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血及脂浊样品对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ELISA检测HBsAg对样品的要求是:空腹抽血,不能溶血。有的学者强调尽量避免使用溶血血清[1];有的报道用溶血血清进行ELISA检测HBsAg的假阳性率达38%(22/58)[2];也有学者认为轻度溶血无影响,严重溶血反而使A值下降[3]。脂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能否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抗肿瘤免疫。方法:选择2004-01/09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血液科住院的初诊或复发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7例。分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在体外给予钙离子载体100μg/L培养3~5d(钙离子载体组),或1000U/mL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00U/mL白细胞介素4和500U/mL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7~10d(组合细胞因子组)。通过细胞形态的观察及细胞免疫表型的检测鉴定树突状细胞,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实验及细胞毒实验检测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结果:①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变化:钙离子载体组及组合细胞因子组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成熟树突状细胞,但钙离子载体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表面CD80,CD86,CD83,CD40,CD54等分子的表达较组合细胞因子组明显增高。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钙离子载体组所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及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活力比组合细胞因子组强。结论:钙离子载体能高效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成树突状细胞,比组合细胞因子诱导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当前输血医学的发展新形势下开展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总结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科独立完成或与临床科室配合完成的来自门诊或住院的176名接受PRP治疗患者的情况,以证明PRP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实践重点阐释输血科开展PRP治疗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176例自愿接受PRP治疗的病案资料包括糖尿病慢性难愈合皮肤溃疡创面67例、整形美容配合治疗100例、膝关节损伤16例。血液采集、PRP、血小板凝胶(PG)或PG上清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均由输血科完成,糖尿病慢性难愈合皮肤溃疡创面和膝关节损伤的PRP治疗由输血科医师独立完成,整形美容配点阵激光/水光针联合PRP/PG上清治疗由输血科医师配合整形美容科医师完成。结果糖尿病慢性难愈合皮肤溃疡患者接受异体PRP治疗12周后的痊愈率36%(24/60)、显效率18%(12/60)、好转率26.67%(16/60)、无效率13.33%(8/60);美容整形科接受自体点阵激光/水光针联合PRP/PG上清液治疗后,总痊愈率99%(99/100)中痊愈60例、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运动损伤患者在接受自体PRP治疗后,痊愈率0、显效率25%(4/16)、有效率75%(12/16)、无效率0,总有效率100%。结论输血科有能力独立完成或配合临床科室开展PRP治疗。  相似文献   
4.
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一步法试剂的钩状效应分析   总被引:63,自引:0,他引:63  
卫生部下发的《血站管理办法 (暂行 )》中规定 ,对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 (HBV)检测的质量标准是“HBV表面抗原(HBsAg)酶免疫吸附法 (ELISA) :阴性” ,但未要求用一步法还是二步法检测。目前 ,国内检测HBsAg绝大多数采用ELISA中的双抗体夹心双位点一步法。用该方法检测HBsAg ,当标本中的HBsAg浓度过高时 ,会因钩状效应 (Hook)现象出现假阴性 ,而造成漏检 ,增加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度 ,严重威胁输血安全。HBVe抗原 (HBeAg)和HBV核心抗体 (HBcAb)两项阳性时 ,大多数HBsAg都…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交叉配血工作中,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常常导致交叉配血困难。公开报道的资料显示多数由单一的同种抗体或同种抗体合并自身冷抗所致,2种同种抗体引发的交叉配血困难相对少见。新近我科在配血过程中,发现1例IgG抗-E  相似文献   
6.
混合血小板凝胶促进新西兰兔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人源性混合血小板凝胶对新西兰兔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手工分离的人源性混合血小板为原材料,加入不同激活剂(含有1 000 U/ml、100 U/ml、0 U/ml凝血酶的10%葡萄糖酸钙溶液)制备PG,血小板与激活剂按体积10∶1混合。新西兰兔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6只/组,每只制备2个创面,创面采用不同的敷料外敷:对照组敷料为无菌纱布,另3组(实验组)敷料为不同浓度凝血酶的激活剂制备的PG纱布。在术后d5、10、15、20更换敷料并切取病理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创面愈合率的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肉眼观察创面愈合质量有较明显差异。组织学观察显示,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有序,细胞增生较快,新生血管出现早且丰富,新生皮肤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源性混合血小板凝胶能促进新西兰兔创面愈合,有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微柱凝胶法配血试验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柱凝胶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输血前检查,以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人认为,它可以简便、直接、有效地解决经典血型血清学技术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可以替代之前的所有IgM、IgG方法,是配血试验的金标法。然而,在临床输血实践中,笔者用凝胶法配血遇到了不少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血清中存在高效价的自身抗体,给配血试验带来困难.掌握正确的配血试验技巧可降低自身抗体干扰,提高输血安全.我们总结本院2005-2008年度26名AIHA患者配血实践的经验,希望建立不同类型自身抗体的配血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2006~2009年本院治疗的41例慢性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和讨论.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由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簇编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糖蛋白抗原,是介导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按其分布和功能分为Ⅰ类和Ⅱ类抗原.HLA与临床多种疾病相关,随着人们对HLA的认识的逐步深入及实验室检验技术的进步,抗-HLA越来越为国内外学者们所关注.在此就抗-HLA的检测方法与临床相关性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