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的MSCT资料。结果:20例原发性胃淋巴瘤中,发生部位胃底1例,胃底-胃体6例,胃体-胃窦4例,胃体7例,胃窦1例,全胃1例。胃壁增厚是原发性胃淋巴瘤主要表现,其中弥漫性增厚8例,节段性增厚10例,局限性胃壁增厚2例。PGL胃黏膜线完整16例;4例胃黏膜破坏。"三轨征"5例。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7例。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侵及范围广,胃壁明显增厚,黏膜破坏及溃疡较少见,较少发生梗阻。"三轨征"可能是肿瘤早期向周围正常肌层组织侵犯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SCT在Taussig-Bing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MSCT扫描资料,并将CT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0例中,MSCT诊断率为80%,并发畸形符合率为92%。结论:MSCT对Taussig-Bing畸形的诊断符合率高,是Taussig-Bing畸形的一种准确、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分析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菌病(ITBA)初次CT表现,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中山市中医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14例ITBA成年患者的临床和初次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13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四版)。所有CT图像均经两位胸部影像学副主任医师阅片并分析总结其CT征象。结果:14例患者初次CT表现13例(92.9%)段或亚段支气管壁明显增厚,11例(78.6%)出现肺外围支气管扩张,10例(71.4%)出现多发结节,8例(57.1%)出现沿气道分布的楔形小片状实变影或磨玻璃影,6例(42.9%)有空洞,较大空洞内见细线状的分隔影。结论: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TBA初次CT的主要表现是支气管外壁明显增厚、支气管扩张、结节、梭形空洞(其内少许细线状的分隔)。支气管外壁明显增厚及梭形空洞(其内少许细线状的分隔)对ITB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胸部CT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侵袭性肺曲霉病(IPA)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1月114例高度疑似IPA住院患者高分辨胸部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确诊、临床诊断病例编入感染组,非曲霉菌感染病例编入非感染组。分析IPA早期高分辨胸部CT征象;同时对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GM试验。分3组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诊断效能:HRCT组、GM试验组、HRCT与GM试验联合组。结果:IPA感染组51例,非感染组63例。感染组12例出现为楔形及斑片浸润影,8例出现晕征,5例出现两肺多发小结节,2例出现实变病灶内出现空洞。HRCT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58.8%、85.7%、76.9%、72.0%。GM试验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4.6%、88.9%、84.4%、81.2%。联合试验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及阴性预测率分别为92.2%、79.4%、78.3%、92.6%。结论:相对于单独胸部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高分辨胸部CT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联合检测能增加IPA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率,对侵袭性肺曲霉病早期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肺内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N)与微小血管的关系及类型,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45例GGN的CT图像。将GGN与微小血管的关系分为5型:Ⅰ型,血管从旁绕行未进入GGN内部;Ⅱ型血管走行于病灶内,无增粗、扭曲、僵直及分出微小血管;Ⅲ型,单支血管伸入病灶,且病灶内血管增粗、扭曲及僵直;Ⅳ型,一支血管进入病灶且发出微小血管;Ⅴ型,2支或以上血管进入病灶形成的微小血管,且相与联通。对GGN的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GGN炎症2例;非典型腺瘤样增生4例;原位腺癌7例;微浸润腺癌11例;浸润性腺癌21例。45例GGN与微小血管的关系5种类型(Ⅰ-Ⅴ)分别为3、3、12、11、16例,其中Ⅴ型最多。16例Ⅴ型的均为浸润性腺癌;11例Ⅳ型中浸润性腺癌8例。Ⅳ型+Ⅴ型为浸润性腺癌的可能性较大。三组GGN病理(炎症组、浸润前病变组、浸润性腺癌组)与微血管关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GGN与微小血管的关系不同,对GGN的性质判定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