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平消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9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培他滨片1.25 g/m~2,2次/d,连续服用2周后停药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平消胶囊,6粒/次,3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KPS评分、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2.45%、48.9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3.27%、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学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FS和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消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对我院骨科抗菌药物管理与使用的影响,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以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的1月-2011年7月、2013年1月-2013年7月我院骨科患者出院病历各700份,就整治前后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整治后我院抗菌药物AUD下降明显,在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方面进步显著。结论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我院骨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大干预力度,使抗菌药物在骨科应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3.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肩周炎服用塞来昔布胶囊0.2g,2次/d,共服用2周。末次服药后2h上腹出现持续性钝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示血清淀粉酶1822U/L,胰淀粉酶1529U/L,脂肪酶1410U/L,白细胞计数12.7×10^9/L,中性粒细胞0.74,淋巴细胞0.16。腹部超声检查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示胰腺弥漫性增大、胰腺周围有液性渗出,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停用塞来昔布,禁食,给予营养支持和抑酶、抑酸、抗感染治疗13d,患者腹痛、腹胀消失,实验室检查示淀粉酶86U/L,胰淀粉酶48U/L,脂肪酶55U/L,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2。胰腺CT示胰头、胰体和胰尾位于同一层面,形态及大小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预防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1年ICU35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ICU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35株,占85.37%),其次为创面分泌物(3株,占7.31%)。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前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入住ICU、住院时间大于60d等是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危因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0%)及亚胺培南西司他汀(92.5%)的敏感率较高,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经验性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及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注意高危因素的防范,加强对该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择优选择治疗药物的品种,保证新药引进更加科学合理,我院对新药的引进程序进行了调整,授权临床药师负责新药的初审、药事管理委员会表决前的新药介绍及购进后的临床观察。我院新药的引进工作在临床药师的参与下,减少了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医院的药品结构更趋合理化;一方面,避免了厂商代表直接到临床科室可能引发的各种不良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另一方面,临床药师继续对购进的新药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跟踪,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同时,临床药师在参与医院新药引进的过程中,亦丰富了自身的医药学知识,进一步提升了临床药师在医院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林华  张德伦  杨思芸  李胜前  陈杰 《西部医学》2012,24(7):1300-1302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鲍曼不动杆菌(AB)标本分布、耐药情况、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预防与治疗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我院ICU分离的41株AB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标本85.37%)的分布、耐药情况及易感AB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B敏感率较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100%)、亚胺培南(92.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严重。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高;应警惕并高度重视该菌感染及耐药监测,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院2011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预防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2011年ICU35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标本分布、耐药性、危险因素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ICU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标本(35株,占85.37%),其次为创面分泌物(3株,占7.31%)。有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前期使用抗菌药物和激素、入住ICU、住院时间大于60d等是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高危因素。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100.0%)及亚胺培南西司他汀(92.5%)的敏感率较高,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0%以上。临床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经验性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及广谱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结论 ICU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注意高危因素的防范,加强对该菌的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基本资料、药敏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41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48.94%)、神经外科(12.77%)、呼吸内科(11.35%);感染患者大多存在严重原发病或免疫功能低下;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耐药率最低(0.0%),其次是亚胺培南(3.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7%、90.9%、92.4%、51.9%;经验性用药最多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匹胺;药敏报告后主要使用亚胺培南,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单一用药为主,其次是二联用药。结论: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及亚胺培南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河(魨)Ⅰ型胶原蛋白提取物(Pufferfish typeⅠcollagen extract, PTICE)对环磷酰胺(CTX)、顺铂(DDP)或阿糖胞苷(Ara-c)诱发的小鼠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分别用CTX、DDP、Ara-c腹腔注射(i.p.) 诱发小鼠骨髓抑制、免疫抑制等毒副反应,PTICE灌胃(i.g.)预防治疗,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测定外周血细胞分类、脾脏指数和骨髓DNA含量.结果:PTICE可改善应用上述化疗药物小鼠的一般状况,保护小鼠毛发,升高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增加脾脏指数和骨髓DNA含量;PTICE显著降低DDP导致的小鼠死亡率.结论:PTICE可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小鼠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415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1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高(134例,占32.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278例,占67.0%);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167例,占40.2%),其次是中药制剂(69例,占16.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143例,占34.5%),其次是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损害。结论:医务人员在临床药品使用中应重视并加强ADR监测,结合ADR发生特点,合理用药,从而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