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9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家兔皮肤移植经rhIL-10作用后,血清中CC、IL-8/CXCL8趋化因子的变化,探讨CC、IL-8/CXCL8趋化因子在rhIL-10抗免疫排斥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皮肤移植家兔分6组:①rhIL-10低剂量,②rhIL-10高剂量,③CsA低剂量,④CsA高剂量,⑤rhIL-10+CsA低剂量联合和⑥生理盐水组;每只家兔均于术前1天开始肌注给药,连续注射10天;各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4、7、14、21、28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移植家兔血清CC、IL-8/CXCL8趋化因子水平。结果:(1)术后各组IL-8水平均升高,术后4天、7天⑥组IL-8水平高于各组(P<0.05)。(2)术后各组MCP-1水平明显升高,术后1天、4天,⑥组MCP-1水高于各组(P<0.05),术后7天⑥组MCP-1水平高于①组、⑤组(P<0.05);术后7天、14天CsA抑制组高于联合组(P<0.05)。(3)术后各组MIP-1α明显升高,术后4天⑥组MIP-1α水平高于①、③、⑤组,术后7天⑥组MIP-1α水平高于各组(P<0.05);(4)术后各组MIP-1β水平升高,但同时间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IL-8/CXCL8趋化因子在皮肤移植后明显升高,表明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排斥反应加重而进一步增高,皮片排斥后下降,可作为观察和诊断移植排斥的合适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0在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临床用免疫抑制剂.动物移植模型是研究免疫抑制剂常用的实验平台,最常用的皮肤移植模型动物是小鼠,但小鼠属于小动物模型,移植技术要求较高.目的:建立家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模型,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取家兔背部皮肤修剪成含真皮层的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和不含真皮层的薄层皮片进行家兔自体皮肤移植,随机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固定组用自制脖套对家兔头颈部活动进行一定限制;药物抗家兔同种异体移植排斥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组、环孢素A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观察家兔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增殖指数.在30 d内连续观察移植皮肤出现排斥的时间和移植皮片平均存活时间.结果与结论: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呈增殖反应,表明家兔同种异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不同,相互皮肤移植可发生排斥反应.移植皮片厚度以含真皮的中厚皮片为最佳;自制脖套固定可有效限制家兔脖头颈部活动,有利于移植创面的保护.实验成功建立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抗家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排斥模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具有抗移植排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h IL-10)及其联合甲氨碟呤(MTX)作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7A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重组hIL-10及其联合MTX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效果。方法:用IL-10、MTX以及IL-10+MTX处理AA大鼠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液中CD4~+T细胞与CD8~+T细胞比值,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7A的含量。结果:各治疗组CD4~+淋巴细胞总数与CD4~+/CD8~+值不同程度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IL-17A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与IL-10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hIL-10能下调AA大鼠血液中CD4~+T细胞的数量及CD4~+/CD8~+比值,降低血清中IL-17A水平,联合组较IL-10组对血清中IL-17A影响更显著,提示重组hIL-10联合MTX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在黑龙江下游,中苏国境交界地区最早发现的一种疫源性疾病。但因无特异性检测方法,以致防治研究进展缓慢。1976年朝鲜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所长Lee HW(李镐汪)以间接免疫荧光(IFA)技术首先检测黑线姬鼠的肾、肺组织与本病病人的恢复期血清可呈特异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技术"监测人外周血T细胞TCR β链CDR3谱系漂移(单/寡/多克隆增生).方法 提取4例正常人、9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总RNA,逆转录成cDNA,以26个人TRBV基因家族设计上游引物,共同的TRBC基因设计下游引物,荧光定量PCR(FQ-PCR)扩增26个TRBV基因各家族CDR3谱系,溶解曲线法分析各家族CDR3谱系的单/寡/多克隆增生.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TCR β链26个家族CDR3表达频率不一致,各家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谱型图"(melting curve spectratyping)呈现溶点不同的CDR3多态性,为多克隆增生的高斯分布;9例大肠癌患者的外周血TCR β链CDR3谱系的26个家族CDR3表达频率不一致,有的患者部分家族呈缺失状态,患者各家族PCR产物的"溶解曲线谱型图"上,多数家族为多克隆增生的高斯分布,但每个患者均出现数量不等的单克隆和寡克隆增生家族.结论 "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分析TCR CDR3谱系漂移技术",方法稳定简便,能较好的监测正常人和临床样本外周血T细胞TCR β链CDR3谱系漂移(单/寡/多克隆增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接种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后远期疫苗特异性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特征.方法 根据自愿原则,选择31例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47个月后的儿童,取静脉血并分离淋巴细胞,细胞培养中滴入甲型H1N1流感疫苗,同时设不加疫苗刺激的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CD4+记忆T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疫苗特异刺激组为29.85%,对照组为39.00%,实验组低于对照组;CD4+初始T细胞实验组为74.32%,对照组为70.08%(P>0.05);CD4+记忆T细胞实验组为28.54%,与对照组25.5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T细胞分中央型与效应型记忆T细胞,检测结果:CCR7和CD62L单阳性记忆T细胞亚群实验组分别为72.52%、29.85%,对照组分别为84.0%、93.44%,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验儿童初始T细胞比例都较高;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诱导抗原特异性记忆CD4+T细胞的产生,可是为数较少,当中主要是中央型记忆CD4+T细胞,其中CCR7+和CD62L+记忆T细胞数量较低.  相似文献   
7.
IL-17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IL)-17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促炎症性细胞因子,是一种含有155个氨基酸的糖蛋白.IL-17通过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IL-17与炎症发展、免疫应答、免疫排斥等多种生物学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基因工程菌PEB1 E.coli BL21(DE3)大量表达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的稳定性及其纯化方法并鉴定.方法 诱导培养工程菌E.coli BL21(DE3)表达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经镍琼脂糖凝胶层析柱纯化,透析后通过SDS-PAGE分析纯化后的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分子量大小.结果 挑取的PEB1 E.coli BL21(DE3)单个菌落,经总共17 h的扩增,细菌总数可达1×1010以上.在咪唑浓度为100,200,300 mmol/L时,洗脱液中重组蛋白的含量较高,分子量在31KD左右.结论 基因工程菌PEB1 E.coli BL21(DE3)可大量稳定表达重组空肠弯曲菌PEB1蛋白,经鉴定与空肠弯曲菌外膜蛋白-PEB1蛋白分子量相同.  相似文献   
9.
心肌致密化不全,又称为“海绵状心肌病”、“心肌窦状隙持续状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室肌发育不全性的心肌病,发病率低,约为0.0045%.其是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心内膜心肌致密化过程异常所导致的一种先天性心肌畸变.解剖学显示受累的心腔内,可见很多特征性突起的小梁及小梁间隐窝.此病常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栓栓塞,致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提高预后、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本院2012年12月诊断的1例NVM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姚新生  孙万邦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2):189-192,F0003
B淋巴细胞介导的获得性免疫能识别、应答多种多样的抗原;分清自我和非我;形成免疫记忆.这些特性的机制是经典的Burnat克隆(或者细胞)选择学说,即B淋巴细胞在骨髓的发育过程中,经过重链和轻链基因重排(Rearrangement),组成了外周多样性的BCR淋巴细胞库,同时对自身反应性B淋巴细胞,通过凋亡或克隆无能进行选择(细胞水平选择或克隆选择,Cell or clonal selection);抗原将从已存在的多样免疫抗原受体中挑选特异性的克隆细胞;免疫记忆是抗原特异性细胞的大量扩增后部分保持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