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miR-30-5p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30-5p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和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s)中的表达。利用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miR-30-5p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0-5p与FOXG1的3'UTR结合能力及靶向关系,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miR-30-5p对FOXG1的mRNA与蛋白表达影响。瞬时转染Y79细胞后,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Y79细胞的增殖。 结果 与HRECs比较,miR-30-5p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表达降低,FOXG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中表达升高。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miR-30-5p与FOXG1存在结合位点,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miR-30-5p可负调控FOXG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证实miR-30-5p与FOXG1 3'UTR存在靶向关系。瞬时转染miR-30-5p可升高Y79细胞中miR-30-5p的表达水平,抑制Y79细胞的增殖活力。过表达FOXG1可逆转miR-30-5p上调对Y79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论 miR-30-5p通过下调FOXG1表达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模具制作大鼠视神经部分切断模型,并评价大鼠视神经部分切断模型的可重复性。 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15只Wistar大鼠。方法  利用模具将大鼠视神经部分切断,术后对13只大鼠行荧光金逆行标记及全视网膜拼图,使用Ret-camⅡ眼底照相观察视网膜血供情况。主要指标  观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形态及分布变异。结果 视神经部分切断直接影响的视网膜与周围正常视网膜有明确分界线,标记荧光金视网膜面积比例变异系数最大值为1.85%,平均变异系数为0.67%±0.44%。Ret-camⅡ眼底照相显示视神经部分切断后,未引起视网膜供血障碍。 结论 利用新型模具器械可成功建立易于量化的重复性高的RGC继发性损伤模型。(眼科,2013,22:34-37)  相似文献   
3.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主要神经胶质细胞,贯穿视网膜全层。尽管近年来针对Müller细胞功能的研究较多,但是Müller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相互作用关系仍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知生理状态下Müller细胞的许多功能和RGCs密切相关,例如Müller细胞已经证实为神经元祖细胞的来源,调节视网膜细胞间质K+水平和谷氨酸代谢,维持视网膜内能量代谢和营养支持等。在视网膜损伤时,Müller细胞相关功能对RGCs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就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视网膜中视神经的保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眼科精密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7—9月实施FMEA管理法前的1358件眼科精密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10—12月实施FMEA管理法后的1905件眼科精密手术器械作为实验组,应用FMEA分析眼科精密手术器械复用流程中的故障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进一步督促执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先失效模式调查结果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所有项目均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故障率为0.7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器械故障以自然损耗为主,占比71.43%;对照组的器械故障以外力原因为主,占比73.08%。结论实施FMEA能够有效查找眼科精密手术器械复用过程的失效环节,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可降低器械的故障率,保障眼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兔眼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三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的优缺点。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96眼,分别接受全层巩膜咬切术(30只,30眼)、小梁切除术(18只,18眼)和植管引流手术(24只,48眼),观察三种滤过手术术中虹膜周边切除后是否出血,术中是否玻璃体脱出,术后第1天眼压、滤过泡、前房炎症反应和前房积血情况。结果 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中虹膜周边切除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280,P<0.05)。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中玻璃体脱出率分别为100.0%、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2,P<0.05)。三种手术模型术前和术后第1天眼压分别为(13.48±1.73)mmHg(1kPa=7.5mmHg)和(10.58±3.12)mmHg(全层巩膜咬切术),(10.03±1.03)mmHg和(8.71±4.65)mmHg(小梁切除术),(11.94±1.19)mmHg和(6.96±3.25)mmHg(植管手术);各滤过模型术后第1天降眼压幅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0,P<0.05)。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后第1天滤过泡直径在3mm以上分别为28眼、18眼、4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0,P=0.012);前房炎症反应在1级以上分别为30眼、18眼、29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4,P=0.000);前房积血分别为11眼、3眼、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0,P=0.000)。结论 植管手术模型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滤过泡形成好,眼压控制低,前房炎症反应轻,前房出血发生率低,是三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最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李波  颜繁诚 《医学信息》2018,(19):68-71
目的 研究糖尿病非动脉炎性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AION)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波潜伏期和振幅的变化。方法 将有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NA-AION患者17例纳入A组,将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NA-AION患者21例纳入B组,将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NA-AION患者20例纳入C组,将无糖尿病的NA-AION患者25例纳入D组,行PVEP检查。结果 A、B、C、D组P100波0.25度方格平均潜伏期分别为127.27 ms、132.37 ms、139.58 ms、125.46 ms,振幅分别为119.13 μv、124.61μv、135.62 μv、116.08 μv,A、B、C组与D组P100波潜伏期、振幅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度方格结果同0.25度方格。结论 糖尿病性NA-AION患者视神经功能较非糖尿病性NA-AION患者下降更为明显,控制糖尿病可能会有效的减少NA-AIO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