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组织减灭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 45例弥漫性子宫腺肌病根据是否有生育要求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无生育要求的观察组30例采用子宫腺肌病组织减灭术,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子宫腺肌病组织减灭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对照组15例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去除术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月经量、子宫体积、痛经评分变化,复发率。结果 1观察组手术时间(96.95±6.74)min与对照组手术时间(105.41±13.3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7.35±9.35)m L少于对照组(154.30±12.76)m L;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32.54±11.28)h多于对照组(26.32±8.9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痛经评分(2±0.13)分,对照组痛经评分(4±0.19)分;观察组每天月经垫片(3±0.13)个,对照组每天月经垫片(5±1.12)个;观察组子宫体积(110.18±9.48)cm3,对照组(166.05±14.53)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26%;观察组均无术后辅助药物治疗,对照组术后辅助药物治疗12例(占80%)。结论子宫腺肌病组织减灭术治疗弥漫性子宫腺肌病具有疗效肯定,复发率低,可保留子宫,方法易掌握的优点。但其远期疗效,保留生育功能及手术方法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nganeurysm,ADA)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主动脉内膜撕裂后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导致血管壁分层,血肿可延主动脉壁不断扩展,病情凶险,预后极差。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并非真正的肿瘤,但它破裂致死的凶险程度却超过了任何肿瘤,真实的发病率常被低估。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是妊娠期罕见疾病,症状复杂多变,并因受妊娠干扰极易误诊,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常导致医疗纠纷。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收治一例晚期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急性胰腺炎,后因动脉瘤破裂导致母胎死亡,教训深刻,现总结临床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血培养分离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血液培养及K-B纸片法的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6621份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49株,培养阳性率为9.80%;剔除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49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菌分别占58.59%、37.37%,真菌占4.04%;科室分布以ICU及新生儿科较高;常见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等;MRCNS及MRSA分离率分别为72.77%、39.4%,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49.3%和31.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夫西地酸高度敏感(90.91%~100.0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在42.00%~77.0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仍较低≤4.0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为12.50%.结论 医院血液标本细菌检出以革兰阳性菌株为主,集中在≤14及≥60岁患者,以ICU及新生儿科较多,MRCNS及MRSA的分离率较高,肠杆菌科菌株对碳青霉烯类尚保持较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一所三级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20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E)的菌株亲缘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2月-2010年4月,从医院住院患者分离出的MDR-PAE 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方法 对42种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甲基化酶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以及毒力因子基因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 作聚类分析以探讨MDR-PAE的菌株亲缘关系.结果 20株MDR-PAE中,TEM、PER、DHA、OXA-10群等4种β-内酰胺酶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5.0%、20.0%、5.0%及20.0%,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prD2缺失率为100.0%;tnp513/ISCR1、IS26、ISpa7及int I 1等4种转座子、插入序列和整合子遗传标记基因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20.0%、30.0%及30.0%;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 b、aac(6')-Ⅱ、ant(3")-Ⅰ及ant(2")-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0%、10.0%、20.0%、15.0%及10.0%,甲基化酶基因rmtB的阳性率为15.0%;以42种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甲基化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以及毒力因子基因作检测结果 的样本聚类分析显示,编号为No.2、8等2株,4、5、6等3株及1、10、11、12、14、15、20等7株为三群克隆传播.结论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株在该院不同科室间存在3群克隆传播株,加强对MDR-PAE耐药基因检测并对结果 进行聚类分析对其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Previous whole-cell study has showed that delayed rectifier current inCA1 pyramidal neurons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CA3 neurons in rat(Klee R.et al,J.Neurophysiol,1995,74:1982).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dif-ferences of Ca~(2+)-independent,4-AP-insensitive and TEA-sensitive voltage-dependent single K~+ channel between acutely isolated CA1 and CA3pyramidal neurons of adult rat hippocampus using cell-attached and inside-out configurations.During a given depolarizing step of 300 ms,thechanneIs didn’t show machtivation in both types of cells.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性神经损伤(test lesion TL)前一定时间,给神经一个损伤刺激称为条件损伤(conditioning lesion CL)。本文旨在观察CL对TL后神经再生过程及神经再支配肌肉后其功能恢复的影响。将大鼠分为仅有TL的损伤对照和在TL之前16天给予CL的CL组。在腓神经伸趾长肌标本上、用微电极记录膜电位(MP)和小  相似文献   
7.
咯血是内科常见的呼吸道急症,而大咯血常常会危及病人的生命。为了探索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我院自1996年2月起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大咯血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3 min的脑缺血对随后的严重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即脑缺血耐受.目前发现蛋白合成、不同类型的离子通道的变化以及胶质细胞的支持参与了脑缺血耐受.研究缺血耐受机制能够为进一步研究脑损伤与保护机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大鼠壁细胞的黏膜刮取式分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黏膜刮取式方法,分离大鼠胃黏膜细胞。用相差显微镜、HE染色、电镜、荧光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壁细胞进行观察和鉴定,并测定了壁细胞直径。结果成功地分离了大鼠胃黏膜细胞,同时证实,壁细胞在所分离的细胞中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工具平台蛋白质组学的出现 ,同时结合其它已有的有力工具 ,神经科学面临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大规模研究通道蛋白特性、活动水平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结构和作用机制 ,以及神经网络的运作方式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