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等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等血脂水平,测定血清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瘦素(leptin, LEP)水平,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C、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LPS、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保护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这可能与其下调患者血清LPS、LE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溶栓的时间窗、结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报道15例脑梗死急诊动脉溶栓方法及其相关并发症。结果 DSA造影发现血管闭塞15例中,颈内动脉闭塞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椎基底动脉闭塞4例。溶栓后13例再通,3例出现脑出血,1例再栓塞,1例死亡。入院时NIHSS评分14.47±3.68,出院时NIHSS评分3.07±2.20。结论颅内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确切,后循环脑梗死时间窗可适当延长且获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标志,也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消长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价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时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对高血压疗效评价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旨在为高血压治疗及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炎症标志物相关性。方法比较COPD稳定期组(稳定组)、急性加重期组(急重组)与正常人(对照组)在APN、CRP、IL-6、IL-8和TNF-α的差异,分析APN与CRP、IL-6、IL-8和TNF-α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和急重组APN、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急重组APN、CRP、IL-6、IL-8和TNF-α显著高于稳定组(P<0.001)。稳定组和急重组APN均与CRP、IL-6、IL-8和TNF-α正相关(P<0.05)。结论COPD患者APN与CRP、IL-6、IL-8和TNF-α正相关,可作为COPD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ACS的抗炎及抗血栓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丹红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hsCRP、IL-6、MCP-1及血浆TXB2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及常规组hsCRP、IL-6、MCP-1及TXB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丹红组及常规组四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丹红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四个参数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丹红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MCP-1及TXB2的水平,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颈内静脉置管误入腋静脉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3岁,农民.因腰痛伴水肿、头晕8个月入院,查肾功能BUN 30.19 mmol/L ,CREA 572 μmol/L.入院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需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后,于2010-09-03T13:00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颈内静脉导管留置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5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按照高血压分级分为A、B、C三组;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测量颈动脉内膜与中膜厚度(IMT),分为内膜增厚组和斑块组。应用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baP-WV;采用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结果:baPWV值依序为C>B>A(P均<0.05);而三组hsCRP无显著差异(P>0.05);斑块组baPWV、hsCRP均高于内膜增厚组(P<0.05)。baPWV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baPWV与高血压水平、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以早期反映血管的弹性改变,而hsCRP仅与动脉硬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baPWV联合hsCRP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早期预测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抗原40配体(sCD40L)、脂联素(APN)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IL-6、sCD40L、APN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及常规组IL-6、sCD40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APN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联合组及常规组三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联合组和常规组IL-6、sCD4 0 L水平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 5);联合组与常规组治疗后APN水平分别为8.7 2ng/mL±0.50 ng/mL、7.52 ng/mL±0.57 ng/mL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与常规组三个参数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因子IL-6s、CD40L及APN水平可反映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联合组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6、sCD40L水平,升高APN水平,从而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血浆血栓素B2(TXB2)的水平变化,评价丹红注射液对ACS的抗炎及抗血栓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丹红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后静脉血清hsCRP、IL-6、MCP-1及血浆TXB2水平。另选50名门诊体检的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结果治疗前丹红组及常规组hsCRP、IL-6、MCP-1及TXB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丹红组及常规组四个参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丹红组和常规组治疗后四个参数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丹红组比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明显降低炎症因子hsCRP、IL-6、MCP-1及TXB2的水平,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