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先前已经将人工合成的恶性疟原虫杂合113肽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WR450-1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WRAB。现将nWRAB先转化到LB5000修饰后,再转化到疫苗菌SL3261,得到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pWRAB)。pWRAB在SL3261中以β-半乳糖苷酶一杂合多肽抗原AB融合蛋白(GZ-Am形式表达,表达量约13.3%。免疫双扩散发现从SL3261(pWRAB)中纯化的GZ-AB可与抗GZ-AB抗体反应,滴度为1:16。蛋白质印渍技术(Westernblot)显示在GZ-AB相应位置处出现特异条带。上述结果初步说明SL3261表达的GZ-AB具有抗原性。连续传代SL3261(pWRAB)未见质粒pWRAB丢失及明显的毒性,为恶性疟口服活疫苗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根据减毒口服活菌苗能诱发全面免疫应答的机理,探讨了人恶性疟复合多价口服活菌苗的可行性。我们按照Patarroyo等报导的SPf66及SPf105多肽序列人工合成复合多价45肽基因A及58肽基因B,两个基因串联成113肽的基因AB,并都在大肠忏菌中获得高效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质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其免疫抗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后又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3261(△aroA),构建了三株含有  相似文献   
3.
血液科收治的大多数是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病、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由于这些病人血液、骨髓、淋巴异常加上治疗所需的化、放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致免疫抑制、抵抗力下降,约有9.5%病人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院内感染。我们观察205例血液科病人的感染危险相关因素,积极应对、做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感染发生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的表达及其产物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化学合成的人恶性疟原虫杂合多肽抗原 AB 基因,编码子孢子 CSP重复序列 NANP、CSPTh2R和红内期spf35.1、spf83.1、spf55.1、spf83.18、pf155/RESA-5’端重复区共7个不同免疫功能表位,与大肠杆菌质粒pWR450-1重组,构建成pWR450-1/AB表达载体。在乳糖操纵子调控下以β-半乳糖苷酶-恶性疟原虫杂合多肽抗原融合蛋白形式,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离纯化后,加福氏佐剂免疫家兔,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抗血清。抗血清对人恶性疟原虫体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h抑制率为65.92%;72h的抑制率为72.63%。对照血清无抑制作用。分离纯化的表达产物能与鼠抗恶性疟原虫和疟疾患者抗血清起免疫反应。这些结果表明合成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线粒体耳聋基因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018-12至2021-10在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出生的46 376例新生儿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进行线粒体12S rRNA检测,检测突变位点为A1555G和C1494,对结果阳性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随访。结果 46 376例新生儿线粒体12S rRNA检测结果中共发现突变94例,突变携带率为0.20%。其中,A1555G均质突变76例,异质突变14例,其中1例异质突变为新发;C1494T均质突变3例,异质突变1例。完成随访88例,随访年龄5~32月龄,78例(88.64%)幼儿按月龄常规接种疫苗,10例接种部分疫苗,正常接种率88.64%,与未携带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进行线粒体12S rRNA基因筛查可以在早期发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个体,避免药物性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科患儿具有病种复杂、病情危重、变化迅速、传播快等特点。为了对危重患儿病情更加深入的了解,为治疗、诊断、抢救提供依据,往往需采集血气及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由于颞动脉穿刺易损伤颞神经,桡动脉、肱动脉具有皮下脂肪薄、易固定、便于单人护士在暖箱内操作等优点,故临床多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配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76例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患儿均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试验组患儿给予人性化管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及总护理满意度均为97.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和81.58%(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配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前,深静脉置管在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恶性肿瘤病人本身血液存在高凝状态,经化学治疗后大量的肿瘤细胞死亡,血液黏滞度增高,易在导管内壁形成沉积物及纤维素血栓形成物而堵塞导管,故除感染外,导管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管堵塞[1]。更换导管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和费用,应采用不同的纤溶激活剂有效地恢复导管通畅[2],减少再次插管的痛苦。近年来我科对20例堵塞的深静脉置管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2002年9月 ̄2005年10月本院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选择导管堵塞的20例患者,除…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3个重组克隆菌表达产物,经PAGE纯化后,免疫家兔制备血清,进行琼脂双向扩散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Westernblot和疟原虫体外生长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化学合成恶性疟原虫杂合抗原基因表达产物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明显的抑制其原虫体外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CACNA1A基因编码P/Q型钙离子通道的亚单位,它的突变至少造成3种等位基因病:发作性共济失调2型(EA-2)、家 族性偏瘫性偏头痛1型(FHM1)和小脑脊髓共济失调6型(SCA 6)。本研究对一例19岁男性的发作性全身震颤患者的临床表现、 基因分析结果和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病人及家系中有类似症状的成员进行专科查体;对先证者的DNA进行下一代测序 分析以寻找致病基因,并用Sanger 测序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变异的验证。结果神经专科查体显示患者共济失调体征,醉酒 步态,头和躯干震颤。家系中另4个成员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携带有CACNA1A基因的杂合错义突变(NM_ 001127221.1 c.4034G->A, p.R1345Q, exon 25),为致病突变。家系中4个患病成员中也携带同样杂合突变。病人经醋甲唑胺治 疗后效果不佳,但钙离子通道阻断剂西比灵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基因突变类型和治疗效果,我们认为患者 CACNA1A基因突变R1345Q所引起的疾病不属于EA2,FHM1,或SCA 6任何一种,而是一种新的伴有发作性震颤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