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320层容积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的可行性及其对心肌灌注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SPECT心肌灌注成像(SPECT-MPI)阳性的已知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静息和腺苷负荷320层容积CT-MPI检查,使用专用心肌灌注软件对CT-MPI进行分析.以心肌16节段标准分段方法(心尖除外)分别分析核素和容积CT-MPI的固定或可逆性灌注缺损.以SPECT-MPI为参考标准评价CT-MPI对心肌灌注缺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320层容积CT-MPI.SPECT-MPI显示14例患者中共有39段心肌出现固定或可逆性灌注缺损,CT-MPI正确显示了其中12例患者的34段心肌灌注缺损.320层容积CT-MPI诊断心肌灌注缺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2%( 34/39)和91.4%(169/185).结论 320层容积CT-MPI对诊断心肌灌注缺损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氩氦刀靶向治疗的机制及在肿瘤消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氩氦刀是一种新兴的靶向冷热消融治疗技术,分别使用氩气和氦气对冷冻探头进行加热和制冷。在持续的影像引导和监测下,经过两次冷热循环,氩氦刀能够完全有效地摧毁肿瘤细胞组织。目前,氩氦刀已单独或与其他的治疗方法一起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零回波时间(ZTE)动脉自旋标记(ASL)MR血管成像(MRA)与时间飞跃法(TOF)MRA(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价值.方法 对25例临床疑诊脑卒中患者行TOF-MRA及ZTE ASL-MRA,并于2天内行DSA检查.采用26段法评价MRA所示颅内动脉图像质量及颅内大、中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兔VX2脑瘤模型的制作方法,建立适合MRI影像和介入治疗需求的兔VX2脑瘤模型。方法:全麻下通过介入法种植瘤块建立VX2移植性兔脑瘤模型12只。结果:12只新西兰兔全部有脑瘤生长,MR扫描T1WI呈略低信号,T2研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体重)呈明显较均匀强化,肿瘤最大平均直径0.5-0.7cm。同期检查显示肿瘤大小较一致,形态规则。肿瘤的MRI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相一致,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结论:介入法制作的兔脑瘤模型成瘤稳定,适合MRI观察和介入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重复变异的发生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1年1月—2020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38 503例患者和体检者的头颈联合或颅脑三维(3D)时间飞跃法(TOF)MRA扫描及最大密度重建(MIP)资料,其中男21 048例、女17 455 例,年龄2~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至9月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采用桥接模式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3例资料,均为基底动脉闭塞,分析血管开通情况、并发症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 结果3例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均成功再通,第1例静脉溶栓症状好转,4 h后症状加重并进入昏迷,考虑血管再闭塞,紧急启动机械取栓,术后第1天患者清醒;另2例患者静脉溶栓同时联合机械取栓,术后5~7 d复查颅脑CT及CT血管造影(CTA)均显示基底动脉通畅,未见梗死灶扩大,未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3例患者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16~27分,出院时mRS评分为3分1例,2分2例;3个月后mRS评分为2分1例,1分2例,BI评分均为95~100分。 结论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可选择静脉溶栓桥接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经侧后方入路比较,探讨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腰椎间盘穿刺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在配有iPath200光学导航系统的0.23T开放式介入磁共振系统实时引导下,对需要介入治疗的7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计116个椎间盘分别经侧后方和中后方入路进行穿刺。由2名MR诊断医师使用术中预扫描图像对拟穿刺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共同进行评价。根据穿刺成功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出现的例数,对两种穿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1例患者的49个腰椎间盘经侧后方入路穿刺,42例患者的67个腰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所有病例经两种方法均成功穿刺。两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入路成功穿刺L3-4、L4-5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中后方入路成功穿刺L5-S1椎间盘所需穿刺次数[(1.43±0.68)次vs(2.14±0.77)次]和时间[(9.02±2.50)min vs(14.61±3.93)min]均显著低于经侧后方入路(P均〈0.05);两种穿刺入路短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引导下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腰椎间盘较与侧后方入路同样安全、可行。对于L5-S1椎间盘,经中后方入路穿刺较侧后方入路可明显减少穿刺次数,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维脂肪抑制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FSPGR)序列对膝关节软骨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因骨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32侧膝关节术前行3D-FS-FSPGR 序列 MRI 成像,按照 Recht 标准对 MRI 图像上的软骨病变程度进行分级。手术医师术中根据 MRI 图像上提示的软骨病变区位置,钻取软骨和软骨下骨组织,获取0~Ⅲ度病变软骨标本各15个,标本切片行 HE 染色,按照 Collins 分级标准进行病理分级,并与 MRI 分级对照分析;甲苯胺蓝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观察软骨内蛋白多糖(PG)和Ⅱ型胶原纤维,分析两者的变化,及其与 MRI 图像软骨信号变化的关系。结果病理检查结果:0级16个,Ⅰ级13个,Ⅱ级15个,Ⅲ级16个。以病理分级为标准,3D FS-FSPGR 序列诊断的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75%,准确率为88.3%,kappa 值为0.71。关节软骨病理显示:MRI 分级越高软骨之间病理变化越明显;随病变加重,软骨基质破坏愈加严重,PG 随着软骨病变加重,染色深度呈递减关系;Ⅱ型胶原随着软骨病变加重,染色先加深后变浅。结论3D-FS-FSPGR 序列 MRI 能够准确的显示关节软骨病变,反映了软骨病理和生化的变化,具备发现关节软骨早期病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开放式MR扫描仪结合光学追踪系统行椎间盘造影术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3例患者的39个椎间盘行开放式MR导引下椎间盘造影术。采用小关节内缘进路或安全二三角入路,前者确定针尖位于椎管内硬膜囊外后,推注2ml空气推移同侧硬脊膜囊,为针道留出空隙。穿刺髓核成功后,注入2ml混悬液(磁显葡胺与生理盐水1:8)。记录可能出现的激惹性疼痛程度及髓核的形态。结果在ipath-200光学追踪系统导引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椎间盘造影术,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MR介入椎间盘造影可清晰显示髓核的形态;30个椎间盘造影诱发出疼痛症状,9例无疼痛感觉。对于椎间盘突出者诱发相似性疼痛或完全一致的疼痛,同时进行髓核中心、突出物内及神经根周围臭氧注射治疗术;无疼痛感觉的9例患者则只进行硬膜外腔臭氧治疗或神经根阻滞术。结论开放式MR结合光学导引系统用于引导椎间盘造影术是可行的、安全的。可用于MR介入技术导引的臭氧髓核溶解治疗术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序列(SWI)对脑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地采用磁共振SWI序列及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WI、T2WI对6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描,分析MRI不同扫描序列图像区别。结果:6例患者中TSE T1WI发现海绵状血管瘤病灶23个,TSE T2WI发现病灶92个,SWI发现病灶192个。结论:在显示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方面,SWI较TSE序列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对于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