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PCI相关心肌损伤的作用。方法选取128例2016年10月—2017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拟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60例,术前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生理盐水100 mL,滴速60 mL/h,之后第24、48 h继续静脉滴注(剂量和滴速同前)丹参多酚酸盐;对照组68例,等量、等速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8、24、48 h检测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峰值。将心肌损伤分为1级和2级,其中1级包括正常或轻度心肌损伤,术后cTNT正常或升高不足5倍99%参考值上限(URL);2级包括重度心肌损伤,术后cTNT升高超过5倍99%URL。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疗效分析。以心肌损伤1级为有效赋值,2级为无效赋值,建立3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1变量仅包括分组;模型2变量包括分组、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模型3变量包括分组变量、糖尿病、高血压病、体重指数、植入支架数量、主血管病变支数。结果两组cTnT、CK-MB、NT-pro-BNP和hs-CRP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药物组1级心肌损伤患者比例升高(P=0.035)。模型1、2、3分组变量OR值(95%CI)分别为0.367(0.141,0.953), 0.318(0.115,0.874), 0.337(0.114,0.990),药物组有效率更高(P=0.040,0.026,0.048)。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改善NSTE-ACS患者PCI相关心肌损伤的程度,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早期单核细胞亚群及其趋化因子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MCP-1)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 FKN)的表达特点,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12月以胸痛症状入院拟行冠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 CAG)的患者。手术当天术前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monocyte, Mon) 3个亚型的含量及其比例,依据分化抗原-14 (cluster differentiation-14, CD-14)和CD16表达分为3个亚型即CD14+CD16-Mon (Mon1)、CD14+CD16+Mon (Mon2)和CD14-CD16+Mon (Mon3);手术当天术前及术后一天抽取静脉血,ELISA检测Mon1的趋化因子MCP-1和Mon3的趋化因子FKN水平,比较不同组MCP-1-Mon1和FKN-Mon3水平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共入选70例患者,结合其临床症状、心肌标志物、心电图、CAG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分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 AMI)组患者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组患者25例、CAG完全正常者(对照组) 15例。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MI组Mon1所占比例高于U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Mon3在各组间尚无差异。AMI组患者外周血Mon3/Mon1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FKN、MCP-1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FKN和Mon3具有强相关性(P<0.05;R=0.650 2)。结论  单核细胞亚群(Mon1和Mon3)在ACS早期水平增高,并伴有其负责招募的趋化因子(MCP-1和FKN)增加,且FKN和Mon3具有强相关性,提示MCP-1 Mon1和FKN-Mon3两条通路可能参与患者ACS早期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生物膜覆盖纳米粒子的“bottom-up”表面纳米工程化学技术合成牛血清白蛋白(BSA)负载利拉鲁肽(Lir)包裹血小板膜碎片(PMF)的纳米颗粒,并验证其细胞相容性以及抗氧化应激损伤的能力。方法 按照既往文献中的方法提取PMF;利用自组装法制备Lir@BSA纳米颗粒;通过共挤压的方式将PMF包覆在Lir@BSA纳米颗粒表面制备Lir@BSA-PMF。利用粒径、电位、透射电镜、粒径稳定性表征Lir@BSA-PMF颗粒的理化指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计算利拉鲁肽的包封率、负载率和累计释放率;进一步利用SDS-PAGE分析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上是否存在血小板膜完整的膜蛋白质结构;同时利用CCK-8法验证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活性氧(ROS)实验探究了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对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最后通过细胞吞噬实验验证细胞对Lir@BSA-PMF仿生纳米载体的摄取效果。结果 制备的Lir@BSA-PMF的纳米粒子粒径可稳定在25 nm,形貌为球形,Zeta电位值为-25.5 mV。利拉鲁肽的包封率、负载率和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5.56%、7.96%和77.06...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apoE-/-小鼠给予高脂饮食和开胸结扎左前降支(LAD)干预,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同一生物体内动脉粥样硬化(AS)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存的小鼠双模型。方法选择30只雄性6周龄apoE-/-小鼠,高脂饮食饲养;5只普通饮食饲养作为对照。第12周时异氟烷气体麻醉下,开胸采用挤压法暴露心脏,直视下快速结扎LAD中段,体表心电图记录心电学变化;继续饲养3周后处死动物并取材,评估心肌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采用心肌Evans′blue-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Masson染色观察心肌梗死病理变化;主动脉血管段行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结果术中见结扎点下方心肌变白,心电图提示ST段和J点抬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心肌Evans′blue-TTC染色可见明显的白色梗死区域,Masson染色可见心肌梗死区凝固性坏死伴大量纤维组织形成,符合心肌梗死的典型病理改变。直视条件下主动脉血管段可见大量斑块形成,油红O染色见明显橘红色染色区域,HE染色可见斑块内泡沫细胞脂质沉积,证实apoE-/-小鼠结合高脂饮食可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结论首次报道一种新型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的建立,两种病理状态的并存更为接近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特点,为冠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药物干预评估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观点认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类型以及房颤持续的时间不影响抗凝决策,但事实上,关于房颤持续时间与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论。现代的研究通过采用更精确的房颤发作时间计量方式、纳入更大规模的研究人群,更能反映房颤时间与卒中的真实关系——房颤发作时间的延长将增加患者的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