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宫腔内残留物,一般多为人流或药流过程中发生的不完全流产、产后或引产后胎盘、胎膜残留所致,少数病例未能及时行清宫术,出现反复阴道流血症状,病程长,致宫内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陈皮水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自制陈皮水(观察组)进行口腔护理。结果口腔护理后,观察组口腔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陈皮水用于骨科全麻术后患者口腔护理,能有效提高口腔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巧萍 《健康大视野》2005,13(5):100-101
透析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影响透析治疗,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我科对71例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分析,认为发生上述情况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包括患者本身基础性疾病、并发症、合并症、年老、体弱、精神、情绪及透析本身等因素.我科针对每一个个案制定最合适的透析方案,在整个透析治疗过程中,认真观察护理,预防低血压发生,使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肿瘤化学治疗已从辅助治疗地位发展成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抗肿瘤药物通过在体内直接与DNA结合,干扰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或改变机体的内分泌环境,达到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现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药物有60余种,但多种缺少选择抑制肿瘤的作用,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如造血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分析GA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G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第7天静脉采血,提取血清后完成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BG)]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α1-酸性糖蛋白(α1-AGP)]、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载脂蛋白-A1(ApoA1)以及载脂蛋白-B(ApoB)]及免疫指标[补体C3(C3)、C4、免疫球蛋白A(IgA)、IgM以及IgG]水平测定。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讨GA患者凝血指标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_Clementi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干预风寒湿痹型腰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湿痹型腰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砭石疗法,治疗组采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两组在干预前、第1次治疗后、治疗3 d、治疗7 d后,进行患者腰痛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痛评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7 d腰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7 d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7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治疗腰痛症有较好疗效,可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56例甲状腺肿块患(良性45例、恶性11例)进行检查研究,了解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显示及分级情况。结果其血流显示率CDFI和CDE可以互补,提高显示率,根据CDFI与CDE中血流分级情况判断肿瘤良恶性。结论CDFI和CDE有助于临床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黎小霞  李巧萍 《新中医》2016,48(8):264-265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涂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0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外涂温通膏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热奄包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8.0%,对照组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观察组94.0%,对照组5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膏外涂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肩周炎较单纯中药热奄包治疗效果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