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3.
C端序列的删除对非出血重组蛇毒纤溶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端序列对非出血重组纤溶酶(rFⅡ)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SOEing PCR方法构建删除C端序列的突变体,突变体和rFⅡ分别在P.pastoris中诱导表达.表达和纯化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en blot进行鉴定.之后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rFⅡ及突变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en blot得到证实.生化分析揭示:①突变体对显色底物N-(p-Tosyl)-Gly-Pro-Lys-pNA的催化效率(Kcat/Km)是rFⅡ的1.9倍;②突变体和rFⅡ对氧化的胰岛素B链拥有共同的优先裂解位点,可是在随后的裂解中开始展现差异;③突变体显示了更高的纤(原)活性;④热处理表明突变体相较r FⅡ对温度的增加更敏感;⑤通过圆二色谱测量,突变体的螺旋比例有所增加.[结论]删除的序列参与rFⅡ的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该序列可作为下一步优化的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聚氨酯表面偶联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 Ⅱ来提高其纤溶活性。方法:在聚氨酯(PU)表面上涂覆含羧基硬段的聚氨酯溶液(PU1)制备羧基化表面聚氨酯(CPU),并用次甲基蓝吸附法测定表面羧基含量;在CPU表面上用EDC接枝双端氨基聚乙二醇(PEG),并用滴定法测定该表面的PEG接枝量;在CPU-PEG表面用EDC偶联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 Ⅱ),并用放射性同位素法测定该表面的rF Ⅱ偶联量,最后用试管定量法评价样品的纤溶活性。结果:CPU表面羧基含量为6.9μmol/cm^2,CPU-PEG2k和CPU-PEG4k表面PEG含量分别为0.162和0.180μmol/cm^2,CPU-PEG2k-^125Ⅰ-rFⅡ和CPU-PEG4k^125Ⅰ-rFⅡ表面rF Ⅱ含量分别为13.6和38.9ng/cm^2,与对照样品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纤溶活性评价表明,所有偶联rF Ⅱ样品的纤溶活性都有提高,抗血栓性能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具有PEG间隔臂偶联rF Ⅱ的样品其纤溶活性比没有PEG间隔臂的样品更优,采用PEG4k间隔臂偶联rF Ⅱ样品的纤溶活性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氨甲酰胆碱对多巴胺诱导的小脑颗粒细胞凋亡的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巴胺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分子机制,以及胆碱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对多巴胺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建立多巴胺凋亡模型。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和Hoechst33258核染色分析神经元凋亡,细胞的存活率用二乙酸荧光素(FDA)染色法检测。采用Westernblot分析细胞外信号调控的蛋白激酶(ERK)激活情况。【结果】多巴胺可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并可持续激活ERK,二者均可被氨甲酰胆碱和PD98059抑制。氨甲酰胆碱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ERK激活的抑制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结论】多巴胺在小脑颗粒神经元诱导凋亡可能是通过持续激活ERK介导的。氨甲酰胆碱通过激活M胆碱受体,继而抑制了ERK的激活,从而起到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洋甾体YC—1抑制低钾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的凋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海洋甾体YC-1对低钾(5mmol/L,low K^+)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小脑颗粒神经元原代培养;采用二乙酸荧光素(fluorescein diacetate,FDA)和Hoechst33258DNA染色法观察神经元存活率及形态学特征;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神经元死亡的生化特征。结果:低钾引起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Hoechst 33258DNA染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法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本院共收诊的150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按Maryland标准评价术后足部功能:157患足中优94足,良48足,中13足,差2足,优良率为90.45%。术后5足在切口拐角处皮缘缺血发黑,1例发生慢性疼痛。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儿肾动脉与大脑中动脉阻力比值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胎儿缺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根据胎心监护和超声诊断结果分为胎儿宫内缺氧组(38例)、非宫内缺氧组(38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产检的38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三组产妇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查大脑中动脉(MCA)和肾动脉(RA)的血流频谱,对比三组RA及MCA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和(S/D),并比较两组RA/MCA阻力比值。结果胎儿宫内缺氧组和非宫内缺氧组RA S/D值、RI值、P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CA S/D值、RI值、P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胎儿宫内缺氧组RA S/D值、RI值、PI值均显著高于非宫内缺氧组,MCA S/D值、RI值、PI值均显著低于非宫内缺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胎儿宫内缺氧组和非宫内缺氧组S/D_(RA/MCA)、RI_(RA/MCA)及PI_(RA/MC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缺氧组S/D_(RA/MCA), RI_(RA/MCA)、及PI_(RA/MCA)均显著高于非宫内缺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宫内缺氧胎儿肾动脉与大脑中动脉阻力比值存在明显升高表现,可为该病临床诊断与监测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原位癌及浸润性癌组织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Nek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2和细胞周期调节因子P53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两步法,研究86 例乳腺浸润性癌、1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0例正常乳腺组织NEK2、ERK2和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Nek2在三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7.2%、50.0%和10.0%;ERK2分别为96.7%、80.0%和10.0%;P53分别为0.0%、40.0%和58.1%.Nek2与ERK2的表达呈正相关,ER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Nek2蛋白和ERK2蛋白的表达均与患者发生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肿物大小,月经情况,组织类型无关.而P53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结论 ERK2相关信号传导通路和Nek2、P53相关的细胞周期调节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病理与分析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病(PLG)的临床病理表现和治疗预后,提高对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G)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经开胸肺活检确诊的2例PL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经验。结果 PLG为多系统疾病,主要累及肺部,其次是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X线是发现本病的主要手段,病理是确诊的主要依据。部分患者经化、放疗病情缓解。结论 PLG是一种少见的原发于肺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一种与免疫缺陷和EB病毒感染有关的富含T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总的预后差,Ⅲ级的患者需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