;女性2 124例,年平均发病率9.27/10万;男女年平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3,P>0.05)。患者平均年龄39岁,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75.1%(3 462例);职业以农牧民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3.1%(2 909例)。提示新疆伊犁州棘球蚴病流行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建议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棘球蚴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疆2016—2020年输入性疟疾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科学评估新疆疟疾监测预警能力水平,为新疆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调整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新疆2016—2020年报告的疟疾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描述疟疾发病、感染来源和病例三间分布情况,对输入性疟疾病例的诊断以及发病到诊断的时间间隔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其中恶性疟20例(占62.5%),间日疟7例(占21.9%),卵形疟3例(占9.4%),三日疟1例(占3.1%),卵形疟和恶性疟混合感染1例(占3.1%)。病例来源主要以在非洲地区务工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有8个地(州、市)12个区县有病例报告,其中高新区10例,昌吉市7例,沙依巴克区4例,霍城县和天山区各2例,5个区县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8.1%。报告的病例中90.6%的病例由医疗机构诊断,由疾控机构诊断的病例占比较小(9.4%)。自治区级医疗机构报告20例(62.5%),地(州、市)级医疗机构报告3例(9.4%),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告9例(28.1%),无死亡病例报告。结论 新疆疟疾病例以非洲输入恶性疟为主,继续做好风险人群健康宣教,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提高医疗机构诊治能力,防止发生境外输入再传播,是今后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收集、整理和分析2005—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塔城地区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和三间分布特征,为当地制定棘球蚴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20年新疆塔城地区棘球蚴病报告病例资料,用Excel 2007软件和SPSS 17.0 软件,采用χ2检验与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棘球蚴病病例的地区、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2005—2020年新疆塔城地区共报告棘球蚴病2 3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39/10万,以2017年发病率最高,为29.27/10万,季度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2.75, P<0.05),第一、四季度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第二、三季度;男女性别比约为1.09∶1,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8,P>0.05);年龄范围为2~90岁,平均年龄为38岁;职业以农牧民占比最高,累计报告1 416例(60.10%);各县(市)包括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乌苏市、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沙湾市和塔城市均有病例报告,其中托里县的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45.80/10万(累计报告436例,占比18.51%),不同地区发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98,P<0.05);报告病例中2 163例(91.81%)由各级医院报告。   结论  2005—2020年新疆塔城地区棘球蚴病发病率总体上升,2017年后逐年下降。发病人群主要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从事农业和养殖业的青壮年和壮年,在全面落实该病防控措施的同时,应当加强重点人群关于棘球蚴病的健康教育,坚持医防结合的模式,切实做到棘球蚴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人群包虫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当地包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 2013年全县人群筛查数据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查出包虫病患者161例,其中泡型患者2例,推算全县包虫病患病率380.11/10万,囊型包虫病患病率375.39/10万,泡型包虫病患病率4.72/10万。10岁以下人群包虫病患者构成比为2.48% (4/161),10~20岁人群包虫病患者构成比为9.94%(16/161)。随着年龄增长,当地居民患包虫病的风险增加,40~50岁达到最高(OR=2.5325);牧民患病风险比农民高2.626倍,私宰牲畜比未私宰牲畜居民患病风险高3.245倍;牧业乡加依勒玛乡的居民患病风险比农业乡的居民患病风险高2.352倍。结论 随着包虫病综合防治措施推进,10岁以下人群包虫病患者构成比明显下降,但当地患病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掌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包虫病流行现状,为评价现有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额敏县2007-2013年包虫病防治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截至2013年底,全县人群筛查169 348人次,查出包虫病患者773例,其中泡型包虫病患者4例,推算额敏县包虫病患病率为0.45%。共检测6~12岁儿童血清样本12 510份,其中阳性样本339份,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由2008年的7.14%下降为2013年的0.40%,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2=200.5,P0.001)。共检测犬粪样本11 767份,其中阳性样本216份,犬粪抗原阳性率由2008年的4.34%下降为2013年的0.63%,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2=68.83,P0.001)。共检查羊17 215只,其中患病390只, 中间宿主羊的患病率由2007年的6.56%下降到2013年的2.02%,呈总体下降趋势(趋势2=59.79, P0.001)。结论 包虫病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降低当地终末宿主犬的棘球绦虫感染率,进而降低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和中间宿主羊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7年新疆民丰县农村居民弓形虫感染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弓形虫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南疆地区民丰县的一个村,随机抽取该村500人,进行弓形虫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结果民丰县农村居民弓形虫总感染率25.8%,IgG抗体阳性率18.20%,IgM抗体阳性率9.20%;男性(18.87%)和女性(30.90%)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239,P=0.002);半农半牧(37.65%)和农民(23.23%)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661,P=0.006);吃过(58.82%,10/17)和未吃过(24.64%,119/483)半生不熟的肉食人群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8.319,P=0.004);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职业、养猫和吃半熟或者不熟的肉食是感染弓形虫的影响因素。结论民丰县农村居民感染率较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对饲养猫、半农半牧、吃半熟或者不熟的肉食等人群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