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患者女,33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年于2014年10月入院。查体:颈部增粗,双侧甲状腺Ⅱ°大,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节,最大约2.0 cm ×1.0 cm ×1.0 cm,质中等,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未闻及异常血管杂音,双手颤征阴性。 CT显示:甲状腺肿大,右叶低密度影,符合占位性病变伴瘤体囊变,不除外恶性,请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诊断;两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拟诊“甲状腺癌”行择期手术。送检部分组织行术中快速冷冻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淋巴增强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factor-1,LEF-1)与P53蛋白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突变情况,同时检测LEF1蛋白在胆管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LEF1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探讨P53蛋白突变情况与LEF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LEF1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62.00%(31/5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36.00%(18/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3,P=0.016);P53蛋白突变型的胆管癌患者28例,野生型22例,在P53蛋白突变型的患者中LEF1阳性率为75.00%(21/28),明显高于P53野生型组(45.45%,10/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P=0.03)。LEF1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P53蛋白突变有关(P均<0.05),LEF-1的表达与P53蛋白突变表达呈正相关(r=0.295,P=0.042)。P53蛋白突变型患者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P53蛋白野生型患者(60%与81%,P=0.042),LEF1阳性表达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亦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53%与82%,P=0.018)。结论LEF-1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较差。P53蛋白突变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LEF-1阳性表达增高,且P53蛋白突变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5(CTRP5)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OSAHS患者84例,依据低通气指数将其分为轻度OSAHS组(33例)和中重度OSAHS组(51例),另选取3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VEGF、CTRP5水平及NLR,以及2组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LR与血清VEGF、CTRP5的相关性。结果轻度OSAHS组、中重度OSAHS组血清VEGF、CTRP5水平及NLR高于对照组,且中重度OSAHS组高于轻度OSAHS组(均P<0.05)。2组OSAHS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CTRP5水平及NLR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2组OSAHS患者NLR与血清VEGF、CTRP5呈正相关(r=0.373、0.409,P<0.05)。结论OSAHS患者血清VEGF、CTRP5水平及NLR均升高,临床可能通过检测OSAHS患者血清VEGF、CTRP5水平及NLR评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预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明胶-壳聚糖膜对扩张皮瓣纤维包膜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制做扩张皮瓣模型,植入明胶-壳聚糖膜,定期注水扩张,切取扩张器表面纤维包膜,制作病理切片。测量纤维包膜内毛细血管及胶原的含量。结果光镜下,包膜主要由胶原纤维沉积构成,并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毛细血管增生。实验组术后6周和12周包膜胶原面密度分别为(0.22±0.08)和(0.27±0.05)较对照组(0.37±0.07)和(0.34±0.07)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3.20,P0.05)。实验组包膜中毛细血管面密度,术后6周为(0.13±0.18),低于对照组(0.15±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术后12周时,两组包膜中毛细血管面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8,P0.05)。结论明胶-壳聚糖膜干预纤维包膜的形成,减少包膜中胶原含量,对纤维包膜有抑制作用,不影响皮瓣营养。  相似文献   
5.
胸腔积液在临床上很常见,其中,恶性胸腔积液发生率约20%~30%[1]。恶性胸腔积液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明确诊断后中位生存期仅4~9个月[2]。胸膜穿刺活检是目前临床公认的检测胸腔积液的金标准,其特异性高,但是具有创伤性,操作上也较繁琐,因此,临床上需寻求更简便、快速的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 744 5p(miR 744 5p)、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1(MIC 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12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外泌体miR 744 5p水平和血清MIC 1水平。随访3年,将126例NSCLC患者分为生存组(94例)和死亡组(32例),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的miR 744 5p及MIC 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 744 5p及MIC 1水平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的miR 744 5p水平截断值将观察组分为高表达组(miR 744 5p≥0016,74例)与低表达组(miR 744 5p<0016,52例),血清MIC 1水平截断值将观察组分为高表达组(MIC 1≥1 01321 pg/ml,48例)与低表达组(MIC 1<1 01321 pg/ml,78例),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miR 744 5p和MIC 1表达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R 744 5p低表达和MIC 1高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miR 744 5p水平低于对照组(0013±0008 vs. 0091±0013),MIC 1水平高于对照组[(1 24759±12042)pg/ml vs. (21513±40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组的miR 744 5p水平高于死亡组(0018±0004 vs. 0009±0002),MIC 1水平低于对照组[(91513±4005)pg/ml vs. (1 54759±120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当miR 744 5p的截断值为0016时,其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当MIC 1截断值为1 01321 pg/ml时,其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AUC为0821(P<005)。不同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iR 744 5p和MIC 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是影响miR 744 5p低表达和MIC 1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患者miR 744 5p水平呈低表达,血清MIC 1水平呈高表达,二者均与患者病情程度存在一定联系,且在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肿瘤≥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是影响miR 744 5p水平低表达和MIC 1水平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及早诊断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PHC的价值已得到肯定,但仍有20% ~40%的PHC患者AFP阴性或水平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C-1含量,探索其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总结非哺乳期乳腺炎(Non-Lactation Mastitis,NLM)不同病理类型和乳腺超声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Ultrasound,BI-RADS-US)分类偏差的原因,以加深超声医师对NLM诊断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功图像融合技术在乳腺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0例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硫胶体显像的平面扫描和断层扫描图像资料.结果:110例乳腺癌患者平面采集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88.2% (97/110),断层采集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3.6%(103/110).放射性核素平面扫描不能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应用图像融合技术可显示前哨淋巴结的数量及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提供三维定位信息.结论: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前哨淋巴结硫胶体显像的阳性检出率,并提供准确的三维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73岁。因右腰部偶有不适,查体发现右肾占位入院。CT检查示右侧肾脏存在实性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可能性大。专科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彩超示右肾体积增大,肾上极可见一8.4 cm×7.5 cm×7.3 cm大小的低等回声占位,边界尚清,占位可见血流信号;左肾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皮髓质界限清晰。术中见右肾增大,于肾上极见一肿物,直径约8 cm,手术切除右肾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