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脑梗死患者、2 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仅于 3天内发作者为TIA1组 ) ]患者、9例反复TIA发作 (首次TIA发作 3天后仍有发作者为TIA2组 )患者 ,在发病 3天内、2周、4周时定磷法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 ,并与 2 0例健康人作对照。测定 6例反复TIA发作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3个月 (试验组 )治疗前后血浆LPA水平 ,并与 5例未抗血小板治疗者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①脑梗死组在发病 3天内、2周时 ,TIA1组发病 3天内及TIA2组发病 3天内、2周、4周时血浆LPA水平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②反复TIA发作患者治疗 3个月后试验组血浆LPA水平显著下降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血浆LPA水平下降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LPA可作为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指标 ;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 ,当血浆LPA水平升高时 ,应积极抗血小板等治疗 ,LPA可作为疗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以教评为契机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考核朱祖余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十分重要的阶段,毕业实习又是临床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实习前,学生重点是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实习阶段则是重点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和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医学是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20例有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表现,其中有智能、步态障碍、尿失禁三联征典型表现者占11例(55%),有其中二个症状者4例。CT是诊断脑积水的首选检查。本文还结合文献对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发生发展,与之有关的因素及临床表现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腹膜假性黏液瘤网络互助社区平台建立模式.弘扬全社会沟通、理解、互助、相互温暖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从医患互动、社会各层面参与中,推动罕见疾病治疗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3岁。住院号:80028。1981年起感左手远端乏力遇冷或吹风后即感疼痛,保暖后可缓解。1984年至1988年间上述症状曾自然缓解。1989年起感整个左上肢麻木,针刺亦不觉痛,对冷热不敏感,几次烫伤也不知觉,遇冷或吹风后左手仍有疼痛,乏力症状不明显。曾较长时间服中药及西药地巴唑、复方丹参片等治疗无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刘某某,男,36岁,主诉腰痛继左下肢疼痛后出现右下肢疼痛2年。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约40℃左右,经治疗2天后热退,2月后出现双侧腰痛,为持续性隐痛伴沉重感,随即波及左下肢膝部并感右下肢麻木。半年后右下肢亦出现疼痛,感双下肢乏力、沉重,夜间左下肢时有突发性,一过性抽动。无大小便障碍,上肢无异常。既  相似文献   
7.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简单的磷脂分子,它可以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引起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平滑肌收缩,使神经细胞生长锥萎缩和轴突回缩等[1].有学者认为LPA可以作为一个指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启动的分子标记物[2].本文通过检测各组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血浆中LPA水平,探讨LPA在各组脑卒中患者血浆水平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诊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Shy—Drager’s综合征又称多系统萎缩,是一种神经系统的慢性变性疾病,较为少见,多发生于中年以后,临床上以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进行性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表现。本人将近年诊治的10例患者作一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患者常因服用盐酸氟桂嗪(西比灵)引起严重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如果不熟悉西比灵的此类副作用,极易误诊为中老年的好发病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现将所遇2例报道如下,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 (lysophosphatidicacid ,LPA)含量的变化规律 ,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确诊的脑血栓形成、脑出血患者于发病 3天内、发病 2周时、发病 4周时取静脉血测定LPA含量 ,动态观察其变化过程。LPA检测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分离LPA ,用定磷法测定。结果 :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 3天内血浆LPA含量显著高于脑出血组及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1 0 .6 3μmol/L± 3.6 7μmol/L ,2 .6 7μmol/L± 1 .4 0 μmol/L ,2 .0 4 μmol/L± 1 .0 1 μmol/L ;脑血栓形成组LPA的增高可持续 2周 (发病 2周时含量为5 .31 μmol/L± 1 .94 μmol/L) ,发病第 4周时降至正常水平 (2 .0 9μmol/L± 1 .0 1 μmol/L) ,总体规律为发病时明显增高 ,而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脑出血组发病 2周时含量 2 .5 4 μmol/L± .91 μmol/L、发病四周时含量 2 .2 8μmol/L±1 .0 4 μmol/L,与出血发病 3天内含量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PA可以作为鉴别脑梗死与脑出血的一个指标 ,用来指导脑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