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5篇
  2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Collagen type II (CII) induced arthritis (CIA) in mice is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Induction with non-self (e.g. human) CII induces severe arthritis whereas the mice are less susceptible to induction with self CII (i.e. mouse). To analyse whether an autoimmune response to human CII can develop and is pathogenic the authors have established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human CII in cartilage and backcrossed them into two different gene backgrounds susceptible to CIA (DBA/1 and C3H.Q). The transgenic human CII expression was restricted to cartilage and did not disturb cartilage morphology or lead to chondrodystrophy. In addition, development of stress-induced arthritis was not affected by the transgene. The cartilage specific expression of human CII reduced, but did not eliminate, the susceptibility to CIA irrespective of the species source (human, bovine, chick, rat) of CII used for immunization. A common denominator between these heterologous CII in comparison with mouse CII is the previously defined CII 256–270 epitope. An expression level dependent T-cell tolerance was seen in this epitope as well as to the entire CII. However, all human transgenic mouse lines could still mount significant autoreactive T- and B-cell responses. Approximately 10% of the transgenic mice developed arthritis after immunization with human CII. These findings show, therefore, that cartilage-located human CII induce tolerance but can nevertheless be a target for development of arthritis.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1对人系膜细胞表达MMP-3及TIMP-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对人系膜细胞(MC)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MC培养,应用细胞ELISA法测定MC内MMP-3、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ET-1促进MC内MMP-3、TIMP-1蛋白表达,但MMP-3/TIMP-1比值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下降。结论ET-1可能是人系膜细胞内MMP-3/TIMP-1比值下降的原因之一,这与肾小球细胞外基质降解受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的声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客观评价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后的发音效果,并以此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喉全切除术后I期与Ⅱ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患者、食管发音患者、安装Blom—Singer发音钮患者以及健康人分别进行语音测试,分析7项客观声学参数,比较发音效果。结果 经统计学t检验,气管食管裂隙状瘘语音最长发音时间短于健康人,明显长于食管音,但和Blom—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其声音的强度和健康人及Blom—Singer发音钮差异无显著性,明显高于食管音;其基频明显低于健康人;其频率微扰和振幅微扰明显高于健康人,而明显低于食管发音,与Blom—Singer发音钮语音差异无显著性;其共振峰频率和能量仅在F1共振峰能量上明显高于食管音,其余各频率上差异均无显著性。虽然喉全切除I期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制作帽状气室,而Ⅱ期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但两者语音声学分析各参数间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气管食管瘘语音比食管音接近健康人语音,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气管食管裂隙状瘘发音重建术中不制作帽状气室不影响术后的发音。  相似文献   
4.
滞针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79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滞针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疗效。方法 取肝俞、肾俞、心俞、膈俞、太冲、太溪、神门、血海穴为主,常规刺入穴位后采用滞针法,治疗免疫性不育症79例。结果与结论经4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91.1%,且治疗后男性患者精液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均有所提高,说明 滞针法对免疫性不育症及其异常精液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bFGF与EGF诱导BMSC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体外条件下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千细胞(NSCs)和神经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出生4周左右大鼠的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时,分为两组:实验组细胞加入bFGF和EGF,进行诱导分化;对照组不加因子继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记录BMSCs的诱导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兔抗巢蛋白(Nestin)单抗、兔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抗、兔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抗鉴定。结果 实验组诱导7d后有部分细胞具备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胞体锥形或圆形,有较长单极或多极的突起,均有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表达,且3种细胞数量差别有显著性(t=3.266~6.099,P〈0.05)。而对照组细胞仍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无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结论 bFGF、EGF可以诱导BMSCs向NSCs分化,并可调控神经元分化,促进神经元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制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PECAM-1)表达对多药耐药基因1(MDR-1)及其编码产物P-糖蛋白(P-gp)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化学合成针对PECAM-1的三条siRNA序列,命名为si-PECAM1,2,3,脂质体转染法将其转入CNE1/R,采用Semi-q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筛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si-PECAM序列,将筛选出的si-PECAM转入CNE1/R,采用Semi-q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抑制PECAM-1表达前后MDR-1及其编码产物P-gp的变化情况.结果 Semi-qRT-PCR的结果显示,设计三条si-PECAM序列均有效,以si-PECAM3干扰效果最明显(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emi-qRT-PCR的结果一致;转染si-PECAM3 48 h后做Semi-qRT-PCR的结果显示抑制PECAM-1表达后MDR-1表达明显下调(P<0.001),Western blot结果与Semi-qRT-PCR的结果一致,抑制PECAM-1表达后MDR-1编码产物P-gp的表达也明显下调(P<0.001).结论 抑制CNE1/R中PECAM-1表达后MDR-1及其编码产物P-gp的表达均明显下调,提示PECAM-1可能参与X射线辐射诱导人鼻咽癌细胞发生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1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次,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七味通痹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关节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同时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血浆P物质(SP)、白细胞介素-17(IL-17)、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压痛数、肿胀数、晨僵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GE2、SP、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GE2、SP、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SO、RF、CRP、ESR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SO、RF、CRP、ES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甲氨蝶呤可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降低患者血清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水平,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具有一定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非职业针刺伤及意外伤害HIV暴露后预防现状及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解艾滋病病毒(HIV)非职业针刺及意外伤害暴露及暴露后预防的现状,以及暴露后预防的影响因素,探讨HIV非职业针刺伤及意外伤害暴露后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对北京地坛医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 637例HIV非职业暴露者,实施或未实施暴露后预防(PEP)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全部非职业暴露者均提出了实施PEP的要求,但根据危险性评估,两年里共对52人实施了PEP.其中仅19人(36.54%)完成了28天的疗程,33例(63.46%)因副作用等而中止治疗.心理干预可以降低PEP的实施率.对实施或未实施PEP的1 486非职业暴露者于暴露后1个月,948例于暴露后3个月,689例于暴露后6个月,检测HIV抗体,均未发现阳性者.影响非职业暴露PEP完成的因素是:暴露源情况不明,HIV感染的危险性低及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副作用.结论HIV非职业意外伤害暴露感染的危险性极低.提示PEP对于那些暴露源HIV情况不明,HIV感染的危险性小,而又有明显的副作用时应该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肇庆市2015—2018年禽类市场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动态分布情况,为肇庆市禽流感预警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5—2018年肇庆市9个县(市、区)的禽类市场环境标本,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A型流感病毒(FluA)核酸检测,FluA阳性标本进行H5、H7、H9亚型流感病毒分型。结果 共采集禽类市场环境标本 4 508份,其中FluA核酸阳性标本共1 154份,总阳性检出率为25.60%;H5、H7、H9和A型未分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5.72%、2.75%、17.48%和4.44%。FluA阳性检出率在肇庆市9个县(市、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阳性检出率最高是鼎湖区。FluA阳性检出率及其他亚型阳性检出率在1、2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冬春季为禽流感病毒的感染高峰期。FluA阳性检出率在5种类型监测标本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标本(简称案板)阳性检出率最高(33.04%),笼具表面擦拭标本(简称笼具)次之(27.22%)。结论 肇庆市禽类市场环境中存在H5、H7、H9及多种亚型混合的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潜在传播风险,尤其在冬春季,需结合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状况,加强禽类从业人群的健康教育与禽类市场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对人感染禽流感发生的预警和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结直肠炎症,大蒜素对其防治的作用目前尚未有结论。目的:探讨大蒜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NBS组、大蒜素预防组、大蒜素灌胃组、大蒜素灌肠组、地塞米松组、柳氮磺吡啶组、巴柳氮钠组。以含150mg/kgTNBS的50%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造模2周后处死大鼠。行大体评分和病理学评分,以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β、IL-10、IL4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NBS组大体和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B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IL-4、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NF-κB表达明显升高(P〈0.05);给予大蒜素预防或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疗效低于地塞米松组、柳氮磺吡啶组、巴柳氮钠组。结论:大蒜素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和NF—κB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