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4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影响脑性瘫痪(脑瘫)疗效的主要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提高脑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选取我院脑瘫患儿380例。所有入选患儿均给予为期60d的住院康复治疗(1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将各种有可能影响脑瘫患儿疗效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脑瘫患儿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体质、配合程度、异常姿势反射、胎龄及治疗年龄等,其中胎龄与治疗年龄与患儿疗效密切相关。结论体质、配合程度、异常姿势反射、胎龄及治疗年龄等为影响脑瘫患儿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Inordertoexploreeffectiveapproaches,weselected52chil-drenwithpoorprognosisaftertreatmentbyantiepilepticdrugsfrom466childrenwithmentalretardation(122withepilepsy)asourstudysubjects.Guanmaishu(hyoscyamine)wasadministeredasassistanceforepilepsy(EP)treatmentwithanti-EPdrugs.Weob-tainedgoodtherapeuticeffecthereisthereport.1Subjectandmethod1.1Subject52childrenenteredthestudyincluding39boysand13girls.21childrenaged2~3years,31aged3~5years.20caseshadEPfo…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阴阳经不同经穴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6岁痉挛型脑瘫患儿90例,分为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及康复组,各30例。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阴经针刺组在康复组治疗基础上加阴经取穴针刺治疗,穴取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阳经针刺组在康复组治疗基础上加阳经取穴针刺治疗,穴取伏兔、足三里、阳陵泉、光明、悬钟。3组治疗均为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0d。分别于治疗前后行下肢改良Ashworth(MAS)量表、临床痉挛指数量表评分及腓肠肌表面肌电图肌电积分值(iEMG)检测。结果:治疗后,MAS分级、痉挛程度改善方面,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康复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与康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阴经针刺组和阳经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阴经针刺组和阳经针刺组双侧iEMG均降低(均P0.05),康复组右侧iEMG升高(P0.05);治疗后阴经针刺组、阳经针刺组i EMG均低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前后iEMG差值高于康复组(均P0.05);治疗后阴经针刺组和阳经针刺组i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阳经针刺均可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改善肢体痉挛程度,且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6.
于2005-03/12选择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小儿神经康复科接受治疗的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20例为实验对象。年龄1.5~5.0岁,中度脑瘫11例,重度脑瘫9例。小儿脑瘫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制订的诊断标准:痉挛型脑瘫分型参照1956年美国脑性瘫痪学会分类方法修订,以伸张反射亢进作为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特征。临床分度参照患儿瘫痪部位、智能发育、语言发育、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合并症等分轻、中、重三度。以站位促通训练方法为主,辅以抑制性手法,促通患儿独站、独行。疗程6个月。以治疗前后患儿下肢髋关节外展角、腘窝角、踝背屈角变化及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第四项得分变化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显示,20例患儿治疗后关节活动角度均有改善,治疗后站位项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评定显著提高,显效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康复中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全面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后脑瘫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住院费用均低于实施前,有效率高于实施前。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够减少脑瘫住院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8.
<正>目的:探讨脑瘫患儿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微循环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患儿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昆明会议制定的小儿脑瘫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男146例,女84例,年龄1~8岁,选幼儿园的正常同龄儿30例作对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及其与临床分型、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149例0~6岁脑性瘫痪住院患儿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值,计算其低体重、发育迟滞、消瘦及贫血率;并分析营养不良各项指标与脑瘫类型、临床分型、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之间的关系。与正常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学龄前脑性瘫痪儿童低体重、发育迟滞、消瘦及贫血率分别为:31.54%、33.55%、41.28%、28.85%,其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较正常儿童高。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及痉挛型进行比较中,低体重及消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发育迟缓与贫血在这两个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其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6.6%、31.43%、24.76%、28.57%。营养不良与脑性瘫痪的分级在低体重、发育迟缓及消瘦分组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性瘫痪儿童的营养不良比正常学龄前儿童明显高。加强其营养不良的干预力度是非常有意义及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超轻度、严重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轻度脑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GMFM、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GMFM、DQ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白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予颅脑彩超动态观察患儿脑白质损伤恢复情况,具有便捷、无创、高效、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