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LCA)的方法对贵州省30~79岁世居侗族妇女子宫肌瘤人群风险特征进行分析,为不同特征群体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3 790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女性,利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世居自然人群队列研究”的调查问卷收集侗族女性人群特征;使用B超(Apogee 1200,中国)检查研究对象是否患有子宫肌瘤。将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子宫肌瘤风险特征,利用LCA对侗族妇女进行分类,并比较不同类别人群子宫肌瘤检出率,从而识别高危人群。  结果  不同居住类型、文化程度、初潮年龄、人工流产史、年龄、BMI、流产史、生育次数及月经状况女性子宫肌瘤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LCA将侗族女性子宫肌瘤风险特征分为5种不同类型,即农村老年型,农村中年型、农村青年型、城镇中老年型和城镇中青年型;其中农村青年型子宫肌瘤检出率最高(4.43%),其次是城镇老年型(3.89%),农村老年型检出率最低(0.79%)。  结论  贵州省侗族女性子宫肌瘤高危人群存在城乡差异,农村以青年人为主,城市以老年人为主;共同的风险特征为较高流产率、初中及高中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智力发育特点、表情识别能力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6~16岁的ASD儿童(ASD组,总智商均大于70)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各27例,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和中国人物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对两组儿童进行智力评估和表情识别测试。结果 ASD组总智商、言语理解、知觉推理、加工速度以及工作记忆指数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SD组儿童的表情识别总正确率及高兴、生气、伤心、害怕表情识别的正确率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ASD组表情识别总正确率、高兴及害怕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与知觉推理呈正相关(r分别为0.415、0.455、0.393,P0.05),生气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与工作记忆指数呈正相关(r=0.397,P0.05)。结论 ASD儿童在智力发育的多个领域落后于正常儿童,其表情识别能力受损。患儿智力中的知觉推理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与表情识别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推测知觉推理和工作记忆能力不足可能是影响ASD儿童表情认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脂肪肝的交互作用对绝经女性胆石症患病的影响。方法 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苗族、侗族绝经女性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共3 938人。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Mann - 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运用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探讨糖尿病与脂肪肝的交互作用对绝经女性胆石症患病的影响。结果 本次3 938名绝经女性中,平均年龄为59.51岁,胆石症检出率为17.01%,糖尿病检出率为9.09%,脂肪肝检出率为19.86%,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检出率为4.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OR = 1.715, 95%CI:1.325~2.220)和脂肪肝(OR = 1.438, 95%CI:1.162~1.780)均与绝经女性胆石症的患病风险有关。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与脂肪肝对绝经女性胆石症的患病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 = 1.605,95%CI:0.951~2.707),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与脂肪肝对绝经女性胆石症的患病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的患病风险高于无糖尿病且无脂肪肝者(OR = 2.905,95%CI:2.040~4.138),其相加交互作用评价指标RERI(95%CI)、AP(95%CI)和SI(95%CI)分别为1.216(0.115~2.316)、0.418(0.148~0.688)和2.760(1.043~7.3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绝经女性中,糖尿病和脂肪肝均与胆石症存在关联,二者对增加胆石症患病风险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慢性病发病风险上升,而睡眠障碍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近年糖尿病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目的 调查贵阳市中老年(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睡眠特征及糖尿病现患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6-10月,在贵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支持下,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选择贵阳市云岩区、乌当区、白云区、修文县四个区县进行入户调查,收集其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吸烟状况、饮酒状况、运动频率、三餐规律饮食情况、生育史、绝经状况、高血压患病、体质量情况、中心性肥胖、午睡、午睡时间、夜间睡眠时间、夜间睡眠质量等情况,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之间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2 758例40岁及以上中老年女性进行分析。其中,自我报告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150例,自我报告患病率为5.4%。糖尿病患者年龄相对较大,且非在婚、汉族、运动频率≥1 d/周、三餐规律饮食、已绝经、高血压患病、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午睡、夜间睡眠质量差所占比例高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3.626,95%CI(2.463,5.337),P<0.001〕、中心性肥胖〔OR=1.782,95%CI(1.111,2.858),P=0.017〕、午睡情况〔OR=1.727,95%CI(1.161,2.569),P=0.00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682,95%CI(1.140,2.482),P=0.009〕是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糖尿病患病的相关因素。非高血压患者午睡〔OR=1.888,95%CI(1.038,3.435),P=0.037〕、夜间睡眠质量差〔OR=1.993,95%CI(1.115,3.563),P=0.020〕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而中心性肥胖者的午睡情况〔OR=1.588,95%CI(1.033,2.442),P=0.035〕也与糖尿病患病相关。超重或肥胖与夜间睡眠质量差〔OR=1.759,95%CI(1.098,2.820),P=0.019〕、中心性肥胖与午睡〔OR=1.186,95%CI(1.254,2.628),P=0.002〕两项交互项均与糖尿病患病相关。结论 40岁及以上女性人群夜间睡眠质量差、午睡行为可能是其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肥胖可能在睡眠特征与糖尿病的关联中发挥修饰作用,糖尿病防制策略的完善应注意综合考虑睡眠障碍、肥胖、高血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当地居民骨密度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黔东南侗族居民5792名进行问卷调查、身高、体重测量,并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使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密度影响因素。结果 最终纳入5322人,黔东南侗族人群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检出率分别为33.84%、2.76%,男性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职业的居民骨质情况检出率不同(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OR=1.746,95%CI=1.635~1.864)、男性(OR=2.213,95%CI=1.829~2.679)、初中(OR=1.395,95%CI=1.069~1.798)和高中文化(OR=1.292,95%CI=1.066~1.565)检出骨量减少的风险高,离退休(OR=0.681,95%CI=0.508~0.911)、体力劳动人员(OR=0.702,95%CI=0.595~0.828)、超重者(OR=0.782,95%CI=0.681~0.898)、戒烟者(OR=0.695,95%CI=0.494~0.977)检出骨量减少风险低;高龄(OR=1.903,95%CI=1.567~2.311)、男性(OR=8.744,95%CI=5.290~14.451)、体重过低(OR=3.046,95%CI=1.622~5.718)、体重肥胖(OR=3.285,95%CI=1.975~5.464)检出骨质疏松风险高,初中文化(OR=0.511,95%CI=0.287~0.910)骨质疏松检出风险低。结论 贵州省黔东南侗族人群的骨量减少检出率较高,年龄、BMI、性别、文化程度可能是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州侗族成年人脂肪肝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黔东南州侗族人群脂肪肝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对黔东南州侗族聚居地30~7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分析该地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侗族成年人共计4 828人,其中脂肪肝患者804人(16.6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是否肥胖和血脂异常人群的脂肪肝患病率存在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黔东南州侗族人群脂肪肝患病存在关联;进一步联合分析显示,与无肥胖、无高血压、TG、LDL - C和HDL - C正常人群相比,“任意1项为阳性”、“任意2项为阳性”、“任意3项为阳性”、“任意4项或以上为阳性”的调整OR(95%CI)分别为2.845(2.201~3.678)、7.937(6.149~10.244)、14.994(11.128~20.204)、72.747(37.905~139.616),存在剂量效应关系(P for trend<0.05)。结论 黔东南州侗族人群脂肪肝患病率较高。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导致脂肪肝患病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贵州侗族30岁以上人群肥胖与骨质疏松之间关联的性别差异,为人群骨质疏松危险分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疾病史、吸烟、饮酒等情况,并进行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测,比较不同性别的肥胖类型、肥胖指标,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及关联。结果 此次共调查贵州侗族30岁以上人群5362人,男性超重率为34.9%、肥胖率为9.9%;女性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0.7%。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2.9%,男性为6.1%,女性为1.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非肥胖为参比,男性中心性肥胖、全身性肥胖、复合型肥胖的OR(95%CI)分别为2.368(1.595~3.515)、4.819(0.486~47.807)、3.014(1.800~5.048);女性中心性肥胖和复合型肥胖的OR(95%CI)分别为0.630(0.333~1.193)和1.446(0.605~3.460)。进一步将BMI、WHR、WHtR、WC 按四分位数分组后,男性随BMI、WHR、WHtR、WC水平增高其骨质疏松患病率也增高(Ptrend 分别为0.002、0.003、0.001、0.002),患病危险性也增高;女性无统计学意义(Ptrend分别为0.173、0.851、0.836、0.405)。结论 贵州侗族人群骨质疏松与肥胖有关联存在性别差异,男性肥胖为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贵州省30~79岁侗族妇女子宫肌瘤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用χ2及趋势χ2 分别检验因素与子宫肌瘤检出情况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非农业和统一居民户口、BMI为超重、40~49岁的妇女更容检出子宫肌瘤,OR(95%CI)分别为3.004(1.759~5.132)、1.863(1.156~3.002)、1.559(1.070~2.271)、24.316(7.683~7.759),均P<0.05;月经状况为绝经的妇女检出子宫肌瘤的风险较低,OR(95%CI)0.294(0.155~0.556),P<0.05。结论 加强侗族农村妇女的健康教育;在30~59岁期间适当提高子宫肌瘤检查的频率;适当控制体重,谨慎流产以降低子宫肌瘤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女性在绝经前后空腹血糖与胆石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省侗族、苗族地区30~79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调查女性在绝经前后不同血糖分组中胆石症的检出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女性绝经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与胆石症关系的OR值和95%CI。结果 在绝经前,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的胆石症检出率分别为10.0%,13.4%和16.1%(P=0.124)。在绝经后,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的胆石症检出率分别为15.4%,23.4%和29.6%(P<0.001)。在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多个变量后发现,绝经前女性空腹血糖与胆石症无关联,但绝经后女性空腹血糖与胆石症的风险有关。在绝经后女性中,比较于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受损组(OR=1.354, 95%CI:1.003~1.827)和糖尿病组(OR=1.828, 95%CI:1.373~2.435)的胆石症患病风险较高。结论 绝经前女性空腹血糖与胆石症无关联,而绝经后女性高空腹血糖与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