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发生于肺的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本病1例,分析研究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查阅对照相关文献。结果:本例BML为49岁女性患者,子宫平滑肌瘤术后15年发生肺转移,无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组织形态类似于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无异型,未找到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符合子宫原发。结论:BML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的女性,肺是主要转移部位,呈激素依赖性,定期全身体检是早期发现肿瘤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乳腺分泌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乳腺分泌型癌发病平均年龄44.8岁,主要表现为乳腺内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大体上肿物多边界清,质硬;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小囊状和导管性排列,胞质丰富,含有嗜酸性颗粒。瘤细胞胞质内外有大量均质的嗜伊红PAS阳性的分泌物。例4腋下淋巴结见转移癌(1/10)。免疫组化:CK、CEA和S-100均呈(+),ER均(-),GCDFP-15和c-erbB-2(-)或仅灶性(+),仅1例PR(+)(阳性细胞为20%),1例部分细胞p53、Ki-67和cyclinD1(+)(阳性细胞25%~30%),另4例仅少数细胞阳性(阳性细胞为5%~8%)。尽管ER、PR(-)或仅局灶(+),但预后影响因素c-erbB-2、p53、cyclinD1和Ki-67增殖指数低,提示该病生长方式相对惰性。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好的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130蛋白和mRNA在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10例Ⅰ期UPSC患者标本作为UPSC组,10例相同分期高级别子宫内膜癌作为病例对照组,另取相同年龄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30蛋白表达水平,实时定量R...  相似文献   
4.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月),临床表现闭经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大体上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直径0.5~10cm,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4例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免疫组化:CK18、CD10、p63均呈阳性,hPL、PLAP、CD146、hCG、inhibin部分病例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5%,p53阳性率4例5%。结论 ETT是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需与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宫颈鳞癌及其它滋养细胞疾病等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5.
参芪佛手合剂的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芪佛手合剂能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存活时间 ,延长断头后张口喘息小鼠的存活时间 ;对夹闭气管小鼠心电消失时间延长 ,对NaNO2 引起的组织缺氧小鼠存活时间也能延长 ,并有抗疲劳作用 ,对化学、热所致的疼痛有抑制作用。参芪佛手合剂静脉注射、灌胃对早期妊娠家兔在体子宫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明参芪佛手合剂有耐缺氧、镇痛、加强子宫收缩作用 ,并毒性低 ,小鼠的最大耐受倍数为 133 3倍  相似文献   
6.
P物质对哮喘大鼠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脑内P物质在哮喘发作中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腹腔注射含百日咳和氢氧化铝的卵蛋白溶液制备哮喘动物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检测哮喘大鼠脑内c-fos蛋白,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内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含量及正中隆起(ME)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和外周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含量,PVN内分别微量注射外源性SP、SP受体拮抗剂S0145,观察其对哮喘大鼠肺功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axis,HPA轴)活动的影响。结果哮喘大鼠发作时PVN内SP含量升高;正中隆起CRH与外周血中ACTH、CORT含量均降低(P<0.05),呼/吸时程比和气道阻力增加,膈肌放电积分、肺顺应性减小(P<0.01)。PVN内微量注射SP后哮喘大鼠的肺通气功能进一步下降,CORT、ACTH、CRH含量进一步降低(P<0.01)。SP受体阻断剂S0145则可逆转哮喘发生时大鼠肺功能与HPA轴的改变。结论哮喘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内SP可影响HPA轴的功能,参与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7.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智能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教学原则为基准,从方法学入手,将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3门实验有机融合为机能实验。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努力,不但在教研室管理与建设方面日趋完善,而且此课程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P物质对豚鼠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丘脑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nuclei ,PVN)微量注射P物质 (substanceP ,SP)对豚鼠呼吸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枢立体定位技术 ,在豚鼠PVN预先植入带芯的不锈钢外套管。实验时切断双侧迷走神经 ,自主呼吸 ,通过内管恒速注射不同药物 ,持续记录呼吸流量、动脉血压、膈肌肌电活动。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微量注射SP后 2~ 2 7min ,膈肌肌电活动增强 ,通气量增加 (均为P <0 .0 0 1)。微量注射SP后 3~ 2 0min ,血压升高 (P <0 .0 5 )。若先以SP的受体拮抗剂 [D Pro2 ,D Trp7,9] SP(DPDTDT)或血管升压素 (vasopressin ,VP)的V1受体拮抗剂 [deamino Pen1,Val4,D arg8] VP(DPVAVP)预处理 ,则SP的呼吸和血压效应消失。单独注射DPDTDT或DPVAVP对呼吸和血压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PVN内微量注射SP有呼吸兴奋作用 ,此作用可能是由NK1受体或V1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在家兔脑室注射P物质引起心血管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内P物质 (SP)的心血管效应与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家兔 18只 ,乌拉坦静脉麻醉 ,侧脑室注射SP(n =9) ,对照组注射人工脑脊液。记录给药前后平均动脉血压 (MAP)、左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LVEDP)、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 (+dp/dtmax)和下降速率 (-dp/dtmax)、心肌收缩成分实测最大缩短速度 (Vpm)、心率 (HR)。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家兔脑室注射SP(7 46nmol)前、后脑脊液中NO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侧脑室注射SP可引起MAP、HR、LVSP、LVEDP、+dp/dtmax、-dp/dtmax和Vpm的值明显增加 (P <0 0 5 ) ,小脑延髓池脑脊液中NO的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0 1)。结论 :(1)脑内SP可增强麻醉家兔心脏的收缩功能 ,并能升高动脉血压。 (2 )脑内SP引起的心血管效应伴有NO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饮用天然矿泉水对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饮用天然矿泉水前与后 ( 1 5,30 ,45,60 ,75,90天 )分别测定了 2 2个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结果表明 :饮用天然矿泉水后 3个月的不同时期与饮水前相比降压作用明显 ,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1 )。推测这种降压作用可能是多种微量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