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五味子素B(Schisandrin B,Sch B)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基因(肝脏)表达谱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ICR小鼠,雄性,分为7组,每组10只:正常饮食(normal diet,ND)组(2组)、ND/Sch B(0.5,2 g·kg-1)组、高脂/糖饮食(high fat/fructose diet,HFFD)组、HFFD/Sch B(0.5,2 g·kg-1)组。小鼠用Sch B(橄榄油配制)灌胃,48 h后用生化法检测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载脂蛋白A1(Apo A1)、Apo E、Apo B48、Apo B100、Apo CⅡ和Apo CⅢ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各组小鼠肝脏中全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及所涉及的通路。结果 ND/Sch B组小鼠血清/肝脏TG(升高266%/352.57%)和TC水平显著升高(升高36.54%/25.70%),血清HDL和LDL水平显著升高(分别升高29.96%和30.68%),但VLDL、Apo E、Apo B100、Apo CⅡ和Apo CⅢ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5.98%、28.90%、20.76%、20.53%和17.82%);肝脏脂质沉积并出现病理学损伤;与HFFD组比,HFFD/Sch B组血清TG水平、肝脏TG和TC水平升高,血清HDL、LDL、VLDL、Apo E、Apo B100和Apo CⅡ水平显著降低;ND/Sch B组与ND组比肝脏有101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722个,下调基因294个,HFFD/Sch B组与HFFD组比肝脏有1162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671个,下调基因491个。而HFFD组与ND组比肝脏有2070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1289个,下调基因781个。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Sch B诱导的高脂血症与11条通路的改变有关。结论 Sch B诱导高脂血症的机制与肝脏调节脂代谢多条通路、载脂蛋白及脂蛋白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其病理过程复杂,目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当前IS的治疗仍以治疗时间窗内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为主,但易受时间窗较窄的限制;神经保护剂于临床前研究虽有较佳效果,但在临床研究中无明显疗效;而通过预防IS的致病因素达到降低IS的发生风险可能为防治最佳策略,但存在药物使...  相似文献   
3.
基因沉默 (Gene silencing) 是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各种原因不表达或表达减少的现象, 是通过表观遗传控制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 通过基因沉默技术探索疑难疾病的治疗方法是当下的研究热点.随着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 基因沉默技术不断有新技术出现取代已有的技术.对基因沉默技术所包括的核酶技术、反义寡核酸技术、基因敲除、RNA干扰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参照STAIR技术标准,进行天麻提取物(GE2-1)促永久性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俢复的研究。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鼠pMCAO模型,分别于术后连续给予GE2-1至28 d,于造模后7,14,21,28 d,以行为学变化、脑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和神经元损伤程度(Nissl染色)为主要观察指标,评价GE2-1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作用,为其药效学成药性提供实验依据。结果: GE2-1干预14 d后能明显改善p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降低行为学评分,并能增加p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的神经细胞尼氏体数量、减轻脑组织缺血病理损伤程度;在急性期给予GE2-1也未见其出血风险。结论: GE2-1可促进pMCAO模型大鼠恢复期神经功能的修复,具有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pMCAO)大鼠模型病理进程,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药效学给药时间窗提供依据。方法 笔者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进行研究,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pMCAO模型,以神经学评分和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为纳入标准筛选出合格大鼠。于术后30min、3h、6h、24h、3d、7d、14d、21d、28d,以其行为学改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法]和神经元损伤(Nissl染色)为主要指标,探讨大鼠pMCAO模型病理进程分期。结果 大鼠pMCAO模型:缺血30min~3h,开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脑组织无明显病理性损伤,为超早期;缺血3~24h,脑组织出现轻微缺血灶,为急性期;缺血24h~3d,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开始死亡、炎性细胞(小胶质细胞,浆细胞)浸润,为坏死期;缺血3~7d,脑组织液化,神经细胞死亡,尼氏体减少,为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