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毫米波穴位照射的生物效应。采用Q波段毫米波照射胃癌,大肠癌手术后化疗患者的血海和膈俞两穴位,观察其对化疗期间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共62例。分两组:A组21例,手术后第10天开始Q波照射,术后第16天开始化疗并继续Q波照射;B组41例,在化疗导致白细胞下降后以毫米波照射,持续照射12天以上。A组有效率为85.7%(18/21),B组为73.2%(30/41),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癌约占全身癌的1%,虽然70%~80%的甲状腺癌属分化较好的低度恶性,但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向,且恶性度高者预后不良。所以早期确诊和改进治疗方法有加以研究的必要。我院自1976年4月至1988年4月共收治甲状腺癌84例,占同期收治的甲状腺结节的21%(84/398)。84例全经外科手术和病理证实并随诊。  相似文献   
3.
4.
1975~1979年,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53例,在改善症状及处长生命方面收到一定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及对中医分型辨证施治的体会叙述如下: 一、一般资料 (一)性别与年龄:本组男44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5.4:1;年龄最大75岁,最小22岁,以40~59岁为多,有37例,占70%。 (二)职业与既往史:农民23例,干部13例,工人8例,渔民3例,家务等6例;有嗜酒史者37例,多饮用山区自酿老酒和烈性白酒,长达10年以上;有肝炎史4例,合并肝硬化8例;家族有肝癌史1例,胃癌史2例。 (三)起病症状和就诊时间:以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90年3月至1995年3月对晚期癌症合并癌性胸、腹水患者,采用穿刺抽吸胸、腹水后腔内注射白细胞介素一2(IL-2)加5一氟减呼陡(5-FU),现报告如下。l资料本组26例患者均于胸、腹水中查到癌细胞而确诊为癌性积液(18例为血性积液)。癌性胸水11例,癌性腹水15例;男9例,  相似文献   
6.
吸氧与否对无痛肠镜患者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吸氧与否对解痉催眠镇痛法无痛肠镜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将 2 0例解痉催眠镇痛法无痛肠镜的病人分为吸氧和不吸氧两组 ,并对之作动态血气监测 ,对术前及术中 (用药后第 15分钟 )所得各参数作对比分析。结果 :吸氧组术中PaO2 及SaO2 的升高与术前比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0 0 86和P =0 0 0 0 3 9) ,而PaCO2 值与术前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不吸氧组术中 pH和PaO2 的下降与术前比分别有显著性和高度显著性意义 (P =0 0 465 7和P =0 0 0 5 44 1) ,PaCO2 的上升与术前比也有高度显著性意义 ( P =0 0 0 73 7) ,但其最高值仍未达呼衰诊断标准。结论 :解痉催眠镇痛法无痛肠镜对患者呼吸有一定的抑制 ,吸氧不但可有效防止低氧血症 ,且可防止二氧化碳蓄积  相似文献   
7.
我院先后收治3例胃平滑肌忡瘤(胃平滑肌瘤2例,肉瘤1例),术前均误诊。现分析如下: 例1,男,45岁,因上腹部闷痛2年余,伴呕吐咖啡样物一次入院。体检上腹部稍压痛,余无阳性体征。X线钡透示胃底部气影减少,有块影,体部粘脱皱壁紊乱,大部分中断消失,并见充盈缺损。胃壁较僵直,蠕动波消失。诊断胃体癌。手术所见:近贲门胃底部后壁肿物向胃腔内隆起约4×4×5cm,质中等硬。胃周围淋巴结无肿大。术中诊断胃平滑肌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自1982年2月至1988年9月,以扶正中药配合化疗及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和大肠癌182例对比观察结果.扶正中药配合化疗组共103例(胃癌72例、大肠癌31例),单纯化疗组共79例胃癌56例、大肠癌23例)。观察结果表明扶正中药可以减轻化疗副反应,治疗后体重增加(P<0.01),血小板计数明显提高(P<0.01)、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治疗后保持在治疗前水平。而单纯化疗组化疗副反应明显,治疗后体重多有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巨噬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上述观察结果证明扶正中药可保护和提高机体的生理功能,有维持病人的体内平衡、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及强化病人抗癌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 198 5年 2月至 1995年 6月 ,我科共收治Ⅰ、Ⅱ期乳腺癌 86例 ,采用了乳房切除并部分腋淋巴结清除术 ,并与根治术进行回顾性分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86例 ,年龄 2 4~ 70岁 ,中位年龄 45岁。通过术前穿刺细胞学、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乳房切除并腋淋巴结清除术组 (MAD组 ) 35例 ,根治术组 (RM组 ) 5 1例。MAD组清除腋下群或腋中群即胸小肌后淋巴结、RM组 2 0例行Halsted根治术 ,31例采用Auchincloss仿根治术 (保留胸大、小肌及内外侧胸神经 ) ,腋淋巴结清除范围为腋下、中群淋巴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用1%亚甲蓝染色方法对70例乳腺癌病人术中行SLNB,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与病人的年龄、乳房大小以及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1)SLN检出率90%,假阴性率10.4%,准确率87.5%。(2)SLN位于腋下群为90%,腋中群10%。(3)肿瘤位于外侧象限者,SLN位于腋下群为82.2%,位于腋中群为17.8%;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者,SLN位于腋下群为66.7%,位于腋中群为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SLN检出率为95.7%,位于内侧者检出率81.8%(P〈0.05)。(5)肿瘤位于乳房内侧象限SLN假阴性率为5.6%,位于外侧者为11.1%(P〈0.05)。结论〉90%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尤其是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者。乳房内侧乳腺癌有相当部分的SLN位于腋中群;SLN假阴性多见于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