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7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375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36篇
  2篇
中国医学   170篇
肿瘤学   3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年龄不同分为试验组(≥60岁,老年患者)和对照组(<60岁,中青年患者),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病理学分型.结果试验组患者肝区隐痛、黄疸、上腹部包块、癌肿自发破裂出血、消化道出血占比分别为52.5%、35.0%、67.5%、7.5%、20.0%,均低于对照组的75.0%、57.5%、87.5%、25.0%、4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纳差占比87.5%高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理学分型中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25例;对照组病理学分型中Ⅰ级30例,Ⅱ级6例,Ⅲ级4例;两组患者病理学分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更加隐匿,纳差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病理分型趋向为高分化.  相似文献   
2.
姜黄色素-共聚维酮共研磨粉体性质及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坤  汪晶  仝萌  于翔羽  胡子奇  黄一平  张振海 《中草药》2020,51(23):5949-5955
目的 以姜黄色素为模型药物,考察辅料共聚维酮在共研磨过程中的应用特性及共研磨产物提高难溶性药物姜黄色素体外溶出方面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共研磨法,在姜黄色素粉末中分别加入0%、1%、3%共聚维酮,制成不同比例的共研磨物,通过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粒径形态进行考察;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PD)鉴别药物在共研磨物中的物相状态;测定姜黄色素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和共研磨物在2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并考察其加速稳定性。结果 与原料药相比,共聚维酮共研磨物粉末粒径减小,吸湿性和DSC无明显变化;XRPD中姜黄色素主要峰强度有所减弱,结晶度降低;共研磨物中姜黄色素的主要成分溶出度显著提高,在加速条件下放置3个月后溶出未发生变化,稳定性较好。结论 共聚维酮作为新型辅料,其与姜黄色素共研磨后得到的产物能有效改善难溶性药物姜黄色素的溶出度,且稳定性较好;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钱龙奇  廖荣丰 《安徽医药》2016,37(9):1130-1133
目的 对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II型(GCD2)的家系进行TGFBI基因筛查,寻找患病原因。方法 对GCD2家系患者TGFBI基因的所有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以GCD2家系中的健康成员和10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志愿者DNA样本作为对照。结果 GCD2家系所有患者TGFBI基因4号外显子的第370位碱基发生纯合或杂合的G>A突变,导致TGFBI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第124位氨基酸R变为H。结论 错义纯合和杂合R124H突变是导致GCD2家系角膜营养不良不同临床表型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基于影像组学特征对肺癌中的两大亚型分类(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分型预测。 方法 在131名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其中训练集包含119人,测试集中包含12人),从手动分割的病灶区域提取107维组学特征,使用R统计学软件中的FSelector包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关键特征筛选,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和k折交叉验证模型对肺癌患者的病理进行表型分类和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图和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数值来对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肺癌分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估。 结果 挑选出20个主要的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型鉴别,这些特征对于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在测试集中,预肺癌亚型分类的准确率为75%,组学特征的AUC结果为0.69。 结论 通过构建独特的影像组学特征,以用作区分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因素。这对实现非侵入性的肺癌病理有效分型预测,指导肺癌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肿瘤干细胞(CSC)是肿瘤细胞中一个特殊的亚群,具有长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其中休眠潜伏期肿瘤干细胞(DCC)能在肿瘤休眠期和快速增殖期之间进行可塑性转换,被认为是肿瘤发生,转移和耐药的源头所在。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越来越受到肯定,然而研究表明DCC的存在能导致肿瘤细胞对免疫治疗产生抵抗作用,因此对这一具有潜在致死性的细胞亚群生物学特征以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是发展和完善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70例头颈部肿瘤(40例恶性肿瘤,30例良性肿瘤)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和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含量检测,发现头颈癌患者E-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P-LPO含量显著升高(P<0.001),E-SOD/P-LPO比值缩小。有颈部或远处转移组P-LPO含量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恶性肿瘤组术后7天内P-LPO含量较术前更高(P<0.05),但与非恶性肿瘤组术后P-LPO含量变化相似。本文对头颈癌患者体内自由基代谢的变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复发性口疮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材料与方法 (一)测定对象 1. 正常组:共31名,均系近期内无患病史、无阳性体征、不服任何药物的健康献血员。男性13人,女性18人,其中30岁以下5人,30—60岁26人。  相似文献   
10.
自70年代初Macriclis应用超声技术诊断涎腺疾病以来,国门外对超声切面声像(U-ltasonic tomography简称B超)诊断腮腺肿块已有报告。对面颈部肿块的B超诊断国外也有一些报道。我们自1986年起采用B超检查面颈部肿块。现将资料完整的36个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