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茶黄素对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成骨诱导作用及其能力。方法将第二代人BMSCs分为茶黄素组、对照组,茶黄素组加入浓度为10 mmol/L茶黄素,对照组不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干预后细胞形态,钙结节、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及骨钙素(OCN)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并检测各组4、8、12、16 d各时点ALP、OCN活性。结果茶黄素组钙结节、ALP、Ⅰ型胶原及OCN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对照组均为阴性;茶黄素组各时点ALP、OCN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茶黄素可促进人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的CT影像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2014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6例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左踝21例,右踝15例。所有患者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术,8例合并骨缺损者予一期植骨。应用人体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与仿真系统软件(V1.0.0)对患者术前骨折CT影像学资料进行处理,测量以下指标:内踝骨折面与胫骨纵轴的夹角(α)、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的最大深度(d)、塌陷面积(S)、塌陷体积(V)和腓骨骨折线与胫骨远端关节面穹隆顶点的距离(L),分析d、V与α的相关性,总结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踝关节骨折的影像解剖学特征。采用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CT影像测量结果显示,本组36例患者α为4.5°~15.5°(9.85°±4.05°),其中20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α为5.04°±1.49°,明显小于16例未塌陷患者α(12.83°±2.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7, P<0.05);20例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患者d、S、V分别为(8.86±3.69)mm,(47.69±13.95)mm2和(680±620)mm3,关节面塌陷集中在前内侧,且d、V与α角无明显相关性(rs=0.309、0.389, P值均>0.05)。36例患者腓骨骨折线主要发生在胫骨穹隆最高点以上,L为1.27~12.55(5.50±5.54)mm。所有术后随访时间10(6~15)个月,骨折均解剖复位并完全愈合,愈合时间10.5(9~16)周,术后AOFAS评分和VAS分别为(85±8)分和(2.1±0.9)分。结论 Lauge-Hansen旋后-内收型Ⅱ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内踝骨折线与胫骨的夹角较小,骨折线与胫骨纵轴越接近平行,提示合并胫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塌陷的可能性越大;该型骨折剪切力较大,手术治疗以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为主,缺损较大处常规行一期植骨以恢复关节面高度和力学支撑功能;腓骨骨折块较大或合并关节面塌陷时,建议采用钢板牢固固定,对维持踝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可获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8例足背及足跟外侧外伤感染后致软组织坏死缺损伴骨及肌腱外露患者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17例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经过2~8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地、色泽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背及足跟外侧软组织缺损骨及肌腱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按Evans分型,顺粗隆间骨折II型12例,III型24例,IV型9例;逆粗隆间骨折(V型)3例,其中,观察随访45例,随访时间3~35个月,平均21.5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5个月内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5个月。除2例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所有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均无骨折再移位、髋内翻畸形、内固定失败及股骨头坏死现象。根据Harris标准评分得出优21例,良21例,差3例;优良率90%。结论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尤适合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不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甲弧影以远弧形切口联合甲模板回植治疗甲下血管球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治疗的甲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拔除指甲后, 采用甲弧影以远弧形切口入路切开甲床, 暴露瘤体后完整切除, 切开的甲床瓣原位复位, 不予缝合, 选择使用5 ml注射器针筒或原甲板制作甲模板, 戳引流孔, 回植覆盖于甲床表面, 三点缝合加压固定, 常规换药, 3周后拆除甲模板。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 并随访观察甲床愈合、疼痛改善、指甲生长及肿瘤复发等情况。手术前后VAS评分以M(Q1, Q3)表示,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7例患者, 男5例, 女32例;年龄18~67岁, 平均39岁。术后病理均确诊为甲下血管球瘤,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36个月, 平均22个月, 术后换药均无明显痛感, 拆除甲模板后见甲床平整干燥, 无明显瘢痕形成,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 新生指甲平整光滑、外观满意, 疼痛症状均消失, 随访期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264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原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X片、CT、MRI、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有33例40髋在术前误诊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期,误诊率为15.15%所有患者X线片、CT有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有13例18髋表现为轻度髋臼发育不良,MRI有2例股骨头骨髓水肿,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明确排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对影像学检查进行仔细分析,结合术中观察及术后病理,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双津下缝合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小切口双津下缝合法治疗27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记录手术相关指标、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6个月采用Arner-Lindholm跟腱功能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在术后3、6个月均获得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均无二次断裂、切口感染及腓肠神经损伤发生。Arner-Lindholm跟腱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3个月为74. 1%(20/27),术后6个月为92. 6%(25/27)。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1 d为28~46(32. 2±12. 5)分,术后3个月为75~94(84. 2±8. 4)分,术后6个月为92~100(95. 2±5. 1)分。结论改良小切口双津下缝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可减少术后切口皮缘坏死和跟腱粘连的发生,踝关节活动恢复好,创伤小,康复快,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李多玉  刘彬  鹿亮  曾建学  杨家赵 《安徽医药》2020,41(10):1151-1154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螺钉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10月3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载距突有无螺钉固定,分为载距突固定组与载距突无固定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学会(AOFAS)评分、贝氏角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半年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载距突固定组患者优良率为94.44%,载距突无固定组优良率为88.89%。两组患者术后贝氏角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贝氏角大小有逐渐减小趋势,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贝氏角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和时间对术后贝氏角大小有交互作用(P<0.05)。载距突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评分为(88.92±7.21)分,高于载距突无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AOFA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载距突置钉可以有效提高术后AOFAS评分,有利于骨折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制型人工关节在下肢近关节处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7年接受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进行保肢治疗的下肢近关节处肿瘤患者46例,其中髋臼处肿瘤8例,股骨上段7例,股骨下段14例,胫腓骨上段17例。其中骨巨细胞瘤7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折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骨母细胞瘤1例;恶性肿瘤37例,分别是成骨性骨肉瘤18例,转移性肿瘤6例(骨折2例),软骨肉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骨折1例),纤维肉瘤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国产定制型假体。术前化疗1~2个疗程。结果术后46例中41例获12~65个月随访。术后3例皮下积液,2例局部皮肤坏死行皮瓣转位后治愈;1例外伤后股骨上段假体折断,行翻修术后可行走。2例术后分别于17、24个月局部复发行截肢术。术后肺转移6例,脑转移4例,恶性肿瘤最终保肢率91.6%。参照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肢体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19例,可4例,差3例。术后2年生存率85.3%(35/41),3年生存率73.1%(30/411,5年生存率58.6%(24/41)。2年局部无复发87%,3年为73.5%,5年为64.7%。结论辅以围手术期综合治疗,人工假体置换术是下肢近关节恶性骨肿瘤解除疼痛、保肢、重建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多玉  刘彬  鹿亮  曾建学  杨家赵 《安徽医学》2020,41(10):1151-1154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螺钉固定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10月3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载距突有无螺钉固定,分为载距突固定组与载距突无固定组,每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学会(AOFAS)评分、贝氏角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半年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载距突固定组患者优良率为94.44%,载距突无固定组优良率为88.89%。两组患者术后贝氏角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的推移贝氏角大小有逐渐减小趋势,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贝氏角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方式和时间对术后贝氏角大小有交互作用(P<0.05)。载距突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评分为(88.92±7.21)分,高于载距突无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AOFA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载距突置钉可以有效提高术后AOFAS评分,有利于骨折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