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双相 I 型躁狂发作患者高尿酸血症(HUA)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测77例双相 I 型躁狂发作住院患者(患者组)和77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血清尿酸水平,同时检测体质量、腰臀比、血压及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患者组 HUA 的发生率28.6%(22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8%(6例)(χ2=11.18,P <0.01)。平均血清尿酸水平患者组(365.19±103.45)μmol/ 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01.77±76.04)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5.70,P <0.01);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女性[(381.43±99.02)vs(291.38±70.33)]μmol/ L(F =50.08,P <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中性别与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 =-0.56,P <0.01);TG 水平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r =0.419,P <0.01)。结论:双相 I 型障碍躁狂发作患者 HUA 发生率增加并与性别、血清 TG 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制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the Scale of Public Attitudes about Suicide,SPAS),并在社区和大学学生中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取样,抽取山东农村居民604例、天津城市居民548例及重庆的大学学生626例,用SPAS进行调查。首次调查后5~8天,顺序选择1063例被试进行重测。将受教育程度≥9年(n=580)的社区居民随机分为自评(n=243)和由调查员提问并填写问卷(n=337),将自评的大学学生随机分为署名(n=321)和匿名(n=305)。结果:(1)SPAS包含47个条目,分为7个分量表。(2)自杀问题的社会重要性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偏低(Cronbachα=0.48,ICC=0.59);其他6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在0.62~0.87之间,重测一致性ICC在0.62~0.82之间。(3)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和学生之间,除对自杀的正性态度分量表得分外,其余6个分量表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农村组得分最高而学生组得分最低。自评组和由调查员提问并填写组相比,除自杀行为的自我不可控制性和对自杀的正性态度2个分量表外,其余5个分量表得分均是后者高于前者(均P<0.05)。署名和匿名组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量表是一个可靠的评估国内社会对自杀的态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的特征及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自杀高危来电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拨打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来电,符合高危随访条件来电共856例,其中预约随访来电586例。应用适合非精神科医师使用的抑郁症诊断筛选量表,对来电者近两周的抑郁情绪及自杀危险进行评估。对评估出的高危来电者进行24小时、1周及1月三次随访。结果:586例来电中,女性350例,男性236例;平均年龄(29±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2±4)年;已婚133例,未婚354例;学生98例,无业或退休245例,在业243例;既往有明确的精神科诊断者353例,其中抑郁症225例;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者289例;亲友有过自杀行为者234例。来电咨询问题前三位为:精神心理问题,家庭关系问题、恋爱及与朋友同事矛盾问题。即刻及随后三次随访结果显示,来电者的自杀危险程度显著降低,每次干预自杀危险程度均较前次显著降低。结论:心理援助热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自杀高危者的危险程度,并提示热线应提供后续的干预服务,以保证自杀的干预效果持续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城乡两地居民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以及性别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区10个居委会和河北武安农村10个村、年龄≥18岁人群共1 000人(城市和农村各500人),实际调查1 007人(城市503人,农村504人);采用自制"公众对自杀的态度问卷"对被试逐项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1 007人中,有36人近1年出现过自杀意念,在性别、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χ2=0.11;P均0.05);92人曾经有过自杀意念,在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但农村显著多于城市(χ2=7.88,P0.05);有6人近1年出现过自杀未遂,18人曾经有过自杀未遂,在性别(χ2=0.72,χ2=0.27)、城乡之间(χ2=0.00,χ2=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 007人中有49人的亲属在过去任何时候有过自杀意念,城市显著多于农村(χ2=6.24,P0.05);20人的亲属有过自杀未遂,25人的亲属自杀死亡,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χ2=0.38;P均0.05)。结论:中国北方城乡两地居民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均相对较高,制定相应的自杀预防计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6年2月23日,18岁的“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时距离他参加高考还有3个多月. 年仅18岁的林嘉文已出版两部史学专著,其中一部还是上初中时写的.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称,林嘉文是自己见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准的作者,称其作品为当之无愧的优秀论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原本可以前途无量的天才少年,却以跳楼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人在唏嘘不已、扼腕叹息的同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导致其自杀的罪魁祸首——抑郁症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刘阿姨曾经是一位出色的高级会计师,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干练的气质一点不减.孝顺的孩子们专门给刘阿姨请了保姆照顾其生活,所以她几乎不用做任何家务.潇洒的刘阿姨披着一头华发,每天徜徉在各大公园,令小区里的街坊都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8.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4-01/08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为匹配条件,按照2∶1的比例选择本院职工及医院所在社区内82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包括36个条目,归纳为8个分量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数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功能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45份,收回有效问卷245份。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②相关分析发现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副反应量表呈负相关(P<0.05~0.001)。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与性别呈正相关(P<0.05~0.001),与年龄、婚姻状况、病期、住院时间、目前状态、躯体疾病呈负相关(P<0.05~0.001)。结论: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病状态、药物副反应、年龄、性别、病期、住院时间、婚姻状况、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为其面向全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建立了一套热线咨询电脑操作系统。热线咨询电脑操作系统的建立既使热线咨询服务规范化和系统化,也使标准化监控、评估和科学管理咨询员的服务质量成为现实,并为开展系统热线心理咨询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培训工作提供了丰富和珍贵的资源。本文介绍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电脑操作系统8个功能模块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自杀未遂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促进自杀干预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将某农村地区综合医院急诊室救治的115例自杀未遂者纳入研究。采用WHO健康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BECK抑郁自评量表等对115例被试评估后,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58)和对照组(n=57)。对干预组实施心理社会干预,包括在院时针对自杀预防的健康教育和出院后18个月内的7次入户随访干预,而对照组仅在住院时给予必要的情绪舒缓。出院后18个月时采用入组时的测查工具,加上生活质量量表、目前感觉状态自我评价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两组再次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出院后18个月内,干预组中1例自杀未遂,对照组中4例出现自杀行为(自杀未遂2例,自杀死亡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8个月时,干预组WHO健康量表得分增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Beck抑郁量表、情绪稳定性量表减少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18个月时的自我感觉评价得分,应对方式量表中的解决问题得分,社会支持量表中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自责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对农村自杀未遂者实施社会心理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精神心理活动状况,降低绝望感,从而降低再自杀行为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