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间断性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控制癫痫的最佳启动时间及其抗痫效果,观察VNS对海人藻酸致痫大鼠皮质电图和海马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成年、健康、体质量220~250g的Wistar大鼠,40g/L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颈部皮下注射海人藻酸(10mg/kg)复制癫痫模型。在癫痫发作前后分别给予大鼠左侧迷走神经间断刺激,用银球电极与金属微电极分别记录皮质电图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①癫痫发作前给予VNS刺激(3.0~4.0mA,33Hz,1ms)50min,皮质电图结果表明可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严重程度,缩短发作持续时间,甚至可完全抑制发作(F=27.32,P<0.001)。而癫痫一旦发生再给予上述刺激,则只能降低发作的严重程度,而不能完全阻抑癫痫发作。②当皮下注射海人藻酸诱发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典型的不规则爆发样电活动后,给予上述刺激,CA1区神经元放电频率有所减少,停止VNS60min和120min后,放电频率继续显著下降(F=8.531,P<0.05)。结论:①阻抑海人藻酸致痫模型发作,VNS启动越早,抗痫作用越佳。②间断性VNS对海人藻酸致痫大鼠的抗痫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醒家兔右侧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兴奋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电刺激家兔右侧SCG1h,分别观察刺激期间及停刺激后2h内家兔双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大脑皮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re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变化,每隔20min记录1次。结果:刺激期间同侧各时间点的CBF均显著低于前对照(F=14.37922,P&;lt;O.001);其中刺激停止后20,40,60,80min与前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4.37922,P&;lt;O.05);刺激停止后100、120min与前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14.37922,P&;lt;O.001);对侧各时间点的CBF与前对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同侧SEPP波振幅在刺激及停刺激期间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前对照(F=3.955,P&;lt;O.001);对侧P波振幅与前对照相比除在停刺激后60,80min时显著低于对照(F=2.002,P&;lt;0.05)外,其余各时间点的P波振幅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F=2.002,P&;lt;0.01)。双侧各时间点记录的P波潜伏期与前对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侧SCG兴奋可以影响脑功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左右侧脊神经节之间的纤维联系,以寻找两侧脊神经节 (背根节)的神经元交互支配这一电生理学现象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实验于2004-11/2005-03在首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系解剖学实验室进行,取Wistar大鼠48只,根据注射示踪剂的不同随机分为3 组:游离辣根过氧化物酶(300-500g/L)组,麦芽凝集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10-50 g/L)组和霍乱毒素B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3g/L) 组,按注射部位不同又分为左侧脊髓(L3或L4)、左侧脊神经节(L3或L4)、左侧坐骨神经和左侧股神经4小组,每小组4只,注射量均为3μL。注射示踪剂后两三天麻醉状态下处死取材,钨酸钠法显色。观察各组动物左右侧脊神经节、脊髓组织切片阳性标记的细胞及纤维。结果: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论注射哪种标记物,一侧神经、神经节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仅在单侧前角有标记细胞,背外侧束、后角、中央管后灰质处有标记的纤维,个别对侧可见标记的纤维,偶见一两个标记细胞。脊髓一侧注射的除同侧有标记细胞外,对侧(脊髓、神经节)也有少量标记细胞。结论:一侧背根节细胞的中枢突可达到两侧后角,不能直接定论是否存在或不存在直接联系,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电镜和神经递质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种单片机控制的电脉冲刺激脑癫痫治疗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制了一种单片机控制的脉冲刺激迷走神经抑制癫痫发作的应用系统。该系统有较好的人机交互能力,能方便地实现脉冲频率、占空比等参数的自动调节和刺激波形的动态显示。同时完成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护。实验表明:一定参数的脉冲刺激迷走神经能较好地抑制癫痫发作。该系统进一步的完善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某些中枢神经元通过分叉轴突向两个以上核团投射。轴突分叉点的位置通常由计算轴突主干传导时间予以估测。但是,本工作用该法的4个公式计算细胞内或细胞外记录到的数据未能得到一致和可信的数值。结果提示,计算法的原理是不合理的,并至少对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记录条件下估测轴突分叉点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神经细胞缺血缺氧后突触后电流的频率或幅度出现变化 ,提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变化。急性缺血缺氧时 ,自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均受到抑制 ,诱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幅度增高。长期慢性缺氧情况下 ,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受到抑制。缺氧预适应后 ,γ 氨基丁酸释放增加 ,谷氨酸释放减少。多次重复急性缺氧抑制诱发性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幅度 ,说明长期慢性缺氧及缺氧预适应启动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腺苷通过调节氨基酸递质的释放 ,对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但对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损伤却未见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牙髓神经对树脂充填深窝洞后疼痛性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树脂充填深龋洞后不同时期P物质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在树脂充填侧的成牙本质细胞及胞质突区域,充填后第1、3、5天与未充填对照组相比,P物质染色均呈明显阳性显色(P<0.05),第7天充填组与对照组显色程度接近(P>0.05)。结论树脂直接充填深窝洞刺激牙髓神经产生的疼痛反应在第1~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物学中“语言与注意”章节的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注意”是神经生物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章节,其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为提高教学效果,教授此章节时需注意一定的教学技巧,包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互动的方法、合理配置辅助手段等,使学生对要讲述的内容更易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MEDLINE收录期刊的标准与程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美国《医学检索》(Index Medicus,IM)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生物医学文献检索型期刊,MEDLINE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建立的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MedicalLiterature Analysis and Retrieval System Online,MEDLARS)主要的网络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医学索引》、《牙科文献索引》和《国际护理索引》。截至2009年4月,共收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余种文字的5371种生物医学及相关学科期刊[1]。为了保证MEDLINE的权威性和所收录期刊质量的可靠性,NLM设立了由医学家、科学家、教育家、编辑、卫生科学图书馆学家和医学历史学家组成的文献选择技术审查委员会(Literature Selection TechnicalReviewCommittee,LSTRC),对申请被收录和已收录的期刊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价和剔除,所以MEDLINE收录的期刊数目是动态的。2005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第13届中国科技论文(2004年度)统计结果发布会上宣布,该统计结果中的...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迷走神经刺激参数直接关系到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痫效果及患者使用的安全性,选择适宜的迷走神经刺激参数组合是实现迷走神经刺激抗痫作用的关键因素.目的观察电刺激参数包括输出电流、波宽、频率、开启时间、关闭时间、何时启动等在迷走神经刺激控制癫痫中的作用.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材料实验于2000-09/2002-09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电生理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6只.方法36只大鼠经海人藻酸复制大鼠癫痫模型,通过采用不同的迷走神经刺激参数组合,以大鼠行为学、心电图、皮层电图、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为观测指标,观察迷走神经刺激参数在控制致痫大鼠中的作用,并从中筛选适宜的刺激参数组合.主要观察指标①海人藻酸致痫效应.②迷走神经刺激参数组合及其抗痫效应.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痫效应的观察主要在痫性发作4 h以内.②当波宽为2 ms,刺激强度为3~3.5 mA,频率为30~35 Hz,开启1 min,关闭2 min时,连续刺激迷走神经50 min时,抗痫效果显著,痫性皮层电图的发作时间明显缩短,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致痫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暴发性放电频率降低(P<0.05).结论在保证受试者心电活动正常的前提下,能有效控制痫性发作的最小刺激参数组合为最适参数组合,且对心脏功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