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胎儿缺陷发生情况,探讨胎儿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遗传咨询和处理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询问272例B超检查发现胎儿异常的夫妇本次妊娠史、职业、生活及工作环境,并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等相关检查,部分引产胎儿行尸解病理学检查;对未引产者进行随访。结果:①272例异常胎儿中,最常见的是神经系统畸形,其次是心脏畸形;②57.4%的孕妇有孕早期感冒或家庭装修等高危因素接触史;③缺陷胎儿染色体异常率为13.3%;④35例随访病例中有23例轻度异常者出生后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①妊娠前后的不良环境因素可能对胎儿缺陷的发生起一定作用;②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只能发现小部分胎儿异常的遗传学病因,染色体微小结构畸变或多基因缺陷有待引入进一步的检测方法;③遗传咨询中对某些超声检查轻度异常的胎儿,排除染色体异常后可以建议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亚型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P-1)对流产以及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本部生殖与遗传中心就诊、因"不明原因不孕"行体外受精治疗的563对夫妇(共62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周期类型分为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组和鲜胚移植周期组;按结局分为妊娠失败组、流产组与活产组,分析组间3种ACA与anti-β2GP-1的差别,以及两种抗体不同免疫亚型与鲜胚移植周期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等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冻融周期流产患者的ACA IgM、IgG及anti-β2GP-1IgG数值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患者(P0.05);鲜胚移植周期流产患者ACA IgG及anti-β2GP-1IgG均显著性升高(P0.05);ACA IgA与鲜胚移植周期过程中的使用Gn持续天数呈负相关(P0.05),而ACA IgG与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CA IgM、IgG及anti-β2GP-1IgG的升高与流产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两种抗体的IgM与IgG与流产率显著相关,但其阈值与治疗方案的确定仍需要更多的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量与胚胎形态、基因组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GS)进行293个周期1071个囊胚的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GT)和mtDNA量检测。根据Garnder囊胚评分法将囊胚分为优质胚胎组(评分≥3BB,n=652)和非优质胚胎组(评分<3BB,n=419);比较两组间的mtDNA量,以及不同PGT结果(正常、异常、嵌合)亚组间的mtDNA量,并随访PGT正常组移植胚胎的结局与相应的mtDNA量。结果形态学评分优质胚胎组与非优质胚胎组的mtDNA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中PGT正常结果亚组的mtDNA量均显著低于PGT异常结果亚组(P<0.05),而两组中PGT嵌合结果亚组的mtDNA量与其他两个亚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PGT正常结果组胚胎发现,妊娠结局为流产或者未孕的胚胎相比于正常妊娠的胚胎其平均mtDNA量在数值上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6个PGT嵌合结果组胚胎发现,其中2个mtDNA量较高的胚胎结局1个未妊娠、1个流产,而另外4个mtDNA量较低的胚胎结局均为正常分娩。结论mtDNA量与PGT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另外mtDNA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妊娠结局,同时可能对嵌合胚胎的实际状态预测也有帮助,未来可以考虑作为胚胎选择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7.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当前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IVF)的影响尚存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生殖遗传中心659对IVF-ET治疗夫妇,按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4组,A组(2%)112个周期,B组(≥2%~4%)180个周期,C组(≥4%~5%)74个周期,D组(≥5%)293个周期。比较各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以及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等指标。结果:4组间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有差异。C组(71.90%)和D组(72.89%)的受精率均显著高于A组(57.97%)和B组(63.29%)(P均0.05),C组与D组间、A组和B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正常受精率(57.16%)显著高于A组(46.52%)和B组(50.89%)(P均0.05),C组正常受精率(54.67%)显著高于A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可移植胚胎率(55.62%)显著高于B组(45.75%)(P0.05),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D组的无可移植胚胎患者比例(8.87%)显著低于A组(20.54%)和B组(18.89%)(P均0.05),C组(12.16%)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各组间新鲜移植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IVF-ET的受精率及胚胎形成有一定影响,用于评估IVF受精结局时,5%临界值略优于4%。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不孕症女性生殖道常见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比较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与培养法或乳胶法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和生殖支原体(MG)检出的差异。方法 2016年6月~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467例女性不孕患者,年龄20~48(31.52±6.83)岁,分析UU,CT,NG和MG的感染分布状况。选择其中352例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患者,年龄21~46(30.67±6.67)岁,取生殖道拭子标本,一份以培养法或乳胶法检测UU或CT。另一份用SAT法进行检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两种方法检测相应微生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467例不孕女性生殖道拭子检测结果中UU阳性率最高62.53%(292/467),CT阳性率1.93%(9/467),NG阳性率0.21%(1/467),MG阳性率1.71%(8/467)。与正常对照组[23.81%(25/105)]相比不孕女性组UU感染率更高(χ2=52.01,P<0.01)。对352例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女性患者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UU,CT,UU拭子培养的阳性率为48.9%,UU-SAT检测阳性率为63.9%,SAT法阳性率高于培养法。拭子培养和SAT检测结果经配对四格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3,P<0.01),显示SAT法检测UU具有更高的敏感度。CT-SAT检测阳性率为1.71%,CT乳胶法检测阳性率为0.28%。乳胶法检测结果与SAT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P<0.05),SAT阳性率和敏感度更高。结论 不孕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原体以UU最为多见,其次为CT和MG。SAT法与培养法或乳胶法检测UU和CT相比较,前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受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受体(ER)在骨组织的表达减少是其重要发病机制之一。雌激素通过ER介导直接刺激成骨细胞形成新骨.抑制破骨细胞吸收旧骨,调控骨再建周期。ER途径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ER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也密切相关。选择性ER调控剂的研制和应用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138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探讨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结果:138例前置胎盘患者,平均年龄28.95±3.21岁。初产妇92例,经产妇46例。有刮宫史121例(87.68%)。产前出血113例(81.88%),产后出血37例(26.81%),无孕产妇死亡。早产儿67例(47.86%),围产儿死亡4例。提示:前置胎盘的发生与年龄、子宫内膜损伤等因素有关,B超检查是其重要的诊断手段。警惕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这对改善母婴预后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