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正>患者男性,70岁,因反复胸骨后疼痛十年余,加重一周入院.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经吸O_2,卧床休息,先后静脉点滴硝酸甘油,蝮蛇抗栓酶以及口服心痛定、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氟化碳液体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6月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手术并在手术中使用全氟化碳液体的 94例 95眼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术后视网膜复位 85眼 ( 89 4% )。术后视力提高 76眼 ( 80 % ) ,视力无改变 12眼 ( 12 6% ) ,视力下降 7眼 ( 7 4% )。术后前房全氟化碳液体残留 3眼 ,玻璃体腔内全氟化碳液体残留 2眼 ,患者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对角膜、视网膜及眼压产生影响。结论 全氟化碳液体作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暂时性眼内填充物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举办的3次热带病预防控制主题会议(培训班)的参会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信息,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发放问卷256份,获得有效问卷241份。从未听说过全球卫生概念者占14.5%(35/241),虽听说过但不太了解者占82.6%(199/241),熟悉者仅2.9%(7/241)。调查对象对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知识的熟悉程度显著高于全球卫生(P<0.01)。全球卫生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占比为42.7%(103/241),≤35岁组的正确理解占比为53.8%(56/104),>35岁组为34.3%(47/1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7.1%(233/240)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意愿参加全球卫生培训,培训内容需求排名前3的分别为疾病防控策略和技术,实验检测、诊断和研发技术,卫生管理知识;能力提升需求排名前3的分别为全球卫生视野、疾病防控经验和调查分析能力。培训方式以现场教学为主,采用教师学员互动教学模式,多聘用国外卫生系统师资。我国热带病防控人员对全球卫生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需要加强全球卫生培训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状况,为更好地预防患者自杀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41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总均分9.56±2.20,正确率45.52%,其中自杀一般知识均分6.83±1.68,正确率52.54%,自杀预防知识均分2.73±1.41,正确率34.07%。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有护理自杀倾向/自杀未遂患者经历的护士自杀预防知识得分高于无经历者(P0.05)。结论综合医院护士预防住院患者自杀的认知水平尚不理想,护理管理者应结合影响因素开展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VII(coagulationf actor VII,FVII)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健康者人群中的分布。方法提取华南汉族60名正常健康者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FVII R353Q基因型。结果华南汉族人群FVII基因R353Q具3种基因型(RR,RQ,QQ),FVII等位基因R、Q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分别为90.9%,9.1%。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华南汉族健康人群凝血因子VII基因R353Q多态具3种基因型(RR,RQ,QQ),R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Q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6.
对神经胶质瘤病人症状群的概念、研究现状及评估工具内容、特点、应用情况等进行综述,为研制胶质瘤病人特异性症状评估工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病人合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赣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收治的创伤病人3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创伤合并MDRO感染的163例病人为病例组,创伤但未发生MDRO感染的163例病人为对照组。分析病例组MDRO感染的分布与构成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创伤病人合并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检出MDRO 180株,发生MDRO感染的菌株主要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08株,60.00%),其他依次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0株,27.78%)、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21株,11.6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株,0.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15 d、入住ICU、应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频率≥5次/年、抗菌药物持续天数≥7 d、入院时血清清蛋白<35 g/L、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0×109/L是创伤病人合并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时间延长、入住ICU、应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根据心轴(心底与心尖连线)的走向,可将右位心分三种情况:反位心脏、右旋心和右移心;右移心是指因肺部疾患(如右肺叶发育不全、萎缩)等其它因素引起心脏移位于胸腔右侧,心脏本身无畸形,房室解剖位置正常[1~3]。笔者解剖一成年男尸(35~40岁),身长168 cm,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的外部体征均未见异常。打开胸腔时见其心包、心脏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使用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各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赣州市立医院90例各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对其实施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疼痛情况,同时对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进行评价,分析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4.44%;平均住院时间为(4.25±1.23)d,恢复正常生活的平均时间为(11.5±3.5)d,患者复发率为2.22%.结论 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各种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情况,松解患者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一针气液交换法补充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采用一针气液交换法补充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的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确诊为孔源性RD并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次进行气液交换的患者146例(146只眼)。术前PVR分级B级10只眼,C1~C3级45只眼,D1~D3级91只眼。玻璃体切割采用传统的三切口闭合式玻切。气液交换法采用一针法,患者取侧卧位,将患眼处于下方,颞侧角巩缘后3.8mm进针,将针管内预置的10%~40%浓度的C3F8气体与玻璃体腔的眼内液体进行交换。术后进一步采用硅油置换、光凝、冷凝等治疗。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 本次治疗时间在玻璃体切割手术后5~128d,平均12.2d。进行气液交换的指证主要为术后PVR轻度增生导致RD复发需换硅油、原眼内气体量不足、发现新孔或原孔封闭不良、玻璃体腔有出血或渗出眼底模糊。术后无1例出现眼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成功率非硅油注入眼为98.6%,注硅油眼94.7%。结论 一针气液交换法较传统的两针法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和安全的特点,是玻璃体切割术后一种常用的补充治疗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RD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