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人们发现淋巴组织器官之外存在淋巴滤泡样结构,将其称之为异位淋巴组织,也叫三级淋巴组织。目前发现在许多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糖尿病、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和风湿性关节炎等中存在三级淋巴组织。在这里我们着重阐述三级淋巴组织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三级淋巴组织与多发性硬化(MS)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疾病的关系,简述它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关机制和研究进展,使人们对三级淋巴组织的形成和它如何参与疾病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及持续的炎症反应为特征的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MS被认为是由T细胞介导的疾病,然而,临床上MS抗CD20 B细胞耗竭治疗(BCDT)效果出人意料,凸显了B细胞在MS中的重要作用。但随着BCDT在MS中的应用,治疗后的副作用也显现出来。随着人们对B细胞知识的不断加深,了解不同B细胞亚群在疾病中的不同作用或许是找到解决临床副作用的关键。已知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B细胞亚群对MS的相对贡献目前还只是部分阐明。为此,本文主要从B细胞发育过程中不同B细胞亚群在MS中的相对贡献进行阐述,为深入探讨B细胞在MS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策略中的作用提供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7( interelenkin-17,IL-17)与细胞间黏附因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中的表达.方法 Wistar大鼠12只,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损伤组,每组6只.损伤组给予冠状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和前炎症因子白介素17(IL-17)表达的影响、相关机制及IL-1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按体质量从大到小排序,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3组:假手术组、损伤组、预处理组,每组6只。预处理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mg·kg~(-1)·d~(-1),另外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共7 d。损伤组和预处理组予冠状动脉结扎60 min、再灌注15min,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前,结扎后15、30min和45min、再灌注15min时查心电图。再灌注15min后取血及心脏。形态学方法观察建模后是否存在无复流现象以及他汀类药物对无复流现象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清IL-17、IL-6水平。结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存在无复流现象。与损伤组相比,预处理组无复流面积明显减小[(21.37%±3.35%)比(48.96%±6.94%),P<0.01],血清IL-17[(90.45±11.63)ng/L比(151.67±11.19)ng/L,P<0.05]和IL-6[(112.47±10.40)ng/L比(167.89±5.13)ng/L,P<0.05]显著降低。结论他汀类药物可减少无复流心肌范围,并且可减轻IL-17和炎症因子IL-6的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炎症、减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转移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再狭窄的机制。方法将含有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和含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在体外分别转染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用X-gal染色法检测腺病毒的转染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转染后平滑肌细胞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mRNA的表达,于第13、、5及7天用玻片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距离。结果感染指数为100,腺病毒的转染率可达到95%;基因转移后3天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检测到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mRNA的表达;同一浓度下转染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重组腺病毒组和对照组相比迁移距离显著减少(P<0.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腺病毒具有较高的转染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能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转移能够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肠道病毒(EVS)感染是无菌性脑膜炎和脑炎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及脑脊液(CSF)检查无特异性,故临床难与其它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相鉴别。本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临床诊断的24例病毒性脑膜炎及20例其它神经疾病(OND)对照组患者的CSF中EVs-RNA。所用的引物选自EVs基因组中高度保守的5'-非编码区(5'-NCR),这些引物已被证明能够检测出EVs广泛的型别。结果在24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CSF中检出EVs-RNA阳性者7例,而对照组全部阴性。提示经RT-PCR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对EVs脑膜炎采取早期特异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葡萄糖、糖基化终末产物,高胰岛素和过氧化氢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在先加入100nmol/L硒后,再给予以上4种因素.分别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0304MCP-1mRNA的表达并比较。结果 4种因素均可作为独立因素,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MCP-1mRNA表达量增加:硒能抑制4种因素所致的MCP-1mRNA表达。结论 硒抑制MCP-1 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5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完成。①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②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抗原和细胞基质蛋白属性。③体外加成骨、成软骨诱导剂,14d分别做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及成软骨分化结果。结果:①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均一的成纤维细胞样,具有一般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②广泛表达Vimentin,CD29,CD44,不表达CD14,CD34。③加入成骨诱导剂14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多层重叠生长,现碱性磷酸酶强阳性,阳性率为90.5%。④经成软骨诱导后,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诱导14d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广泛的棕褐色染色,在细胞密集处细胞周围可见黄褐色染色。结论: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此种方法培养的细胞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s,DC)是否参与脑缺血损伤过程及在缺血脑组织中 DC的来源. 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缺血 1 h到第 6 天时,缺血脑 DC( 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 /巨噬细胞( OX42+)转化成 DC( OX62+),同时检测活化后的 DC样细胞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Ⅱ( MHCⅡ)情况. 结果脑缺血半球和假手术半球比较,在 1 h DC数量增加 (t=7.143, P< 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比, DC的数量也增多 (t=4.968, P< 0.01).脑缺血第 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 DC表达 MHCⅡ( OX62+ OX6+)显著差异,每 100 mm2脑组织切片中 OX62+ OX6+细胞数量比为 (53± 3)比 (33± 2)个 (t=2.975, P< 0.05).脑缺血半球在 1 h到第 6天 OX42+转变成 OX62+ OX42+细胞逐渐增加,脑缺血第 6天脑缺血半球与非缺血半球比 t=9.875, P< 0.001.脑缺血损伤面积与以每 100 mm2脑组织片为单位的 OX62+数量呈正相关 (R2=0.891 4,P< 0.001). 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 DC的数量增加, DC数量增加与脑伤面积呈正相关,提示 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大鼠脑缺血后从胶质细胞向 DC样细胞转化是脑内 DC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证明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否参与脑损伤过程和所具有的免疫活性。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组织中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巨噬细胞(OX42^+)转化成DC(OX62^+)的情况。同时检测活化后的DC样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水平。结合免疫组化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缺血脑半球和假手术的脑半球相比较,在1h DC的数量明显增加(t=7.143,P&;lt;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的数量也增多(t=10.295,P&;lt;0.001)。脑缺血第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DC表达MHC—Ⅱ类分子(OX62^+OX6^+)显著升高(t=2.975,P&;lt;0.05)。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在12,24和48h,DC表达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P值均&;lt;0.05,而DC表达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在12h时,t=11.258,P&;lt;0.01,24h时,t=12.124,P&;lt;0.001。脑缺血1h到第6天,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TNF—α)mRNA有两个—α,TNF—α)mRNA有两个2.696.P&;lt;0.05)和12h(t=4.793,P&;lt;0.01),第二个高峰期是在48h(t=3.072,P&;lt;0.05)和第6天(t=2.715,P&;lt;0.05)。脑缺血后,DC表达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mRNA是随着脑缺血时间延长,IFN—γ表达量增加,24h时,t=2.677,P&;lt;0.05,48h时,t=2.896,P&;lt;0.05,第6天,t=6.145,P&;lt;0.001。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DC数量的增加,提示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DC不仅在脑损伤过程中处于活化状态,而且通过DC表达的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