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AMI30例予以冠心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5d为1疗程,进行疗效评价,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明显。结论冠心宁注射注液可显著改变血液流变学状态,而这种改变有利于提高AMI的预后,有效预防再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给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希望。如何面对现实主动适应、抓住机遇、制定对策、寻求医院生存和发展策略,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目前医院所处的大环境是医疗市场由政府指导经营到自我竞争、由政府一体化的医疗机构到多元化的多种办医形式、  相似文献   
4.
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项敏感的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由肝脏合成.分子量105kd,因与肺炎双球菌荚膜C-多糖体起反应而得名。自从1994年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CRP水平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发病危险度升高密切相关。但CRP是否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通过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CRP的含量,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4城市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B_(12)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B12(VB12)的营养状况。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对来自北京、珠海、重庆、武汉4城市2002名2岁~7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血常规筛查及血清VB12水平测定。结果⑴2002名儿童平均血清VB12水平为775pg/ml,市区(835pg/ml)高于郊区(720pg/ml,P<0.001),其中北京840pg/ml、珠海772pg/ml、重庆756pg/ml、武汉735pg/ml,地区间差异显著(P<0.001);⑵学龄前儿童平均血清VB12水平在各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无性别差异(P>0.05);⑶2002名儿童血清VB12缺乏(血清VB12<200pg/ml)检出率为1.5%,边缘性缺乏(血清VB12200pg/ml~300pg/ml)检出率为3.2%,市区儿童血清VB12缺乏和边缘性缺乏检出率(3.6%)低于远郊(5.9%,P<0.05)。其中北京、珠海、重庆、武汉4城市儿童血清VB12缺乏和边缘性缺乏检出率分别为0.4%、3.5%,0.2%、3.0%,0.2%、1.9%,5.2%、4.6%;⑷儿童血清VB12水平主要受膳食VB12摄入量的影响(P<0.001)。2002名儿童平均膳食VB12摄入量为2.2μg/d,市区(2.4μg/d)高于郊区(2.0μg/d,P<0.05)。北京、珠海、重庆、武汉4城市儿童平均膳食VB12摄入量分别为2.8、2.6、1.9、1.6μg/d,差异显著(P<0.001)。结论⑴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VB12缺乏,以边缘性缺乏为主。⑵学龄前儿童血清VB12水平高于成人,血清VB12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提示血清VB12水平存在年龄差异。⑶学龄前儿童膳食VB12摄入量的高低决定血清VB12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人工肝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101例和内科治疗对照组98例,随访3年内患者肝功能CTP分级及存亡状态,两组之间构成比的比较采用Х^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不同治疗组肝功能分级的构成比只有半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358,P=0.015)。治疗后1、2、3年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840,P=0.050)。结论人工肝对促进慢性重型肝炎近期恢复疗效确切,对远期肝功能演变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烟台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性别、年龄及ALT、HBV DNA定量、HBeAg状态的差异。结果 362例标本中,B基因型7例(1.9%),C基因型344例(95.0%),非B非C型11例(3.0%)。B基因型患者年龄(36.29±17.54)岁,C基因型患者年龄(37±10.64)岁,非B非C型患者年龄(45.09±10.67)岁,P=0.050;两两比较提示C基因型患者年龄较非B非C型患者年龄低,P=0.01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因型之间性别及ALT、HBV DNA定量、HBeAg状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烟台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以基因C型为主,存在少量基因B型及非B非C型。不同基因型患者年龄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与护理,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49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结果:349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早发现、早治疗及针对性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杨绍萍 《云南医药》2005,26(3):274-275
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年来临床上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但效果不是太理想,我院一年来用红外光治疗仪连续3次光照治疗宫颈重度糜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2004年就诊于我院门诊及妇女病普查发现的宫颈糜烂患者166例,年龄20至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