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62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评价自然头位与记录自然头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评价自然头位和记录自然头位的异同,了解自然头位的本质.方法选择24例临床初诊个体,以Raju[1]介绍的方法分别取得记录自然头位下的侧面相片和头颅侧位片.对同一组个体,邀请3位临床医师对其常规情况下拍摄取得的侧面相和头颅侧位片作两次评价,间隔两周,算术平均得到其评价自然头位下的侧面相和头颅侧位片.分析软组织鼻根点(N')和软组织颏突点(Pg')连线和颅外真水平线之间夹角在两种自然头位下的相互关系.结果无论是侧面相还是头颅侧位片,以上角度在两种自然头位下明显相关.结论评价自然头位与记录自然头位有较强的同一性.前者是测量者本身的主观感觉,后者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主观感觉,经过相同标准校正后,它们所要表达的是同一个头部位置.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功能无疑是正畸矫治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什么样的始才能具备良好的精功能却不被一股正畸医师所重视。传统的矫正目标认为只要患者能够咬后在磨牙中性关系,上下列整齐,前牙覆盖、覆关系正常,矫治目标就达到了,好的功能便会随之自然产生。严格地说,这只是正常解剖始的概念。随着范学理论逐渐为口腔其它科医师所接受,正畸医师开始面临了一个新的挑战:我们能否把牙齿矫正到符合口颌系统功能的最佳位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何为牙颌的最佳位置?美国著名正畸学家RonaldRoth于70年代把腊学概念引入正畸治疗的目标,并于80年代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模型进行三维扫描并测量,评估其牙弓形态与基骨形态的相关性及个体差异,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9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模型进行激光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对下颌右侧第一磨牙至下颌左侧第一磨牙的FA点(临床冠中心点)、WALA点(膜龈联合(牙合)方的软组织带处最凸点)进行标定,并分析FA曲线和WALA曲线所对应的牙弓形态与基骨形态.结果 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下颌FA曲线与WALA曲线显著正相关(r尖牙区=0.616;r磨牙区=0.818).前牙区WALA曲线的曲率半径(23.07)大于FA曲线的曲率半径(19.22).左右侧尖牙区和左右侧第一磨牙区FA点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00%、13.97%和5.99%、6.36%)均大于相应区域WALA点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57%、8.60%和3.78%、5.07%).FA点和WALA点尖牙区变异系数均大于第一磨牙区变异系数.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牙弓形态与对应的基骨形态显著相关,且尖牙区的个体差异较磨牙区的个体差异大,因此正畸治疗时不能仅考虑牙弓形态,还应多考虑基骨形态对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坐位静息状态下舌肌对不同矢状向和垂直向位置舌力介导器的压力,以初步探索舌力介导器作为一种支抗方式的效用范围. 方法:纳入19例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男4名,女15名,年龄23~33岁) ,分别个体化制作舌力介导器,矢状向测量选取正中线上对应于第二前磨牙远中、第一磨牙远中和第二磨牙远中3个部位,垂直向测量以舌位记录为参考零点,分别测量-3 mm、0 mm和3 mm这3个高度对应于第一磨牙远中处的压力. 所用传感器型号为美国Honeywell公司生产的FSS1500NS,压力校验仪、监测仪以及分析软件由厦门福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制作. 志愿者取坐位,测量舌体处于自然放松状态时的静息压力. 使用Friedman test对矢状向及垂直向各组数据进行多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垂直向上,随着舌力介导器高度增加,压力逐渐增大(P<0. 001),-3 mm、0 mm和3 mm高度的压力均值分别为105. 83 Pa、167. 75 Pa和254. 25 Pa. 在矢状向上,压力由近中至远中逐渐减小(P<0. 001),其均值分别为177. 64 Pa、126. 72 Pa和109. 37 Pa. 结论:舌肌在静息状态下对舌力介导器的压力随基托高度增加而增大,并且由近中至远中逐渐减小,但在实际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效果和舒适度,不宜过高和偏远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并探讨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和矫治机制,为正畸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13例替牙列晚期或恒牙列早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矫治前后拍摄头颅侧位X线片。分别于戴矫治器前1周内(T1)、戴Twin—block矫治器后4个月(T2)、矫治结束后1周内(T3)和矫治结束1年后(T4)对患者的双侧颞下颌关节行螺旋CT扫描和多平面图像重建;对Twin—block矫治前后39项头影测量项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1例患者他期髁突矢状位和副矢状位以及大部分患者其他重建平面图像上均显示髁突后上部有生长改建的双轮廓影像;部分患者T2和T3期图像中出现髁突“分叉”的影像。头影测量显示,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Co-Gn增加(5.31±2.10)mm,B—vert.pl增加(3.23±1.39)mm,U1-SN减少(4.73±4.39)°,L1-MP增加(4.65±4.42)°,L6-vert.pl和L6-MP分别增加(4.85±1.18)mm和(2.69±1.48)mm。患者Ⅱ类骨面型改善。结论磁力Twin—block矫治过程中患者髁突后上部发生明显的骨生长改建;该矫治器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Ⅱ类错[牙合]患者有显著的矫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 Begg 矫正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认为生理磨耗(牙合)的意义在于确立了 Begg 技术的矫正标准、拔牙矫治的必要性和口外力的不必要性.强调了差动力和倾斜牙移的是 Begg 矫正技术原理的精髓,其根本意义在于同一力的两端牙齿的运动比率不同及其随该力的变化而发生的运动比率改变.其益处在 Begg 技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Elastase,EA)在正畸前、中、后以及保持各阶段的变化,探讨EA水平波动对保持期牙齿稳定性的提示意义。材料和方法以拔除四个双尖牙的病例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搜集分别处于正畸治疗前、治疗中关闭间隙、治疗结束、保持3—6个月、保持12个月五个阶段的病例,每组20例。以下切牙、拔牙间隙区牙齿为检测对象,提取龈沟液及记录临床检查指标,检测龈沟液中EA浓度。结果牙周临床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变化相似,在各阶段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EA水平在治疗中关闭间隙阶段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EA水平仍高于治疗前;保持阶段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保持一年后下切牙区EA水平仍高于治疗前。结论EA在正畸过程中及保持期的变化对牙齿的稳定状态具有提示作用。保持一年还不足以保证牙齿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正畸治疗中的拔牙率,探讨临床常用研究指标对拔牙决策的贡献大小.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用了北大口腔正畸科1423例病例,研究其拔牙率及影响闪素,并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总样本拔牙率为56.6%.最终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年龄、上颌拥挤度、下颌拥挤度、覆盖、覆耠、下唇凸距、是否双颌前突、性别、下颌平面角以及安氏分类.结论 正畸拔牙决策的制定需要着重参考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上颌尖牙区三维方向上多种因素变化对曲面断层片中牙长轴角度影响.方法 用干颅骨标本、模型牙制作模型模拟拔牙矫治后理想牙颌状态,从初始状态开始,依次改变右上尖牙的轴倾度、右上尖牙的转矩、上颌右侧弓形以及曲断选层位置,并在精确定位状态下分别拍摄颅骨模型的曲面断层片,测量右上尖牙牙长轴影像与固定参照平面的夹角.结果 尖牙实际轴倾度与曲断片牙长轴角度呈同方向变化;尖牙根颊向转矩使牙根影像趋于后倾,根腭向转矩使牙根影像趋于前倾;弓形尖圆时牙根影像趋于前倾,弓形方圆时牙根影像趋于后倾;选层位置靠后时牙根影像趋于前倾,选层靠前时牙根影像趋于后倾,二者相差1.8°.结论 曲面断层片所示的牙齿长轴角度受局部多种三维因素的共同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longitudinal changes of facial height according to 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QCVM) for adolescen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Methods Mixed longitudinal data were used. The samples included 87 adolescents aged 8~18 years with normal occlusion (32 males, 55 females) selected from 901 candidates. Sequential lateral cephalograms and hand-wrist films were taken once a year for 6 years. The growth magnitude (GM), relative growth rate (RGR) and the percentage of facial growth remaining (PGR) of facial height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QCVM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①The largest GM was happened during the period of high velocity in QCVM Ⅱ for both genders, and the least GM was during the period of completing velocity in QCVM Ⅳ. The next largest growth was during the period of accelerating velocity in QCVM Ⅰ with the exception of Ar-Go and male S-Go parameters, which were during the period of decelerating velocity in QCVM Ⅲ. ②All measurements showed a trend towards accelerating velocity→ high velocity→decelerating velocity→ completing velocity from QCVM stageⅠto stage Ⅳ. The largest RGR was all in QCVM Ⅱ, then in QCVMⅠ, and the least was in QCVM Ⅳ. ③Both sexes completed similar percentages of total growth at comparable QCVM stage, even though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GM and RGR. Conelusions QCVM could be used to assess the level of skeletal matur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to estimate RGR and predict PG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