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2篇
药学   1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潜  章涛  王正义  薛黔  陈代雄 《山东医药》2007,47(27):79-80
采用Guth—Samaha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并稍做改良,分别对成年SD大鼠肱二、肱三头肌长头冰冻切片进行肌纤维染色分型研究。发现大鼠肱二、肱三头肌长头均可分出两型肌纤维,即Ⅰ型纤维(慢缩纤维)和Ⅱ型纤维(快缩纤维),并且两型肌纤维在两肌中均呈棋盘样均匀分布;图像分析仪计数肱二头肌长头以Ⅱ型纤维占绝对优势,肱三头肌长头则以Ⅰ型纤维为主。提示大鼠肱二头肌为力量兼速度型肌,而肱三头肌则为耐力型肌,主要参与维持肢体姿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股直肌肌构筑特征,肌梭的分布部位、范围及密度,进一步探讨股直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股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是由短肌纤维和肌内腱板构成的羽肌,肌质量(158.7±10.5)g,肌长(30.2±2.0)cm,肌纤维长(6.7±1.8)cm,羽状角17.1°±2.3°,肌节长(2.03±0.07)cm,生理横切面积(22.38±3.10)cm2;股直肌肌梭平均密度为19.38个/克.结论:股直肌的上部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根据股直肌的肌构筑特征结合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一步证实股直肌可分为外上和内下两个亚部,可考虑进行亚部化取材用于肌移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30具成人尸体的正中神经前臂分支,并用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对5具成人尸体的旋前圆肌进行染色,观察其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1)正中神经前臂分支密集区最远一个束支距离肱骨内上髁(7.63 ± 1.15)cm,该距离占前臂长的29%.旋前圆肌长(14.01 ± 0.91)cm.旋前圆肌止点中点距离肱骨外上髁(13.31 ± 0.81)cm,该距离占前臂长的52%.(2)正中神经从其两侧各分出1支一级分支从旋前圆肌外上方进入该肌,其中尺侧支分布到旋前圆肌肱骨头近侧半,桡侧支分布到旋前圆肌肱骨头远侧半及其尺骨头.结论:正中神经前臂肌支有近端集中、偏向尺侧以及与旋前圆肌位置关系密切的分布特点,这些分布特点对前臂创伤修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旋前圆肌有来自正中神经的较恒定的分支分布,该肌可分为肱骨头亚部与尺骨头亚部,供肌亚部移植.  相似文献   
4.
人类下肢拇和趾伸肌和屈肌的肌纤维型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为查清下肢拇伸肌、趾伸肌和拇屈肌、趾肌肌纤维型的分布。结果表明,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的Ⅰ型纤维分别占65.2%和63.9%,拇长屈肌和趾长屈肌的Ⅰ型纤维分别占55.6%和52.8%。拇和趾伸肌的Ⅰ型纤维比例显然高于屈肌,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鉴于上述各肌的肌构筑特性和肌纤维型分布,作者推测,拇和趾伸肌在下肢运动中主要提供速度;拇和趾屈肌肌力大,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和维持足弓的形状,并在走和跑时作提跟和足外翻运动。第四趾趾短伸肌有大量同型聚集并伴有肌纤维萎缩。作者推测,趾短伸肌的同型聚集是肌退化,萎缩去神经再支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详细解剖了二十侧人体的腓肠肌外侧头。基于肌神经第一级分支的分布、肌纤维排列、和起止点的互异,将腓肠肌外侧头分为三个肌亚部(亚体),即内侧亚部(肌质部)、外侧浅亚部和外侧深亚部。腓肠肌外侧头的神经在肌内的分支有两型:1型分为四支,2型分为五支。二十侧解剖中以1型较多见(占70%)。作者认为,就人肌尸检材料作亚部化的研究在方法学上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按亚部化原则取材以研究各亚部内肌纤维型的构成比可能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腹直肌形态与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腹直肌形态学、神经入肌点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的研究,为腹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和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结果:(1)腹直肌肌重(47.80±12.89)g,肌长(33.18±3.38)cm,肌宽(4.55±1.87)cm,肌厚(0.55±0.24)cm,腱划长(1.06±0.32)cm.(2)腹白:肌神经入肌点在肌深面肌宽的中、外1/3交界处,自上而下呈线形排列.(3)腹直肌受第7~12胸神终前支和第1腰神经前支支配,呈节段性、重替性分布.神经主干和分支在肌内走行不受腱划分隔的影响.结论:腹直肌由多神经节段性重叠性支配,神经在肌内的行程不受腱划影响.腹直肌的神经入肌点在肌深面肌宽的中、外1/3交界处.  相似文献   
7.
人冈上肌肌形态、肌内神经和肌梭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冈上肌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大体解剖法、改良的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HE染色法。结果(1)肌中部有一白色腱板,肌束呈辐凑状排列于腱板周围,似环羽肌。(2)肌内有三支初级神经支,其中肌中支最粗大,支配范围最广。在肌中部多形成交通支。(3)冈上肌的平均肌梭密度为63.94±4.73个/cm^3。结论(1)冈上肌是环羽肌,倾向力量型设计。(2)神经分支主要分布在肌内腱板的深面,在肌中部多形成神经交通支。(3)冈上肌与三角肌可构成“平行肌组”。  相似文献   
8.
卓越医师培养的核心任务是改革医学人才培养体制,包括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就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开设的人体结构学新课程体系中系统解剖学知识的讲授方式,即将互助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入教学当中并取得的成绩作一阐述,以期能够为其他学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刘坤祥  李名扬  薛黔 《贵州医药》2002,26(4):313-314
目的研究阔筋膜张肌的肌纤维型分布 ,探讨其生理功能 ,为临床肌移植提供资料。方法在肌腹中部取材并立即置入液氮 ,随后作恒冷箱冰冻横切片 (- 2 0℃ ,厚 15 μm) ,肌球蛋白ATP酶染色。结果阔筋膜张肌的Ⅰ型纤维构成比平均为 5 4 5± 1 4 % ,左右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力弱的带状肌 ,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保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10.
人胸锁乳突肌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胸锁乳突肌各亚部的构筑特征,并对该肌的神经入肌点进行定位,为胸锁乳突肌移植的取材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①用14侧胸锁乳突肌进行肌构筑学研究.②用50侧胸锁乳突肌进行大体解剖测量并对其中40侧的神经入肌点进行定位研究.结果①胸骨头亚部肌重20.5±6.67g、肌长19.63±2.62cm、生理横切面积1.81±0.73cm2,锁骨头浅亚部肌重7.09±2.66g、肌长16.48±2.33cm、生理横切面积0.59±0.25cm2,锁骨头深亚部肌重7.62±2.71g、肌长14.43±1.82cm、生理横切面积0.77±0.38cm2.②神经入胸锁乳突肌有两种形式,一是穿锁骨头深亚部入肌,占35%,入肌点距乳突尖4.03±0.38cm;一是在锁骨头深亚部后缘入肌,占65%,入肌点距乳突尖4.42±0.31cm.结论①胸骨头亚部的肌重与生理横切面积分别是锁骨头两亚部之和的1.40倍与1.33倍,是胸锁乳突肌肌力的主要提供者.②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入肌点约在锁骨头深亚部深面中、上1/3交界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