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三价铬具有生物学功能,对维持人体正常胰岛素、胆固醇、糖和球蛋白代谢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对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也有作用。人体的铬缺乏,会引起主动脉斑增多,血清胆固醇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体内铬缺乏,还会使糖和脂肪代谢受阻,引发糖尿病。人体内的铬虽少,但不能缺乏,通过食物不断补充体内的铬含量,可以起到防止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的作用。根据微量元素铬在人体中的特殊功能,可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众 所 周 知 ,成 份 输 血 是衡 量 临 床 用血 水 平 的 一个 重 要 标准 ,血浆 分 离又 是血 站 和医 院血 库 的一 项重 要 工作 。传 统血 浆分 离 靠手 工 操 作 进行 , 每 台 机器 每 次 只 能控 制 分 离 一人 一 份血 液 ,在 整 个 分 离 过 程 中 ,工 作 人 员  相似文献   
3.
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乙型脑炎,收到疗程短、死亡率低、后遗症少的效果.现从病因病机及分期论治方面探讨如下. 1 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变化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纳入接受肝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并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共62例。选取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GP73浓度。结果与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57±21.53)ng/mL]相比,6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189.60±57.24)ng/mL]显著升高(P0.01)。其中42例血清ALT200 U/L的患者,其血清GP73水平[142.8±56.4)ng/mL]显著高于20例血清ALT200 U/L者[113. 6±68.41)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0%的患者中,有85%(9/11)的患者血清GP73142 ng/mL。GP73曲线下面积0.801,标准误0.049,95%可信区间(0.704,0.897),诊断价值中等。结论血清GP73水平与自身免疫性肝炎损伤程度有关,血清GP73是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良好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灵芝多糖微乳诱导结直肠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 M1极化能力,以及联合PD-1抑制剂协同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一步成乳法"制备灵芝多糖微乳(GLP-M),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借助RAW264.7细胞考察GLP-M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能力;通过Transwell小室法考察GLP-M处理巨噬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GLP-M处理肿瘤细胞后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考察GLP-M诱导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ROS)行为。建立荷MC38鼠源肠癌细胞的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生理盐水和灵芝多糖为阴性对照和剂型对照组,设置GLP-M、PD-1抑制剂以及GLP-M+PD-1联合给药组;PD-1抑制剂每3天尾静脉注射1次,给药2次,其余制剂每天灌胃1次,给药6次。考察治疗期间肿瘤生长曲线、体质量变化、生存时间、病理切片等。结果:GLP-M粒径为(58.3±2.1) nm,Zeta电位为(-23.5±1.8) mV,多分散系数(PDI)为0.221±0.003,包封率为(82.5±3.2)%,TEM图显示GLP-M形态圆整、分散均匀。GLP-M干预IL-4诱导的RAW264.7细胞后CD86的表达量升高(33.2±1.9)%,ROS水平升高(39.4±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AW264.7与MC38细胞共培养模型中,GLP-M可以显著提高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促进巨噬细胞的CD86表达。体内抗肿瘤实验显示:GLP-M、PD-1以及GLP-M+PD-1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4.3±4.2)%、(51.3±2.7)%和(63.7±4.3)%。GLP-M+PD-1组45 d生存率最高(25%),且该组肿瘤切片结果显示坏死明显,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结论:GLP-M可能通过干预TAMs M1极化的机制提高与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协同抗结直肠癌治疗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阳益气化饮通络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浆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CHF患者18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CHF治疗,试验组采用温阳益气化饮通络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排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利钠肽(BNP)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结果:两组疗效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1%(P<0.05);两组治疗后心悸气短、颈部青筋暴露、下肢浮肿等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中试验组治疗后上述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O、LVEF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其中试验组治疗后CO、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LVEDD及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及BN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群体的心理症状特点,研究心理症状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为伴有精神心理异常的IBD病人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IBD病人159例和健康人群89名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与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心理测评,根据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IBD病人的心理症状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健康人群比较,IBD病人总分、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及其他方面的阳性率及评分均较高(P < 0.05~P < 0.01);SF-36得分,IBD病人在除精神健康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人群(P < 0.01);与SCL-90阴性的IBD病人相比,SCL-90阳性的IBD病人在总分、全身、肠道、情感方面得分均较低(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BD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有(b=27.163,P < 0.01)、忧郁(b=-18.583,P < 0.01)、人际关系敏感(b=17.563,P < 0.05)、偏执(b=-14.316,P < 0.05)。结论IBD病人易合并明显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等方面的异常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主要受疾病病情、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及偏执影响,处于疾病活动期时的病人,抑郁、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症状重,其生活质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能实现伤员定位并将伤员的定位及其他信息发送至后方的系统。方法:采用ARM嵌入式系统,并与GPS模块、北斗接收机和数传电台进行串口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结果:系统以ARM7处理器2214为核心,能够完成定位及信息的发送功能。结论:该系统集成度高、功能强、体积小、质量小、功耗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曹英武  韦成  黄云 《黑龙江医学》2023,47(3):300-302
目的:探讨骨性锤状指患者给予改良石黑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其对临床疗效、远指间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手指指腹动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9月样本医院收治的80例骨性锤状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经典石黑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石黑法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远指间关节活动功能、疼痛程度、骨折愈合时间、手指指腹动脉微循环。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欠伸角度明显更低,主动屈伸角度、活动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3、2.291、3.716,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侧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6、11.69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5);术后,观察组EDA、PSV明显高于对照组,RI明显低于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