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B)沉积对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Aβ_(1-42)定位注射至大鼠双侧海马,对照组注射反序列Aβ_(42-1)或PBS。腹腔注射Brdu标记增殖细胞。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细胞和doublecortin(DCX)阳性细胞。结果海马内注射Aβ_(1- 42)后引起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和侧脑室下层(subventricular zone,SVZ)Brdu标记细胞及DCX阳性细胞显著增加(P<0.01)。双免疫荧光分析表明许多Brdu标记细胞表达DCX。结论Aβ沉积可以促进脑内的神经细胞增殖,提示这种现象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代偿性应答。促进神经细胞增殖的措施对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预测对多柔比星导致心功能下降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2010年在我科用多柔比星治疗的52例患者,根据IMA值,将52例患者分为IMA增高组(IMA+)及未增高组(IMA-),分析2组在化疗结束后0、3、6、9及12月心脏彩超LVEF值变化情况.结果:52例患者心功能LVEF整体出现下降趋势.2组间0、3、6、9及12个月LVEF值随着时间的变化LVEF变化并且两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同一时间测量的LVEF进行比较发现在化疗后第9、12个月时两组的LVEF存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IMA+组心功能LVEF值下降程度要高于IMA-组.结论:在多柔比星化疗后导致患者心功能下降方面,曾有IMA的增高者心功能下降程度高于IMA未增高者.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离纯化和鉴定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为小胶质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震荡培养法分离纯化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技术鉴定小胶质细胞的纯度。结果 通过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震荡培养法,得到98%纯度的小胶质细胞。结论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震荡培养法是一种能获得较高纯度胎大鼠脑内小胶质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1α(MIP-1α)是否具有开通血脑屏障的作用。方法以重组人MIP-1α直接作用于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的分布变化、跨内皮细胞电阻、HRP穿过HBMEC单层的改变、HBMEC细胞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的表达,以及MIP-1α中和抗体和分泌MIP-1α的模式细胞(6T-CEM)与HBMEC单层共同温育时ZO-1的分布变化。结果MIP-1α作用下,HBMEC单层紧密连接结构被破坏,通透性增加,引起HBMEC细胞CCR5受体的表达,MIP-1α中和抗体阻断6T-CEM细胞对HBMEC单层ZO-1分布的改变。结论MIP-1α可能通过CCR5改变HBMEC单层通透性促进T淋巴细胞穿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多柔比星导致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对多柔比星导致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作出早期诊断及预测。方法:选取用多柔比星治疗的101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患者IMA和CK-MB血清结果将患者血清分为发病人群发病时血清(A组)、发病人群给药24h后血清(B组)、高危人群给药24h后血清(C组)及未发病人群给药24h后血清(D组)四组,对四组中的血液指标检验结果比较其差异;并对101名多柔比星诱发的急性心肌毒性患者的538份心电图与538份血清中的IMA指标升高例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血清与D组血清IMA升高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K-MB升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与D组血清中IMA及CK-MB升高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人群血清结果 IMA升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K-MB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中IMA的升高与心电图之间存在着相关性(P<0.05)。结论:多柔比星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血液检验指标的异常提示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对诊断多柔比星心肌毒性反应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多柔比星导致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对多柔比星导致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作出早期诊断及预测.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患者IMA和肌钙蛋白T(cTnT)血清结果,将106例用多柔比星治疗的患者血清分为发病人群发病时血清(A组)、发病人群给药24 h后血清(B组)、高危人群给药24 h后血清(C组)及未发病人群给药24 h后血清(D组)4组血清,对4组中的血液指标检验结果升高例数进行组内及组间x2检验,比较其中差异;并对106例多柔比星诱发的急性心肌毒性患者的515份心电图与515份血清中的IMA指标升高例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多柔比星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发病时血清与正常人群血清IMA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94,P=0.00.多柔比星心肌毒性反应患者在用药24 h后与正常人群血清中IMA及cTnT升高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3,P=0.00;x2=128.23,P=0.00).106例患者的515份异常心电图与515份血清中的IMA值异常例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发生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中IMA的升高与心电图之间存在着相关性,r=0.783,P<0.05.结论:多柔比星急性心肌毒性反应患者的IMA血液检验指标的异常提示,IMA检测对诊断多柔比星心肌毒性反应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持续性保持血液制品的安全和质量,任何准备利用气动管道传送系统进行血液制品运送的输血机构,必须在投入临床使用前验证该系统的利弊。美国血库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AABB)指导书的目标是,为考虑应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进行血液制品传送的输血机构提供指导建议。对于已经应用该系统的输血机构,该指导书不仅将为传统运输方法和验证过的方法进行比较和提供依据,还能够帮助需要建立长期质量保证目标的机构提供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T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发挥的作用,探讨CCR5在6T-CEM穿过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过程中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技术,集中探讨了HBMECs膜受体CCR5在6T-CEM细胞穿过HBMECs过程中作用.结果 在6T-CEM细胞与HBMECs单层单独孵育过程中,引起HBMECs膜受体CCR5表达变化;HBMECs膜受体CCR5的高表达使6T-CEM细胞穿过HBMECs单层能力增强.结论 HBMECs膜受体CCR5参与了6T-CEM细胞穿过HBMECs单层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模拟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HSC)移植中HSC所经历的氧环境,研究不同氧浓度对小鼠骨髓HSC生物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采用体外扩增实验、定向分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活性氧测定及亚致死量射线照射小鼠骨髓原始Lin-c-kit+Sca-1+HSC移植等方法,分别检测了Lin-c-kit+Sca-1+HSC的扩增能力,细胞周期,活性氧水平及造血重建能力。结果表明:低于常氧浓度,特别是乏氧的氧环境能降低活性氧的产生,增强原始骨髓HSC体外扩增能力,增加红系集落(BFU-E)、粒单集落(CFU-GM)、红系粒单系巨核系集落(CFU-GEMM)的数量,维持较多的HSC处于G0/G1期,进而明显促进移植后小鼠的脾集落(CFU-S)生长及提高移植小鼠存活数量。而暴露于常氧、不恒定且氧浓度变化剧烈的氧环境中的骨髓HSC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活性氧,上述功能指标都较低。结论:骨髓HSC的活性氧水平与周围氧环境中氧浓度水平及稳定性密切相关,高水平的活性氧损害骨髓HSC的功能。在恒定的较低浓度的氧环境下培养及应用抗氧化剂对于骨髓HSC移植可能更有益。  相似文献   
10.
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骨髓造血干细胞(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BMHSC)的动员及其在外周血液高氧环境中的循环都增加了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这对BMHSC的生物学功能起到了抑制性的作用.本研究在BMHSC的培养中,应用维生素C的衍生物——抗坏血酸磷酸酯盐(ascorbic acid 2-phosphate,AA2P)来抑制ROS产生,并模仿其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氧环境,通过体外增殖实验、流式分选技术、活性氧测定、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实验来评价上述培养方法对BMHSC生物学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BMHSC的ROS水平明显高于新鲜分离的BMHSC;同时,扩增的AC133+ CD34+早期红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BFU-E)、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粒-单核细胞混合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的数量、细胞迁移率、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鼠(SCID)移植重建细胞的数量都要明显高于在不含AA2P的环境中培养的造血干细胞.结论:抗氧化剂的干预是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保护HSC生物学功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并能够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