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随着高能量损伤病例的增多,胸腰椎骨折的病例也随之增多,就其治疗方面,在手术入路、伤椎植骨、伤椎置钉及采用长节段还是短节段固定上存在较大争议。我院脊柱中心自2006-01-2011-06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79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例,其中长节段固定26例,短节段固定53例,现就两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术后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44例胫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分为高压氧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高压氧组在骨折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第1天起行高压氧治疗:吸0.2 MPa纯氧,每日2次,每次吸氧60 min,2次间隔30 min,共治疗20次(10 d);对照组按骨折术后常规治疗,比较2...  相似文献   
3.
肘前、外侧两种手术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露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手术入路。方法采用肘前侧手术入路显露桡骨头并结合微型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头骨折12例,其中2例MasonⅢ型骨折的骨折块于前臂完全旋后时位于桡骨头的前侧。采用传统的肘外侧手术入路10例,显露桡骨头骨折并用微型空心螺钉埋头固定。结果前侧手术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20.7分,外侧入路显露骨折时间平均为11.6分。按照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前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2%,外侧入路组优良率为9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肘前侧入路可有效显露并固定桡骨头骨折,降低桡神经深支损伤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治疗前臂完全旋后时桡骨头前侧骨折这一特殊类型骨折。两种入路可视具体情况加以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前路经后纵韧带外缘与椎体后缘附着处(解剖切入点)进入椎管,再行后纵韧带切除新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治疗游离犁颈椎间盘脱出症、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 自2003年11至2007年9月,采用改进的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新方法36例,其中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出症19例、脊髓型颈椎病1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5例.对其术后疗效、X-线射片及MRI检查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根据JOA评分:手术前平均10.7分,随访8月至52月,增加到16.2分.平均增加5.4分.结论 经颈前路后纵韧带切除、减压加融合固定治疗游离型颈椎间盘脱出症、后纵韧带肥厚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具有良好的手术疗效,而采用解剖切入点的后纵韧带切除方法,其操作较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4年8月~2008年12月,对38例80岁以上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前外侧小切口入路,18例,B组:后外侧入路,20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以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6~10周,平均8周.手术持续时间相似,A组切口比B组小,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 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少输血、恢复快的优点,尤其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胸腰外固定器材一复合胸腰固定马甲,用于胸腰椎伤患及术后的外固定.方法 采用聚氯乙烯(PVC)、聚碳酸脂(PC)为主要材料,根据胸腰部生理弧度,设计研制出具有龙骨及可充气的复合胸腰固定马甲.将其应用于86例胸腰椎伤患及手术后的固定,并观察其作用与疗效.结果 所有病人均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气囊充气与龙骨形成双重作用,使该外固定器固定牢靠并更符合解剖要求.结论 新型胸腰固定马甲固定确实,穿戴方便、美观大方,与石膏外固定及目前的胸腰支具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80名海军官兵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半月板损伤是军事训练中较常见的一种骨关节损伤,损伤的半月板易致关节疼痛、肿胀、乏力和行走障碍,严重影响军事训练的进行,造成非战斗减员.应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有创伤小、疗效好、住院时间短、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易被患者接受.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共有80例海军官兵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颈前路减压双插片自稳式融合器(ROI-C)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10—2014-09采用颈前路减压ROI-C植骨融合治疗的3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曲度、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并以植骨融合率、NDI指数、JOA评分、Odom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本组随访时间14~31个月,平均21.6个月。单节段手术时间75~100 min,平均88 min。双节段手术时间105~125 min,平均113 min。术中出血量70~310 ml,平均195 ml。术后1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轻度吞咽困难,无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NDI指数(t=14.530,P0.001)、JOA评分(t=7.100,P=0.000 1)、椎间隙高度(t=3.620,P=0.000 4)及颈椎曲度(t=7.690,P0.001)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Odom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1.2%。结论颈前路减压ROC-I植骨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创伤小和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出现谵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1诊治的208例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资料。于术后麻醉清醒后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对患者是否出现谵妄进行评估。按麻醉方法分为全身麻醉组和椎管内麻醉组。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进行术后即刻随访和观察,共发生术后谵妄66例,占总数31.7%。全身麻醉组发生谵妄29例,发生率为42.0%(29/69),椎管内麻醉组发生谵妄37例,发生率为26.6%(37/139)。结论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全身麻醉较椎管内麻醉更易出现术后谵妄,尤其是高龄患者选择全身麻醉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寰椎枕骨化对枕颈部生物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类寰椎枕骨化模型 ,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阐明寰椎枕骨化畸形对枕颈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鲜人体枕颈部标本制作人类寰椎枕骨化实验模型 ,分别对标本和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 ,确定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运动参数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标本比较 ,模型的枕寰关节各轴向的运动几近消失 (P <0 .0 0 1 ) ,最大的运动参数是后伸运动范围 ,仅 0 .2 1°。寰枢关节屈曲运动的弹性区和运动范围分别从正常的 1 1 .71°和 1 5 .55°增加至 1 6 .63°和 2 1 .0 4°,相差显著 (P <0 .0 5) ,旋转运动的中性区和运动范围分别从正常的 36 .88°和 48.2 4°增加至 41 .70°和 52 .2 4° ,相差显著 (P <0 .0 5) ,屈曲运动的中性区、旋转运动的弹性区及后伸和侧曲运动各运动参数均相差不显著 (P >0 .0 5)。结论 :1 .寰椎枕骨化畸形造成寰枕关节运动丧失 ,寰枢关节的负荷和旋转不稳定趋势增加 ,容易导致寰椎横韧带退变、松弛和寰枢关节不稳。 2 .建议对寰椎枕骨化畸形的患者密切观察 ,证实寰枢关节临床不稳 ,尽早手术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