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存活率显著提高,但在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comalacia,PVL)、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cmic encephalopathy,HIE)、惊厥,脑膜炎等并发症的危险性也显著增加,最终导致脑性瘫痪和神经发育异常.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连续监测新生儿脑功能有助于识别发生脑损伤的高危儿和高危因素,防止脑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产妇常规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 对住院分娩的HDP孕产妇进行EEG检查,分析其特点并与正常孕产妇EEG进行比较,对轻、重度HDP孕产妇EEG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5例正常分娩孕产妇,EEG均为正常EEG. 32例HDP孕产妇(轻度HDP 20例,重度HDP 12例),其中13例为正常EEG,19例为异常EEG(界限性EEG 7例,异常EEG 12例).异常EEG中,15例(79%)表现为癫痫样放电,2例以慢波活动为主,2例以快波活动为主.HDP与正常孕产妇EEG结果经卡方检验,P=0.000 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轻、重度HDP孕产妇EEG结果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712 8,提示轻度与重度HDP的EEG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非子痫性HDP孕产妇EEG改变以癫痫样放电为主;与正常孕产妇相比,HDP孕产妇EEG变化显著;HDP轻重程度对EEG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及间歇正压通气(IPPV)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比较两组0、2、6、12、24h的呼吸机参数、肺氧合功能指标、平均上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SIMV组在上机后6h氧浓度(FiO2)、吸气峰压(PIP)显著下降(P〈0.05),IPPV组上机12h FiO2下降、24h PIP下降(P均〈0.05);SIMV、IPPV组分别上机2、6h肺氧合功能明显改善(P均〈0.05);SIMV组平均上机时间及并发症均少于IPPV组(P均〈0.05)。提示SIMV能更快改善呼吸机参数及肺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减少并发症,为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4.
甲基丙烯酸甲酯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秦皇岛市职业病防治所(066001)刘登礼,赵东侠本文对某玻璃钢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职业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我市某玻璃钢厂密切接触MMA工人97名为观察对象(男...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近2亿国营、集体和乡镇企业职工,他们当中的部分人群每天都要受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据报告,我国每年职业病发生达3万余例,给几方面都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预防工作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随着工业的发展,为掌握企业的职业危害状况和保护职工的健康而建立的《工业卫生档案》(以下简称“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多年来,档案管理靠人工完成,按不同企业性质、产业系统、有害因素、工种、职业病等近千种条件靠计算器统计分析,靠手工检索和查询,劳动强度大,准确性差,信息反馈慢,不利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掌握职业危害动态,增强劳动卫生工作的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的发生,国外工业化国家已建立了国家性的职业危害与职业病档案的计算机管理,收效显著。我们秦皇岛职防所与驻军38615部队联合开发了这套工业卫生档案管理软件系统,探讨在我国条  相似文献   
7.
IGF-Ⅰ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对BDNF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楸  陈超  刘登礼  杨毅  陈莲 《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2):805-805,808,807
为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水平的变化以及IGF-I治疗后对BDNF的影响,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HIBD后各时间点海马和大脑皮层BDNF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并比较IGF-I治疗组与对照组HIBD后12h、72h BDNF mRNA的表达水平,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作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HIBD后12h海马的BDNF mRNA开始上升,72~96h达高峰,120h下降;皮层BDNF mRNA在HIBD后72h才显著升高,且持续时间短,仅48h;给予外源性IGF-I治疗后10hBDNF mRNA开始上升,70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IGF-I可能诱导BDNF的转录,两者协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早产儿在生后12-36 h内进行近红外光谱仪(NIRS)监测,探 讨其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预测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5 年2月间在我院NICU住院的61例早产儿在生后12-36 h内应用INRS监测早产儿 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HbD-MABP相关系数r≥0.5为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 和脑组织氧饱和度(ScO2),并将监测结果与脑损伤程度及12个月时的神经学预后 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1例早产儿中,29例(47.5%)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损 者全部(100%)发生脑损伤,32例(52.5%)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正常者仅9例 (18.1%)发生脑损伤。共52例进行神经学预后分析,24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受 损的早产儿中,10例(41.7%)神经学预后不良;28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正常者仅 1例(4.6%)神经学预后不良。有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生后早期ScO2分别为 (64.3±4.3)%和(71.2±6.3)%,P<0.01;神经学预后不良组与预后正常组生后早 期ScO2分别为(61.7±2.3)%和(67.5±5.9)%,P<0.01。结论 早产儿在生后早 期应用NIRS监测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状态或脑组织氧饱和度,能早期预测早产儿 脑损伤的发生与否及其神经学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常规脑电图(EEG)的特点.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EEG检查,分析其特点并与正常孕产妇及其新生儿EEG进行比较,对轻、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EEG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3例正常分娩孕产妇EEG均正常.32例子痫前期孕产妇(轻度子痫前期19例,重度子痫前期13例),其中16例EEG为正常,16例EEG为异常(界限性EEG 7例,异常EEG 9例).异常EEG中,13例表现为癫痫样放电,2例以快波活动为主,1例以慢渡活动为主.子痫前期与正常孕产妇EEG结果经卡方检验,P<0.0001,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轻、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EEG结果经卡方检验,P=0.718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正常母亲新生儿23例,其中17例无脑损伤,6例有脑损伤,EEG22例正常,1例异常.子痫前期母亲新生儿28例,其中17例无脑损伤,11例有脑损伤,24例EEG正常,4例异常.正常与子痫前期母亲新生儿脑损伤结果经卡方检验,P=O.3198,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正常与子痫前期母亲新生儿EEG改变经Fisher精确检验,P=0.362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痫前期孕产妇EEG改变以癫痫样放电为主;与正常孕产妇相比,子痫前期孕产妇EEG变化显著;子痈前期轻、重程度可能对EEG无显著影响.母亲子痫前期对新生儿脑结构和功能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产儿解脲脲原体(UU)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9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生后入院24 h内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UU的采集和测定,并比较分析UU阳性组和UU阴性组的临床差异。结果共纳入194例早产儿,其中UU阳性组46例,UU阴性组148例,出生平均胎龄(32.1±3.3)周,出生平均体质量(1829±676)g,UU阳性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均低于UU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出生窒息发生率和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U阳性组产前激素治疗、母亲绒毛膜羊膜炎、胎膜早破以及自然分娩的发生率均高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的母亲年龄、自然受孕、母亲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U阳性组生后24 h、72 h、7 d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U阳性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比率、气管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率、机械通气治疗(≥10 d)比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率、再次气管插管治疗率、住院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以及脑室内-脑室周围出血(PVH-IVH)发生率高于U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间肺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无创通气治疗、二次入院、ROP以及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UU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母绒毛膜炎(OR=18.14,95%CI 3.76~87.512,P=0.000)、胎膜早破(OR=2.543,95%CI 1.081~5.985,P=0.033)及自然分娩(OR=2.42,95%CI 1.010~5.800,P=0.047),但UU阳性不是BPD、早产儿视网膜病(ROP)、PVH-IVH以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道UU阳性可能与小出生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相关、BPD、ROP及PVH-IVH相关,但尚无很好的证据支持UU阳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