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48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建立牙弓各段应有长度的预测方程,为全牙弓间隙分析提供简易而准确的测量方案。方法筛选86名18~24岁牙列健康的大学生,在模型上测量各牙齿的近远中径,采用SPSS软件,以较早萌出的切牙和第一磨牙为自变量,建立牙弓前段、中段、后段应有长度以及传统的应有牙弓长度等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建立了1组预测牙弓前段、中段、后段应有长度以及传统的应有牙弓长度的多元回归方程。结论预测方程的建立有利于对牙列萌出不全以及包括替牙期患者的全牙列间隙分析。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初步探讨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的可能性。方法:以Beagle犬为实验动物,在种植部位牙龈处注射含GFP的2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al-2-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AV2-GFP)。3周后采用无切口植入方式植入12枚微型种植体,并于当天处死动物,制作连续组织切片,通过GFP荧光和角化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种植体周围牙龈上皮是否存在。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均未发现种植体-骨界面有牙龈上皮的存在。结论:微型种植体植入时未发现携带牙龈上皮进入牙槽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锥形束CT,观测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解剖关系,并进行分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操作风险评估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从宿迁口腔医院影像科数据库中筛选出60位成年人,120侧上颌磨牙区锥形束CT影像,对其进行重建,测量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距离,并按照Shahbazian M分类法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距离上颌窦底壁的距离最小。分类中出现最多的为Ⅰ型(41.67%),最易引起上颌窦炎的Ⅳ型约占总数的19.85%,且上颌第一磨牙的远颊侧根出现Ⅳ型最多(29.17%)。结论上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壁的关系个体差异较大。因此临床上,涉及该区域的治疗,需个性化的制定治疗方案,增加治疗的成功率且减少医源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充质细胞聚集,而后逐渐分化出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髁突逐渐由半圆变扁平。免疫组化示RUNXl、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增殖层、前软骨细胞层及部分肥大层细胞,RUNX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前软骨细胞层及肥大层。髁突前后部,RUNXl、2在前软骨细胞层的信号强度较肥大层更高。RUNX整体的表达呈现双峰曲线。结论:髁突前后部成熟较晚,更易发生改建。RUNXl、2协同作用于软骨细胞分化早期,RUNX3调节作用于软骨细胞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8.
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组织成骨现象的连续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扩张力作用下大鼠腭中缝牵张成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新骨形成情况,探讨扩弓后腭中缝组织的反应和新骨形成方式。方法: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5组、对照组6组,采用两眼簧后牙扩弓器扩张大鼠上颌腭中缝组织,分别于0d、实验1、2、4、7、11d取材,标本常规进行石蜡切片,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骨钙素(OCN)免疫组化。结果:扩张1d后即可见腭中缝明显增宽,并可见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扩张2d和4d后可见软骨细胞带外侧有新骨沉积;固定3d后可见骨缝边缘内外侧均有新骨沉积;固定7d后,可见两侧陈旧的软骨细胞带内侧有大量类骨质形成,两侧骨缘呈指状嵌合。结论:扩张的腭中缝新骨改建主要发生在腭中缝骨缘,并由软骨内成骨的方式向膜内成骨方式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根据市药监局关于开展精神药品专项检查的文件精神,药监崇文分局对辖区内41家精神药品和氯胺酮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崇文区现有经营二类精神药品企业14家,使用单位61家。经营氯胺酮制剂的企业3家,使用氯胺酮制剂的医疗机构3家。这次行动主要检查了二类精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销售对象合法资质的审查情况;有关二类药品购销记录、收支帐目、库存及处方管理情况;违规经营、使用二类精神药品的情况和核查氯胺酮的库存情况。检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企业建立了精神药品管理制度、购销记录和收支帐目;…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 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NSCLC常对化疗耐药,导致治疗失败.因此,针对不同分子生物学特点的NSCLC进行化疗疗效预测,成为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本研究通过研究晚期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长春碱类药物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2月,共78例晚期NSCLC患者入组,随机分ANP方案[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DDP)或卡铂(CBP)]化疗组或GP方案[吉西他滨(GEM)联合DDP或CBP]化疗组,观察两组对化疗的反应;同时以RT-PCR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Stathmin mRNA的表达,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Stathmin的蛋白含量.结果: NP组41N,GP组3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等临床特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化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46.3%(19/41)和48.6%(18/37),两者之间亦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NP组内,有效19例,无效22例,有效患者的肿瘤组织中stathmin mRNA测量值为1.9±1.1,而无效患者为7.5±2.8,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3).有效患者的Stathmin蛋白测量值为1.5±0.7.无效组为4.3±1.6,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2).GP组18例有效,19例无效,有效与无效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 mRNA及Stathmin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tathmin基因的表达与患者对长春碱药物的敏感性有关,stathmin基因高表达,对长春碱药物的敏感性低,宜换用其他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