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多起病于青壮年,而临床上起病年龄为40岁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少见。Bleuler于1943年首次提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Late—onset Schizophrenia),指出发病年龄在40岁以后的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2.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04-01/08在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63例。以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为匹配条件,按照2∶1的比例选择本院职工及医院所在社区内82例健康自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包括36个条目,归纳为8个分量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分数越高,表明该方面的功能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45份,收回有效问卷245份。①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②相关分析发现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副反应量表呈负相关(P<0.05~0.001)。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与性别呈正相关(P<0.05~0.001),与年龄、婚姻状况、病期、住院时间、目前状态、躯体疾病呈负相关(P<0.05~0.001)。结论: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下,影响因素包括精神病状态、药物副反应、年龄、性别、病期、住院时间、婚姻状况、躯体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干预中联用网络咨询1年的效果。方法: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进行可变剂量抗精神病药治疗12个月,分为实地随访干预结合网络咨询(试验组)25例和实地随访干预(对照组)81例。入组时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量表较基线的差值作为主要疗效指标;以网络咨询相关问题调查网络咨询的可接受性。结果:PANSS量表分随治疗下降,1个月后评分下降(P0.01),保持降低趋势至12个月,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社会功能损害渐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12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网络咨询相关问题调查表调查,试验组(72.0%)用网络解决医学问题者明显多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1)。多数患者(70.0%)看好网络咨询前景等,但超过60.0%认为收费对其有影响,建议的网络咨询价格明显低于面对面咨询(P0.001)。结论:社区精神分裂症综合干预中联用网络咨询有利于减轻症状和改善社会功能,网络咨询有利于方便服务,患者愿接受网络咨询。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5-羟色胺(5-HT)综合征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影响药物、治疗和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2月北京回龙观医院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给予单一或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球蛋白(A/G)水平。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率为14.28%。用药后ALT、GGT、TBA水平增加,ALT、TBA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I-BIL水平下降,I-BIL异常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显示,帕利哌酮组、利培酮组和其他组三组间血清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4,P=0.03),多重比较显示,帕利哌酮组分别与其他两组血清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肝细胞实质的影响。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相比对肝脏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胆红素特点及用药后的转归情况.方法 选择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作为研究组,7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对照组及研究组用药前后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用药前T-BIL、D-BIL、I-BIL、A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IL异常率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用药后T-BIL、D-BIL、I-BIL下降,AL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胆红素水平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消失.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氧化防御系统缺陷,用药后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提示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在其转归上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氮平、氯丙嗪的疗效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60例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予以固定剂量的氯氮平和氯丙嗪治疗八周.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评定.治疗前及结束时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各一次,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血清谷氨酸含量氯氮平组[(114±37)μmol/L]、氯丙嗪组[(111±29)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2)μmol/L],t值分别是3.02、3.23, P<0.01.治疗后氯氮平组血清谷氨酸含量 [(149±36)μmol/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t=5.86,P<0.01),且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含量变化值与SANS总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502,P<0.01),氯丙嗪组则不.结论氯氮平能影响谷氨酸能系统,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阴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阴性)或以阳性症状为主(以下简称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清谷氨酸(Glu)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5例阴性患者和20例阳性患者分别进行固定剂量的氯氮平治疗8周.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定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清谷氨酸含量各1次,与15例健康志愿者血清谷氨酸含量比较.结果治疗前阴性组血清谷氨酸含量[(102±3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66±62)μmol/l和阳性组[(141±28)μmol/l](P<0.01).治疗后阴性组血清谷氨酸含量[(124±38)μmol/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Glu增高值与SANS减分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90,P<0.001).结论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有谷氨酸功能的低下,阴性症状的改善可能与谷氨酸功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本文目的是探讨肠道微生物、肠-脑轴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开辟新思路。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假说及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发展均与病原微生物有关,特别是人体神经系统的肠-脑轴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肠道微生物群通过释放和分泌功能性神经递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神经递质水平,从而改变宿主的情绪、行为和精神状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微生物、肠-脑轴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肠道细菌与宿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对连续住院时间超过5年的72例男性、47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选用6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结果:男性患者生命质量显菩低于女性;精神病状态、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年龄、住院时间对男女生命质量均有影响;男性的生命质量还受病期、婚姻状况的影响。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下.应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