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一种特殊类型,FAB协作组定为AML-M3型。APL约占AML的10%,其中90%的APL伴有t(15;17)(q22;q21)遗传学异常,根据15q22断裂位点的不同,可分为3种PML-RARA亚型,分别为长型(L型)、变异型(V型)和短型(S型),且相应的临床特点不同[1]。但也有一些伴或单独拥有其他少见的X-RARA融合基因的情况[2-3],较少见。我院收治1例t(15;17)(q24;q21)的PML-RARA融合基因少见V型的APL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背景:许多学者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间充质干细胞对于放射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目的:初步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进放射复合皮肤损伤修复的机制及其体外是否具有致瘤性。方法:取SD大鼠15只,随机分3组(n=5),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β射线(40 Gy)照射大鼠右臀部2.5 cm×2.0 cm的区域,内做一直径约1.5 cm的圆形伤口。在制作大鼠损伤模型后12 h,分别经尾静脉注入5.0×106^,1.0×10^7和2.0×10^7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腹腔注入荧光素(20 mg/kg),使用IVIS活体成像系统示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分布。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成集落的能力。结果与结论:活体成像实验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后主要在肺脏中积聚。注射2.0×10^7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损伤部位出现了细胞积聚;而注射5.0×10^6个和1.0×10^7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损伤部位始终未见荧光信号。体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在软琼脂上均未形成集落,而hela细胞阳性对照组可见明显集落形成。以上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局部迁移促进放射复合皮肤损伤修复,体外实验显示其在短期内不具有致瘤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3例髓系肿瘤的临床资料、诊断及预后,理解WHO(2016)中骨髓有核红细胞≥50%的髓系肿瘤的诊断,并初步探讨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骨髓有核红细胞≥50%的髓系肿瘤患者初诊时的年龄、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比WHO(2016)和WHO(2008)诊断标准并进行诊断,用IPSS-R预后评分系统分析预后。结果根据WHO(2008)诊断标准,3例均诊断为急性红白血病(AEL);根据WHO(2016)诊断标准,其中2例诊断为MDS伴原始细胞增多-2(MDS-EB-2),1例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成熟型。其预后也不同,前2例均为老年男性,骨髓细胞有明显发育异常和复杂的遗传学异常,预后差,而第3例为中年女性,骨髓细胞未见明显发育异常及遗传学异常,预后中等。结论 WHO(2016)分型系统更关注疾病的不同生物学特征,能更好地区分具有不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两类疾病,其较WHO(2008)分型系统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冻存前与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为规模化储备UC-MSCs提供试验支持。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脐带中分离UC-MSCs,贴壁培养传代,将第3代UC-MSCs利用程控降温仪冷冻,置于-196℃液氮中冻存6个月后复苏,比较冻存前和复苏后UC-MSCs的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免疫表型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结果复苏后UC-MSCs仍呈成纤维样形态生长,生长曲线与冻存前相似;免疫表型仍高表达CD73、CD90、CD105,不表达CD34、CD45、CD40、CD80、CD86、CD154、HLA-DR;在特定的体外诱导条件下,仍可以向骨、脂肪、软骨分化。结论冻存复苏后UC-MSCs的生物学特性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HTS)行基因突变检测的93例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突变基因的分布情况并对中危组(IR-AML)患者进行预后分析。结果:93例AML患者中有88.17%至少发生1个基因突变,多基因突变(≥2)模式很常见,达53.76%。突变频率大于10%的8个基因为CEBPA、ASXL1、TET2、NRAS、FLT3-ITD、NPM1、IDH2、DNMT3A,其中CEBPA突变频率最高,达20.4%。遗传交互作用分析确定了经常共同出现的重叠突变模式。分析发现,IDH1/2与NPM1,ASXL1与U2AF1,FLT3与NPM1经常共同出现(P<0.05)。在突变基因与57例IR-AML患者预后的分析中发现,IDH2突变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不良预后相关(P<0.05)。IR-AML患者预后分析显示,年龄≥50岁、WBC>100×109/L、初诊时存在贫血、CD22+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0岁、WBC>100×109/L、初诊时存在贫血、CD34+、IDH2突变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2个疗程诱导后达CR则是PFS的独立有利因素。结论:突变基因之间存在共现的突变模式。IDH2基因突变与不良预后相关,是具有很大潜力成为建立IR-AML风险分层模型的分子。基于HTS的基因检测有助于从分子学层面揭示AML发病机制,对AML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相应细胞因子浓度较正常人相比有明显的改变,加强了阿尔茨海默病伴随着免疫应答的结论,提示炎性应答可能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改变的级联反应。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与外周血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取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L-1待用。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间充质干细胞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尾静脉注射1mL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不造模,尾静脉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造模,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一次穿环时间增加而穿环次数减少,间充质干细胞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有所减少,第一次穿环时间减少,穿环次数有所提高,但改善情况较模型组比较不明显。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在造模后4d出现N-乙酰天冬氨酸降低,肌醇升高,造模后7d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7d后外周血各炎性因子水平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外周血和脑脊液中相应细胞因子浓度较正常人相比有明显的改变,加强了阿尔茨海默病伴随着免疫应答的结论,提示炎性应答可能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神经改变的级联反应。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中引发的免疫应答反应与外周血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 方法:取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 L-1待用。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间充质干细胞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尾静脉注射1 mL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不造模,尾静脉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正常组不造模,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第一次穿环时间增加而穿环次数减少,间充质干细胞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有所减少,第一次穿环时间减少,穿环次数有所提高,但改善情况较模型组比较不明显。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在造模后4 d出现N-乙酰天冬氨酸降低,肌醇升高,造模后7 d外周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不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7 d后外周血各炎性因子水平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应答的途径来实现的。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小鼠;β-淀粉样蛋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9.012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rn cells,UC—MSCs)的染色体核型,初步评价UC—MSCs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UC—MSCs,贴壁培养传代,通过细胞形态、免疫表型及多向分化潜能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利用G显带分析第3、5、7代细胞的染色体核型。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第3、5、7代UC-MSCs为正常二倍体核型,G显带未见染色体结构异常。,UC—MSCs呈成纤维样形态生长,高表达CD73、CD90、CDl05,不表达CD34、CIM5、CD40、CD80、CD86、CDl54、HLA—DR;在特定的体外诱导条件下可以向骨、脂肪、软骨分化。结论UC-MSCs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7代以内染色体结构稳定,为临床应用UC—MSCs的安全性提供了遗传学方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