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8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17篇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新型可生物降解多聚物纳米控释载药制剂能显著改善药物穿透组织能力、再分布时程和滞留时间,可能克服载药基质对血管修复的负性影响,有望避免药物洗脱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目的:制备雷帕霉素-聚乳酸-聚乙醇酸纳米粒子(rapamycin poly(lactic-co-glycolic)acid nanoparticles,RPM-PLGA-NPs)并观察其表征及体外控释性能。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3-03/09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聚乳酸-聚乙烯醇酸共聚物50∶50由美国Birmingham Polymers公司提供。方法:以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作载药基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采用双室扩散池行体外药物释放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平均载药量、平均包封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态;高效液相色谱法计算体外药物释放量、绘制累积释放曲线。结果: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46.8nm的RPM-PLGA-NPs,平均粒径246.8nm,粒径分布集中在208~294nm,呈窄分布;包封率大于77%,平均载药量为19.42%。体外释放近似于零级过程,至2周释放75%的药物。结论: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PM-PLGA-NPs稳定可靠,包封效率高,载药量控制稳定,粒径小、范围窄,体外释放药物恒定、具有良好的控释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近年来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效果进行Meta分析。方法 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采用2006~2014年间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前后卫生状况对比的研究文献,对集纳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4篇文献。由文献可见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合并合格率清洗前和清洗后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差异(ρ<0.05)。结论 清洗消毒是改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的重要措施,卫生管理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3.
<正>右心衰竭是一种任何原因导致心脏和血管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右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对右心衰竭和右心功能的研究大大落后于左心,并且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关指南,然而右心室对存在心肺疾病症状和体征患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有重要意义。右心衰竭病残率和病死率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趋化的影响。方法在细胞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组织因子抗原表达的影响,噻唑蓝法比较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趋化实验比较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趋化的影响。结果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Fractalkine可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抗原的表达,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Fractalkine共同作用后,组织因子抗原表达量较二者单独作用时明显降低。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均无明显促增殖作用。Fractalkine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Fractalkine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明显的趋化作用,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趋化作用不够明显。结论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和Fractalkine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分别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的表达、增殖和趋化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阿替洛尔或依那普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朱文玲吴宁倪超曾勇郭丽琳严晓伟范中杰林沁方圻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阿替洛尔和依那普利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二级预防中对左室容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对象和方法:本院1991年12月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纳米粒子包载反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因局部腔内转染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球囊导管损伤动脉内膜的方法建立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用纳米粒子包载反义MCP-1基因。采用保留灌注的方法进行局部腔内定位转染。结果 聚合酶联反应检测发现重组基因整合,RNANorthern杂交观察到转基因治疗组有反义MCP-1基因表达,内源性MCP-1基因的表达受抑制,转基因治疗组内膜/中膜面积比降低42%。结论 纳米粒子可以作为转基因载体。反义MCP-1基因的表达能够有效抑制球囊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者 ,女 ,2 9岁。因发作性头晕、心悸 3年 ,加重伴晕厥、憋气 15天于 2 0 0 1年 12月 31日入院。患者于 1998年情绪激动后突发头晕、心悸 ,无胸痛、咯血、憋气、黑朦、意识丧失及肢体活动障碍 ,休息后可缓解。此后类似发作 5~ 6次 ,性质同前 ,未予诊治。 2 0 0 1年 12月 16日洗澡时晕倒、伴意识丧失 ,无四肢抽搐和大小便失禁 ,5~ 10min后意识自行恢复。其后渐觉憋气 ,伴腹围增大、下肢水肿、少尿约 2 0 0ml/d ,外院予利尿治疗后浮肿有所减轻 ,但憋气进行性加重。 12月2 8日赴外院查血沉 2mm/ 1h ;胸部X片 (图 1)示 :双…  相似文献   
8.
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结核所致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特点与病理改变.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至2007年诊断的150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例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患者中,61例(40.7%)无心包积液史.超声心动图诊断心包缩窄149例,与手术诊断的一致率为98.7%(107/109).118例(78.7%)诊断为结核性,24例(16.0%)为肿瘤转移或浸润、放射性损伤、心脏手术后等其他原因,8例(5.3%)原因不明.经病理或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炎者占16.7%(25/150);有心包外活动性结核病理证据者占5.3%(8/150);有典型的结核病临床表现或因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者占44.0%(66/150);临床怀疑结核者占12.7%(19/150).108例患者接受心包剥脱术,1例行心包活检和心包切开引流术.死亡13例(8.7%),4例为结核.结论 结核仍然是缩窄性心包炎的最常见病因.心包结核多为全身结核病的一部分,但心包病理和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超声心动图对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组织因子(TF)表达和活性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高胆固醇喂养和动脉内膜剥脱术制作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两组①不接受治疗(对照组);②辛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每日10 mg/kg体重).免疫组化和双染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TF在斑块中的分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F抗原含量;底物发色法测定斑块TF活性.结果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所有细胞类型均有TF的表达,其中巨噬细胞是TF的主要来源.辛伐他汀治疗可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量,还可增加成熟型平滑肌细胞的数量,同时明显减少斑块内TF的表达及活性(P<0.01).结论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TF的表达及活性是辛伐他汀减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脂类代谢情况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对早发冠心病患者、非早发冠心病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脂类代谢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早发冠心病与非早发冠心病比较,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传统危险因素较少(2.50±1.28比2.76±1.43,P<0.05);②吸烟[50.3%(73/145)比38.0%(82/217),P<0.05]和阳性家族史[29.7%(43/145)比19.9%(43/217),P<0.05]比率较高,高血压比率较低[59.3%(86/145)比73.3%(159/217),P<0.05];③甘油三酯水平较高[(2.13±1.89)mmol/L比(1.78±1.14)mmol/L,P<0.05];④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起病为主[66.2%(96/145)比42.6%(89/209),P<0.05],并且以单支血管受累为主[51.0%(74/145)比30.4%(66/217),P<0.05];⑤病例平均病变积分较低(4.86±2.30比5.92±2.66,P<0.05),轻度病变比率较高[46.9%(68/145)比31.2%(68/217),P<0.05].(2)logistic回归发现阳性家族史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66,95%CI 1.060~2.940,P=0.029),吸烟(OR=1.561,95%CI 0.971~2.510,P=0.066)起较重要的作用.结论 与非早发冠心病相比,早发冠心病患者中传统危险因素虽所占比例较少,但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以及吸烟比例明显高于非早发冠心病患者,常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起病为主,常为单支不稳定病变.提示冠心病阳性家族史即遗传倾向和代谢综合征在早发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