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远期随访探讨青年臀肌挛缩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2年3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20~28岁双侧臀肌挛缩症19例,行挛缩组织松解术,术中保证髋关节极度内收内旋位时无弹响,屈髋>130°,内收>15°.结果 经2~7年的随访(平均4.5年),疗效优3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 术中...  相似文献   
2.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髋臼骨折经皮固定是通过闭孔出口位和髂骨入口位来定位的,但透视次数多,定位准确性不高.因此笔者通过对骨盆标本前柱不同投照角度的影像学观察,确定髋臼前柱轴位像的最佳投照角度,以减少透视次数并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中骨肿瘤的恶性程度与反应区大小的关系,从而确定肿瘤的最佳切除范围。方法选取38例骨肿瘤患者,术前通过对肿瘤侵袭范围的MRI测量确定肿瘤的边界,术中从肉眼边界向截骨端做连续病理切片,显微镜下观察切片,直到发现骨肿瘤细胞消失,作出病理诊断,记下切片的数值,测量反应区的长度。结果通过MRI测量肿瘤的边界与通过病理明确反应区长度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通过MRI测量在骨肿瘤的手术切除范围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但是有关其疗效的文献所涉及的病例数较少。 目的:进一步验证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局麻下对62例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5~7.1 mL。随访均超过3个月,进行各项指标观察。 结果与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随访时伤椎前中柱椎体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成形前显著改善(P < 0.01)。患者均无椎体后凸成形中、成形后死亡和脊髓神经脏器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方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于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的高度平均恢复75%以上,所有患者椎体后凸成形后疼痛明显缓解,2例稍有腰痛,口服止痛药有效。末次随访椎体高度经X射线片检查与椎体后凸成形后比较无改变。证实局麻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2003年11月~2008年3月,共收治12例髋臼骨折合并股骨头骨折病例,行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骨牵引,10例行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股骨头骨折空心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行髋臼后壁骨折复位重建钢板固定+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保守治疗。[结果]经2~7年的随访(平均4.5年),根据Thompson-Epstein的临床和影像学评定标准,疗效优2例,良5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58.3%。[结论]根据类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早期治疗及功能锻炼,较晚负重,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TENS)固定治疗儿童下肢多发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钛制弹性钉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多发骨折患儿47例,手术均在C型臂监视下完成,根据骨折稳定程度不用外固定或支具固定3~4周。均获得至少1 a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50个月,平均29个月。平均住院8 d。患儿均于术后半年内取出内固定,均达骨性愈合且无肢体不等长,均无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内固定物断裂及骨骺损伤等。但其中有6例于术后因出现钉尾处皮肤红肿、疼痛而提前至术后4个月拔钉。结论 TENS固定治疗儿童下肢多发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快、愈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完全符合最新生物接骨技术观念,是治疗儿童下肢多发长管状骨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髋臼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内固定新器材的出现,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手术治疗需要广泛地剥离软组织,不仅导致患者失血较多,切口愈合较慢,而且容易损伤神经血管和形成异位性骨化,预后不甚理想.因此对老年患者、骨折无移位或小切口可以复位的髋臼骨折,一般考虑经皮固定.经皮螺钉固定术具有失血少、感染低、软组织损伤轻和机体恢复快等优点.我们通过对骨盆标本后柱不同投照角度的影像学观察,确定髋臼后柱轴位像的最佳投照角度及安全通道,以减少透视次数并提高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谢延平  李艳宝 《安徽医药》2022,26(5):859-86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阐明槲皮素治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蜂毒肽组(Q组)和甲氨蝶呤组(MTX组),每组10只。采用Ⅱ胶原建立胶原诱导关节炎动物模型,Q组小鼠腹腔注射槲皮素(50 mg/kg),MTX组小鼠腹腔注射甲氨蝶呤(0.5 mg/kg),每3天1次,共3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关节炎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踝关节病理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软骨组织中TLR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NF-κB p65蛋白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M组足掌肿胀厚度升高[(4.85±0.64)mm比(2.16±0.53),P<0.05],软骨组织中TLR4、TRAF6、MYD88、NF-κBp65蛋白和mRNA水平升高(P<0.05);与M组比较,Q组(3.12±0.63)和MTX组(2.87±0.57)足掌肿胀厚度降低(P<0.05),病理评分(骨破坏评分、血管翳评分、滑膜炎评分及总分)明显降低(P<0.05),关节炎评分明显降低(P<0.05),软骨组织中TLR4、TRAF6、MYD88、NF-κBp65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P<0.05);Q组和MTX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可抑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可抑制TLR2/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利用射频波(450-500k Hz)震动电极周围组织产热(50-100℃),使组织凝固坏死的一项技术[1]。本法已经在骨肿瘤和肝癌的治疗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2,3,4]。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射频消融后行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