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62篇
  免费   5215篇
  国内免费   3142篇
耳鼻咽喉   457篇
儿科学   845篇
妇产科学   309篇
基础医学   3943篇
口腔科学   1188篇
临床医学   6355篇
内科学   5831篇
皮肤病学   945篇
神经病学   1869篇
特种医学   24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479篇
综合类   12091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861篇
眼科学   740篇
药学   5364篇
  61篇
中国医学   3748篇
肿瘤学   3022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645篇
  2022年   1451篇
  2021年   2291篇
  2020年   2011篇
  2019年   1269篇
  2018年   1375篇
  2017年   1598篇
  2016年   1370篇
  2015年   2174篇
  2014年   2774篇
  2013年   3415篇
  2012年   4657篇
  2011年   4916篇
  2010年   4055篇
  2009年   3594篇
  2008年   3819篇
  2007年   3652篇
  2006年   3324篇
  2005年   2681篇
  2004年   2067篇
  2003年   1846篇
  2002年   1540篇
  2001年   1202篇
  2000年   950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18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1篇
  1976年   9篇
  1968年   6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生活在社区的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生存压力。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5例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得出4个主题:精神疾病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引起的生理性压力;因疾病转归和日常生活角色冲突产生的精神心理性压力;社会歧视、缺乏工作机会和难以获取社会福利资源等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贬低歧视和家庭亲属关系恶化导致的人际交往压力。结论 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后存在明显的生存压力,压力源包括疾病症状、社会歧视、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因此,应注重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完善社会支持与社会福利体系,增加个性化的社区精神康复活动,以减轻患者生存压力,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VA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8年12月IVAP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2019年3月品管圈活动干预后IVAP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堵塞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感染4例,血栓2例,导管堵塞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对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关怀、出院指导、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2.39±5.27)分、(31.49±4.32)分、(22.25±4.69)分、(20.26±4.91)分、(112.24±10.38)分;对照组分别为(38.65±4.91)分、(28.68±4.26)分、(19.96±4.30)分、(19.94±4.63)分、(103.37±10.12)分;观察组对优质服务、技术水平、关怀、出院指导、护理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护理措施明显降低IVAP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13年2月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的31例输尿管癌患者临床资料:12例患者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9例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随访14~171个月,观察术后尿路肿瘤复发率、患者总体生存率、肿瘤分期及病理分级方面分层生存率等情况。结果:术后尿路肿瘤复发率为19.35%(6/31);总体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41%、58.64%;低肿瘤分期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为86.67%,高肿瘤分期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93%和54.29%;低病理分级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均为76.00%,高病理分级组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26%和48.83%。结论:在严密随访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可以有效治疗低分期、低分级输尿管癌。  相似文献   
6.
Vegetation water content (VWC) is the key input parameter for a soil moisture retrieval algorithm based on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and VWC uncertainty can limit the estimated accuracy of soil moisture.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VWC algorithm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in China,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VWC estimation method has not been well evaluated.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VWC estimation method used in the SMAP (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 algorithm on three spatial scales (the point-scale, 30 m scale, and 1 km scale) for maize in northeast China. Results from three ground experimental datasets showed that the SMAP VWC estimation method was strongly biased with an average overestimation of 1.16 kg m?2,1.04 kg m?2, and 1.13 kg m?2 for the point-scale, 30 m scale, and 1 km scale respectively, and maximum bias occurred in the mid-stage of maize. Also, a new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VWC was proposed for the 30 m scale based on Sentinel 2 NDVI and field VWC values from 2017 experiment, with respective R2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nd Root Mean Squared Error (RMSE) values of 0.80 and 0.67 kg m?2.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is power relationship was still suitable for VWC estimation at the 1 km scale, and it has smaller bias than the original SMAP VWC method. Future work will be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VWC estimation method over a lager region. It is expected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oil moisture by providing high precision VWC input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在诸多癌症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该类药物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全面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对于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其代表药物派姆单抗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尚未批准任何此类药物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将会是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9.
刘凯  韩昆 《中国卫生产业》2020,(4):177-178,183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医疗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也加大了对医疗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所使用的相关设备与仪器。其中,医用B超就是最主要的医疗设备,能够通过设备的检查,对人体的身体情况以数据的形式展现,直接能够了解到人体的健康情况,提升医疗事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为医疗工作这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但是,医用B超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故障,会对各项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加强管理,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确保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