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1.
2.
目的 观察抗心衰颗粒对舒张性心衰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的影响.方法 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舒张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抗心衰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LD、PRA、AT-Ⅱ的水平,并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内TGF-β1的表达.结果 贝那普利组与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AT-Ⅱ低于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中、大剂量组ALD较模型组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观测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各组TGF-β1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测TGF-β1表达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抗心衰颗粒能显著降低舒张性心衰大鼠的AT-Ⅱ、ALD水平,减少细胞内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0年以来 ,采用牵引手法复位 ,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38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中 ,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2~ 14岁。股骨上 1/ 3骨折 12例 ,中 1/ 3骨折 18例 ,下1/ 3骨折 8例。横骨折 14例 ,斜骨折 2 2例 ,粉碎骨折 2例。 38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即行牵引 ;2~ 7岁患儿行皮牵引 ,7岁以上行骨牵引 ;中、上 1/ 3骨折行胫骨结节牵引 ,下 1/ 3骨折行股骨髁上牵引 ,皮牵引质量约为 1/ 8体质量 ,骨牵引质量约为 1/ 7体质量。根据骨折的移位方向放置纸垫或棉花…  相似文献   
4.
医学的进步使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其中中成药的使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中成药及其有效中药成分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中成药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5-q~,床。临床应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时,应将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成果与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相结合,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文章就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5.
6.
戴海云  李七一  严士海 《中成药》2014,(6):1285-1287
目的观察冠心平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氧化与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将ApoE-/-小鼠模型分别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高脂饲料、阿托伐他汀组(6.67 mg/kg)、苯磺酸氨氯地平组(1.67mg/kg)、冠心平低剂量组(0.75 g/kg)、高剂量组(1.5 g/kg)。用药3个月后,观察不同组别小鼠血清SOD、AOC、MDA、GSH、ox-LDL的变化。结果冠心平能调节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SOD、AOC、MDA、GSH、oxLDL的水平。结论冠心平具有升高动脉粥样硬化的ApoE-/-小鼠血清SOD、AOC、GSH和降低MDA、ox-LDL水平作用,推测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络通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8周龄ApoE-/-小鼠高脂饲料饲养10个月建立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脑络通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同时以同周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空白组。脑络通组小鼠给予脑络通颗粒溶液6.67 g/kg灌胃,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片溶液6.67m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每天灌胃1次,共2个月。比较各组小鼠血脂水平及血管组织斑块面积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脂水平及血管组织TNF-α蛋白、NF-κB蛋白及mRNA升高,PPAR-γ蛋白及mRNA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脑络通组和辛伐他汀组小鼠血脂水平、血管组织斑块面积指数及血管组织TNF-α蛋白、NF-κB蛋白及mRNA降低,PPAR-γ蛋白及mRNA升高(P0.01)。结论脑络通颗粒能调控ApoE-/-小鼠AS模型NF-κB与PPAR-γ的平衡,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抗心衰颗粒对舒张性心衰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醛固酮(ALD)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用腹主动脉缩窄法的方法建立舒张性心衰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抗心衰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浆ALD、PRA、ATⅡ的水平,并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心肌细胞内TGFβ1的表达。结果 贝那普利组与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ATⅡ低于模型组(P<0.05),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中、大剂量组ALD较模型组降低(P<0.05),激光共聚焦观测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各组TGFβ1平均荧光强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法测TGFβ1表达贝那普利组及抗心衰颗粒大剂量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抗心衰颗粒能显著降低舒张性心衰大鼠的ATⅡ、ALD水平,减少细胞内TGFβ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