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检测新入ICU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可溶性髓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探讨sTREM-1在伴肺部渗出的脓毒症( sepsis )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ICU 2012-09~2013-09收治的伴有肺部渗出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机械通气患者70例作为试验组,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分为脓毒症组39例,非感染性SIRS组31例。两组在入院的第1、4、7天和第1、4天分别收集血清和肺泡灌洗液( BALF)标本,同期纳入血清对照组30例,BALF对照组3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sTREM-1质量浓度,比较不同部位sTREM-1质量浓度与同期检测各种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参数。结果①入院第1天脓毒症组血清sTREM-1质量浓度[425.20(653.72)pg/mL],与血清对照组(84.33±24.03)pg/mL及SIRS组[99.74(67.54)p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入院第1天区分脓毒症与SIRS诊断的各参数ROC曲线下面积( AUC)依次为血清sTREM-1(0.796)、CRP(0.668),而入院第4天两组比较仅血清 sTREM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其AUC为0.837;③各时间点脓毒症死亡组血清sTREM-1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其中入院第1天判断脓毒症组预后各参数AUC依次为血清sTREM-1(0.792)、SOFA评分(0.756);入院第4天依次为 SOFA 评分(0.801)、APACHEⅡ评分(0.757)、血清sTREM-1(0.696);入院第7天依次为APACHEⅡ评分(0.835)、血清sTREM-1(0.725);④入院第1、4及7天脓毒症生存组肺泡灌洗液sTREM-1质量浓度分别为(99.22±129.94,204.67±147.42,169.51±157.0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脓毒症死亡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TREM-1在伴有肺部渗出的脓毒症患者中呈高表达,显著高于SIRS患者及健康人群,其在脓毒症早期具有优于其他标志物的诊断与判断预后的能力,且肺泡灌洗液sTREM-1在病程后期下降,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杨俊杰  黄芸菲  秦瑞  刘冰洋  谢振业  金栋材  金雨虹 《浙江医学》2021,43(14):1545-1550,1563
目的应用加权发病率综合征联合抗菌药物算法(WISCA)分析胆道感染(BTI)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首次送检结果阳性的934例BTI患者的胆汁,标本培养分离后得到病原菌1251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细菌分布及耐药率,再应用WISCA计算各药物的加权敏感性。结果125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12株(64.9%),革兰阳性球菌363株(29.0%),真菌76株(6.1%);革兰阴性杆菌中位列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31.3%)、肺炎克雷伯菌(10.6%)、铜绿假单胞菌(4.2%)、阴沟肠杆菌(3.8%);革兰阳性球菌中位列前4位的是粪肠球菌(10.1%)、鹑鸡肠球菌(4.4%)、铅黄肠球菌(4.3%)、鸟肠球菌(2.6%);最常见的真菌是白假丝酵母(3.4%)、光滑假丝酵母(2.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以头孢曲松最高,分别是68.2%和33.6%,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4.0%和24.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5%和6.1%;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7%、22.0%和42.3%;鹑鸡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6.4%和91.7%。抗菌药物中对革兰阴性杆菌加权敏感性超过80.0%有阿米卡星(93.0%)、亚胺培南(83.0%);对革兰阳性球菌加权敏感性超过80.0%有替加环素(81.0%)、青霉素(80.2%);对真菌加权敏感性超过80.0%有两性霉素B(100.0%)、伏立康唑(86.8%)、氟康唑(82.9%);联合治疗加权敏感性超过80.0%的有亚胺培南联合替加环素(83.2%)、厄他培南联合环丙沙星(82.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环丙沙星(81.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替加环素(80.9%)、亚胺培南联合利奈唑胺(80.0%)。结论亚胺培南仍是胆道感染经验性用药的良好选择,替加环素可作为联合用药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血流真菌感染(CVC-RBFI)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中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血流感染的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C-RBFI临床特点和主要生化指标与预后的关系,数据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U CVC-RBFI患者基础疾病前4位分别为肿瘤、神经系统疾病、肺部疾病、腹部疾病,分别占34.9%、19.0%、14.3%、14.3%;诱发因素主要有广谱抗菌药物使用>5d、静脉营养≥10d、中心静脉导管留置>5d等,其分别占96.8%、95.2%、93.7%;共检出真菌63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26株占41.27%,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8.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细菌菌血症、APACH EⅡ评分>18分是CVCRBF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 CVC-RBFI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病死率高,加强对上述危险因素及真菌药敏监测、及早撤除医源性侵入因素,可以改善CVC-RBF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的变迁与临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调查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情况和临床分布.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年内共分离出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株906株,其中2008年185株,分离率为15.7%,非发酵菌占93.0%;2009年361株,分离率为18.0%,非发酵菌占73.4%;2010年360株,分离率为18.1%,非发酵菌占81.9%,非发酵菌主要见于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肠杆菌科主要见于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结论 医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菌株中非发酵菌一直占较大比例,且2009年出现的耐亚胺培南肠杆菌科比2008年明显上升,但2010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因标本存放时间不同的血沉结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患者71例,用EDTA-K2抗凝血保存4,8,12,24,48h检测血沉并且相互比较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以及在TEST1上检测ESR的重复性。结果放置8,12hESR比4h的结果高,但后来随着时间的延长,24,48h的ESR减慢。结论血沉标本应及时处理以免引起结果的不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的标本前处理方法对血管紧张素Ⅰ、Ⅱ(AⅠ、AⅡ)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对40例病人的静脉血标本进行处理,分离血浆后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Ⅰ和AⅡ的水平。方法 1为按说明书用血常规真空管采血后立即加入酶抑制剂;方法 2为在血常规管中事先加好酶抑制剂再采血;方法 3为用血常规管采血后在冰箱放置1 h再加入酶抑制剂。[结果]方法 2检测出的AⅠ、AⅡ水平与方法 1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法 3检测的AⅠ、AⅡ水平明显低于方法 1。[结论]加酶抑制剂能抑制AⅠ、AⅡ、AⅢ等转换,先加入酶抑制剂和采血后再加入对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影响,方法 2还可避免漏加抑制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