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瓦里安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中AAA算法和PBC算法在鼻咽癌调强放疗中靶区的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照剂量的差别。方法:选择我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0例,分别采用Eclipse(7.6版本)治疗计划系统中AAA算法和PBC算法进行调强优化,优化条件相同,计算剂量分布。分析并比较10例患者的靶区、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发现PBC算法和AAA算法对靶区剂量(PTV)影响不大,对脑干、晶体、视神经、脊髓四种危及器官的影响中,晶体的剂量差别较大,其次为视神经。结论:分析晶体受照剂量差别大的主要原因是晶体的受照剂量主要来自光栅运动中散射,AAA算法对散射的修正比PBC算法更为精确,所以在鼻咽癌调强治疗计划中AAA算法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的一种新技术。方法:患者采用仰卧位,在整体定位板上做颈肩和体膜固定,行CT扫描定位,将图像传输治疗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按照全脑全脊髓照射的要求勾画靶区,设计治疗计划,调整剂量分布。治疗前行CBCT扫描,进行在线的体位验证。结果:通过计划系统进行剂量计算,可以直观显示靶区的剂量分布并加以调整,计划照射野衔接处没有明显的剂量冷点和热点出现体位验证结果符合临床要求;通过CBCT在线验证,保证位置准确。结论: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采用了仰卧位热塑膜固定,较传统的俯卧位使患者更舒适,治疗过程中体位容易保持,确保治疗的准确;CT模拟定位方法,较传统的模拟机定位简单易行,且定位精确;用计划系统计算剂量分布并进行调整,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避免照射野衔接处剂量分布出现冷、热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某院的CyberKnife机房改造情况,对其防护水平进行评价,给出CyberKnife机房屏蔽设计的建议。方法:防护设计以Accuray公司生产的CyberKnifeG3机型治疗时的最大散射条件(6MVX线,SSD(源皮距)=800mm、660mm准直器,输出剂量率为400cGy/min),按照NCRPl51报告屏蔽设计要求进行计算。结果:理论计算中工作人员所受外照射剂量值约为10μSv/a,公众约为27.5μSv/a;实测结果中工作人员所受外照射剂量约为19.5μSv/a,公众约为7.2μSv/a。结论:改造后的CyberKnife机房达到了防护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IAEA TRS398和TRS277号报告推荐方法在加速器输出量校准中的使用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正确指导临床外照射治疗源的校准。方法:用PTW公司UNIDOS E剂量仪和PTW30013指形电离室及NE2570A型剂量仪和2571型电离室,分别按照TRS398和TRS277号报告的要求对Varian 23EX线加速器两档光子线(6 MV,10 MV)吸收剂量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的剂量仪和不同的测量规程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结论:采用TRS277号报告和TRS398号报告所有仪器测量结果偏差均小于1%,结合修正因子的不确定度,认为测量结果是一致的,采用两种规程得到测量结果均是正确的。398号报告应用比277号报告简单,且更接近用户现场测量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的剂量学特性,初步建立对其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方法 参照IEC 60731-2011报告对电离室剂量学指标的要求,在光子束(60Co γ射线,6、10和15 MV X射线)下,对二维矩阵探测器剂量测量重复性、稳定性、剂量率依赖性、剂量响应线性和电离室间响应一致性等剂量学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二维矩阵探测器在不同能量射线下测量重复性<0.3%,在60Co γ射线下测量6个月的稳定性< 0.5%;在不同能量X射线下,加速器出束10~250 cGy和60Co γ射线下剂量响应线性< 0.5%;在剂量率为200~600 MU/min下测量值最大偏差为0.87%;不同电离室间剂量响应偏差< 1%.结论 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剂量学特性;初步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并为放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Detector729用于IMRT质量控制的两种剂量验证方法。方法用Pinnacle 8.0 m计划系统对13例肿瘤患者做IMRT治疗计划,根据Detector729的CT扫描图像,分别做出实际机架角和0&#176;机架角的验证计划,并在Varian 23EX加速器上实施剂量验证;依据剂量偏差(距离偏差)分别为3%(3 mm)、3%(4 mm)和4%(4 mm)的判定标准,得到两种验证方法的γ验证通过率,采用SAS统计学软件对验证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etector729两次测量的重复性均<0.3%;应用Detector729对IMRT实际机架角验证3%(3 mm)、3%(4 mm)和4%(4 mm)的平均通过率分别为91.2%、92.4%和95.6%,较0&#176;机架角计划验证通过率分别低了2.2%(t=-2.04,P=0.053)、2.2%(t=-2.02,P=0.055)和1.4%(t=-1.97,P=0.060),两种剂量验证方法的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tector729测量结果可信、准确;实际照射剂量验证和0&#176;机架角剂量验证均与验证计划剂量分布基本一致;建议医疗机构采取符合实际治疗情况的剂量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