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采用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感染猕猴艾滋病模型,评价中药益艾康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治疗效果。方法 8只SIVmac239病毒感染的猕猴随机分为两组:ART治疗组、益艾康联合ART治疗组。ART治疗先后分别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和恩曲他滨(FTC)+泰诺福韦(PMPA)+雷特格韦(RAL)进行治疗,检测不同治疗时期猕猴体质量、血常规、血生化、血浆病毒载量以及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计数及各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LPV/r治疗期,LPV/r单独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在治疗1、2周时明显降低,随后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动物的肌酐在治疗期间逐渐升高(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V/r单独治疗组的γ-谷氨酰转肽酶在各时间点均高于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益艾康联合LPV/r治疗组PD-1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人体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颈部肌肉骨骼损伤患者1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1采用CT技术进行诊断检查,对照组2采用磁共振技术进行诊断检查,而观察组则采用高频超声技术进行诊断检查。确认3组患者颈部肌肉骨骼的损伤情况,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误诊率,询问并统计3组患者及家属对检测方法的满意程度,综合比较各检测方法的优劣。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平均准确率为88.10%,明显高于两对照组的62.89%和80.42%,而误诊率则显著低于两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高频超声检测方法的总满意率为96.67%,也显著高于两对照组的81.67%和86.67%;数据分析其各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人体大运动后颈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治疗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可增加患者的检测适从性,是一种可靠、经济、高效的检查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08—2017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统计年鉴和卫生统计年鉴为资料来源,收集2008—2017年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析其基本情况,并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我国妇幼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地区内差异对总泰尔指数贡献率均在97.00%以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地区间仍然存在差距,但地区内不公平性较为严重,是影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我国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地区间较为公平,优化其配置应关注地区内部的不公平。注册护士数分布的不公平程度高于卫生技术人员和执业(助理)医师,多措并举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妇幼卫生专业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创建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幼卫生人才。但该专业经历过起步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后由于妇幼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环境和培养单位发生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用人单位招生条件提升,使预防医学院培养的妇幼卫生专业人才不能考取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证、从事保健类工作的人员职称的晋升渠道较其他岗位狭窄,进而导致该专业的逐渐萎缩,培养人员数量锐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水平、高质量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艾滋病流行区的H 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歧视的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歧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北省艾滋病高发区襄樊市襄城区和南漳县各抽取2个村共19户艾滋病感染者家庭,采用提纲访谈,对个人进行深入访谈法调查,并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村学校、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部分人员中进行了小组讨论。结果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耻辱和歧视普遍存在,包括来自村民、医院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家庭成员、亲戚和雇主等的歧视。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及其感染者的歧视仍然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出于害怕被艾滋病感染,但近几年总体情况有所好转。来自村民、家人和亲戚的歧视有所减少,但来自基层干部和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歧视却相对严重。宣传、示范等对于减少艾滋病歧视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等综合培训,评价培训效果,为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差异比较。结果经过培训,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提高了10.1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知晓率提高了28.80%。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技能,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行为意愿改变不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观,长期以多样化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减少歧视行为。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建立女贞子乙酸乙酯有效部位群的指纹图谱,并评价不同产地女贞子质量的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Platisil(铂金)C18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A:蒸馏水,B:乙腈;梯度洗脱:0→25→35→40→60min,B相:20%→30%→60%→90%→100%;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均为1.0ml/min。结果:确定了女贞子乙酸乙酯有效部位群的10个共有指纹峰。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女贞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指纹图谱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患者角度对湖北省某晚期血吸虫病(简称晚血)救治定点医院晚血救治效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和完善晚血救治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定量问卷调查与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晚血患者目前生命质量、对晚血救治机构满意度及晚血救治政策的评价等方面的资料。结果接受救治后晚血患者生命质量平均得分为0.743分,其对自身的活动能力、自我照顾能力、日常活动能力及焦虑沮丧的评价较好,满意率分别为69.1%、60.0%、60.0%和63.6%,而对疼痛和不适的评价较差,满意率仅为36.4%;晚血患者对晚血救治医疗机构8个方面的满意率7项指标达到70.0%以上。结论接受救治后晚血患者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所改观,对救治医疗机构的满意度较高。目前晚血救治政策的实施比较顺利,建议进一步完善晚血患者出院后的后续管理工作,使晚血救治工作具有连续性,从而使晚血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