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新的血管内治疗技术,初步评价该技术和新栓塞材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我们治疗中心近9个月内收治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对颅内Neuroform 支架辅助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塞宽颈动脉瘤技术特点进行探讨,并通过对部分获得血管造影随访病人的疗效观察,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联合颅内Neuroform支架和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血管内治疗的11例宽颈动脉瘤病人中,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病人均得到满意疗效,其中6例病人术后半年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但仍需长期观察.结论 联合颅内支架和生物活性弹簧圈是一有效的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颅内支架理想的大小选择和恰当的植入位置是成功治疗的重要一环,生物活性Matrix弹簧圈栓入瘤腔后可有效促进血栓和结体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2.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5例并发症分析烟台毓璜顶医院(264001)潘树茂,关茂武,王云波,杨军1987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继发于颅脑损伤、炎症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成人脑积水35例,均采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S)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但5例有并发症。现摘1...  相似文献   
3.
脑室 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方法。采用传统的置管方式 ,分流管的腹腔端易被大网膜粘连、包裹而致手术失败。为此 ,我们将分流管腹腔端的放置部位做了改进 ,并于1996年 5月开始应用 ,共治疗 5 1例脑积水患者 ,引流效果良好 ,且未发生分流管梗阻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 1例 ,男 2 6例 ,女 2 5例。年龄 3 67岁 ,平均 3 7岁。原因 :头颅外伤 2 2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16例 ,肿瘤 7例 ,先天性导水管发育异常及炎症粘连 6例。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复视、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精神异常、反应迟钝、步态不稳、锥体束征阳性、头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一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曲线的流入系数K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大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结果标志瘤腔内血流速度的动脉瘤中心区域Ka值(ACKa值)与动脉瘤大小呈负相关,r=-0.521,P=0.046(双侧)。动脉瘤大小与载瘤动脉内标志血流速度的Ka值(PKa值)无相关性,r=0.107,P=0.704(双侧)。结论动脉瘤腔越大,动脉瘤中心部位的血流越慢;动脉瘤腔越小,血流速度衰减越少,瘤腔中心区的血流速度越快。而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与动脉瘤大小无关。这一结果可用于评估动脉瘤的自然转归、栓塞治疗效果,并能对动脉瘤的复发原因做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5.
背景:干细胞移植是神经损伤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神经干细胞和骨髓于细胞移植研究,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后者较前者具有来源广泛,伦理限制少等优势。目的: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至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建立稳定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细胞模型。方法:应用反转录PCR获得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序列,然后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序列插入到pcDNAⅢ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载体,并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Western Blot体外检测携带脑源性冲经营养因子基因的脐带间充质于细胞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水平:取培养好的PC12细胞和胎鼠皮质神经元加入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的生物活性。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高水平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体外检测具有生物活性。可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作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用于神经损伤修复研究。  相似文献   
6.
7.
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修春明,潘树茂,关茂武我科自1991年4月至1995年8月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19例,均行脑室低位引流术,并注入尿激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8例。年龄10~65岁...  相似文献   
8.
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合并脑膜瘤1例吴鑫曲桂梅潘树茂王云波关茂武病人,女,39岁。因头痛、复视2年,加重伴恶心、呕吐7d入院。查体:神志清,表情淡漠,双侧视神经乳头边界模糊,中央凹陷消失。CT扫描示左顶部有4cm×4cm大小的类圆形高密度影,其内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9.
<正> 例1,男,67岁,于1993年3月经额行垂体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垂体嫌色细胞瘤,术后行放疗。两年后病人又出现乏力、纳差、性欲减退、面色苍白,视物模糊,发作性头痛,CT复查肿瘤复发约30mm×27mm大小,于1995年6月9日在全麻下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病理诊断同前。术后第7天再出现纳差,且多饮、多尿,恶心呕吐,神志模糊,复查CT无异常。病人尿量4500ml/24h,尿比重1.016,血钾  相似文献   
10.
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脂肪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少见良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但由于本病具有典型的CT/MRI表现,易于诊断。但在治疗方面存在争议,我科于1994年至2005年共收治11例患者,本文报告相关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又对本病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