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利  谢迎  苏辉 《甘肃医药》2011,(9):536-537
目的:探讨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诊断及正畸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5例(17侧)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病例,根据临床诊断及X线片确定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位置及其与邻牙的关系,分析阻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利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留出足够的间隙后,翻瓣去骨暴露埋伏尖牙牙冠部分,粘贴托槽或舌侧扣,对15例(17侧)患者的埋伏阻生尖牙进行正畸(牵引)综合治疗。结果:全部埋伏尖牙萌出后整齐排列至牙弓内,牙髓和牙周情况正常,牙根无明显吸收。结论:选择正确的外科手术和正畸牵引方法,能有效矫正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使其发挥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激肽释放酶原激活剂(prekallikrein activator, PKA)含量的动力学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对比不同样品稀释缓冲液的pH、离子强度,各步骤的孵育时间、孵育温度等因素,确定检测方法的最适条件。并对该方法的准确度、专属性、精密度、线性、稳定性和耐用性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确定以0.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8.5、含0.15 mol/L NaCl)稀释样品,在37℃下与激肽释放酶原(PK)试剂混合孵育20 min后加入底物S-2302,检测反应前10 min内吸光度变化率△A405/min。方法验证结果表明PKA含量在(0.5~4.0)IU/mL范围内,△A405/min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2>0.99,校正标样回收率在96.9%~103.7%。专属性验证表明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辅料、低pH及蛋白质含量等因素对该方法检测PKA含量均无明显影响,各溶液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0%(0.9%NaCl溶液)、95.3%(0.46%辛酸钠溶液)、96.7%(10%麦芽糖溶液,pH4.0)、94.0%(20%BSA)、94.0%(5%BSA,pH4.0)。在(0.5~4.0)IU/mL内,该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其中质控品批内回收率在96.4%~109.5%, CV在0.2%~6.9%,批间回收率在101.5%~102.9%, CV在2.6%~5.9%。PK试剂和S-2302在室温放置6 h内,线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符合要求,质控品回收率在94.9%~109.9%。采用新建的动力学法和《中国药典》(ChP)2015年版终点法检测本公司生产的20批次人血白蛋白样品中PKA含量的结果对比表明2种分析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805(n=20)。结论建立的PKA含量动力学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相比《中国药典》方法,新建方法更节省分析时间,更为方便、准确、快速,可实现快速测定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PKA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腰椎椎体融合术(MIF-TLIF)治疗腰椎退行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1-2016-02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00例腰椎退行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分为MIF组(MIF-TLIF治疗)46例、传统组(传统开放TLIF手术)5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肌酸激酶(CK)。结果 MIF组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天VA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24 h,MIF组的血清IL-6、IL-10、TNF-ɑ、CK水平均显著的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MIF组的ODI指数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TLIF治疗腰椎退行疾病手术效果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对术后患者的炎症反应指标影响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对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成年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5-50岁的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患者30例,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正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临床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后出血(BOP)、前牙覆、覆盖等指标,X线观察前牙间牙槽骨高度。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牙周状况明显改善,前牙覆、覆盖明显减小、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牙间平均牙槽骨高度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畸配合完善的牙周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覆盖,正畸治疗是治疗伴有牙周病的错畸形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种植体固定的钛网复合脱钙牙基质增高牙槽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种植体固定钛网同时植入脱钙牙基质(decalcified dental matrix,DDM)修复增高犬上颌牙槽嵴的可行性.方法 取1~2岁龄健康雄性杂交家犬6只,体重10~20 kg.拔除双侧上颌前磨牙,于2周后行改良延迟即刻种植手术.随机选取一侧为实验组,于第1、3磨牙将种植体植入固定钛网,将DDM植入钛网下;另一侧为对照组,不植入DDM.术后4、9及14周分别处死2只犬,行大体观察,摄X线片测量术后14周实际增高的牙槽嵴高度,并于各时间点行组织学观察及组织学定量观察.结果 术后实验犬存活良好.实验组术后4、9周x线片观察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4周钛网下和种植体周骨密度与周围无明显区别;对照组骨密度低,发生骨吸收.14周钛网升高高度,实验组为(1.93±0.24)mm,对照组为(-1.02±1.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示术后4周,实验组DDM表面部分吸收,对照组种植体颈部周围有炎性纤维组织存在;9周,实验组有部分新骨形成,对照组炎性纤维组织向种植体根部及钛网下发展;14周,实验组DDM已基本吸收,形成成熟的骨小梁及骨皮质,种植体为骨性结合,对照组无新骨形成,为纤维组织充填.定量组织学研究显示,实验组种植体在新骨段和非新骨段的骨接触率之比约为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种植体固定的钛网复合DDM增高牙槽嵴术是治疗萎缩牙槽嵴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应用兔的自-异体混编肌腱与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生物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兔40只,随机分成混编组及异体组,每组20只,分4个时间节点(术后3、8、12、24周),每个时间节点样本量为5只.均行右膝关节ACL重建.混编组采用自体肌腱与异体肌腱混合编织后重建ACL,异体组则完全采用异体肌腱编织后重建ACL.分别于术后3、8、12、24周处死每组的5只兔子,取右膝关节制成标本,行单轴拉力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3、8、12、24周,标本拉力测试显示,混编组的极限负荷、刚度均高于异体组,混编组拉伸长度均低于异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8周标本毁损模式两组均以移植物自骨隧道拔出为主,术后12、24周两组均多为移植物实质部断裂.4个时间节点毁损模式Fisher确切检验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建ACL,自-异体混编肌腱的生物力学特性优于异体肌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卧位下髋关节前方直接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短期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8年10月,共216例因髋关节疾病入住我科初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纳入183例,其中髋关节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92例(DAA组),髋关节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91例(PLA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临床疗效通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通过髋关节正位片对术后假体的位置进行评价。结果DAA组和PLA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1.0±15.6)、(98.6±11.6)min,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1.198,P=0.233);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12.2±2.1)、(12.6±2.1)cm,差异无显著性(t=-1.441,P=0.151)。DAA组术中出血量(218.5±20.1)ml,明显少于PLA组(250.0±16.7)ml(t=-11.516,P=0.000);术后住院时间(10.2±3.1)d,明显短于PLA组(13.8±2.6)d(t=-8.629,P=0.000);术后输血率3.3%(3/92),显著低于PLA组12.1%(11/91)(χ2=3.873,P=0.049);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8.4%(8/92)vs.18.7%(17/91),χ2=19.309,P=0.002]。DAA组切口周围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2.1%(2/92)vs 9.9%(9/91),χ2=4.821,P=0.028];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0%(0/92),显著低于PLA组5.5%(5/91)(Fisher精确检验,P=0.029);2组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发生率分别为4.3%(4/92)、0%,差异无显著性(Fisher精确检验,P=0.121)。PLA组1例出现假体周围感染,经足量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给予翻修手术。随访6~21个月,平均13.6月。HHS评分术后1、3、6个月和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疼痛VAS评分术后3、6个月和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X线评估2组患者术后假体的位置均处于安全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展角:42.7°±3.3°vs.42.0°±3.8°,t=1.391,P=0.166;前倾角:19.5°±1.3°vs.19.4°±2.1°,t=0.129,P=0.897)。结论侧卧位下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骨诱导材料为骨诱导蛋白及其载体,但来源有限,制备工艺复杂.脱钙牙基质是一种富含多种骨诱导蛋白及其载体的天然复合产物,被认为是应用前景很大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替代材料.目的:实验将MC-3T3成骨细胞与脱钙牙基质进行联合培养,通过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活力评估脱钙牙基质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1/2009-05在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完成.材料:脱钙牙本质基质由深圳市创博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羟基磷灰石由南京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羟基磷灰石和脱钙牙基质粉末各0.1 g加入24孔板,每种样品平均3孔,加入对数生长期MC-3T3成骨细胞,培养2,4,6 d后,采用MTT法计算细胞增殖数,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主要观察指标:脱钙牙基质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脱钙牙基质组细胞增殖数明显高于羟基磷灰石组,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所增加,脱钙牙基质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羟基磷灰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脱钙牙基质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骨诱导材料为骨诱导蛋白及其载体,但来源有限,制备工艺复杂。脱钙牙基质是一种富含多种骨诱导蛋白及其载体的天然复合产物,被认为是应用前景很大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替代材料。 目的:实验将MC-3T3成骨细胞与脱钙牙基质进行联合培养,通过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碱性磷酸酶活力评估脱钙牙基质的生物相容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1/2009-05在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和广州市荔湾区口腔医院完成。 材料:脱钙牙本质基质由深圳市创博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羟基磷灰石由南京埃普瑞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方法:将羟基磷灰石和脱钙牙基质粉末各0.1 g加入24孔板,每种样品平均3孔,加入对数生长期MC-3T3成骨细胞,培养2,4,6 d 后,采用MTT法计算细胞增殖数,采取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主要观察指标:脱钙牙基质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脱钙牙基质组细胞增殖数明显高于羟基磷灰石组,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所增加,脱钙牙基质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羟基磷灰石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脱钙牙基质能够提高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关键词:脱钙牙基质;羟基磷灰石;成骨细胞;骨诱导活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09.47.0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畸治疗中患者依从性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90例固定矫治患者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做正畸治疗的同时进行口腔正畸知识宣传教育及心理辅导,使患者及家长认识到认真执行医嘱的重要性;对照组做常规正畸治疗及简单交待注意事项。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在按时复诊、矫治器配件佩戴损坏、口腔卫生及疗程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确保了矫治的顺利进行。结论在正畸治疗各阶段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保持正畸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能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