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经临时冠牙龈成型后的上前牙种植修复负重1年后的牙龈形态学变化,探讨临时冠对牙龈组织进行干预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间因上前牙缺失要求种植修复的患者78例(男37例,女41例),在行种植上部修复前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进行牙龈形态的诱导,直至永久修复完成.在修复即刻及1年后测量近、远中牙龈乳头及唇侧龈缘水平高度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经过牙龈成型后再进行种植上部修复,修复1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16±0.58) mm和(0.10±0.53) mm,唇侧牙龈水平变化仅为(0.10±0.41) mm.经临时冠诱导成型后的牙龈形态在种植修复1年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种植体支持的临时冠在前牙美学区的种植修复中对软组织的成型技术临床可行,近期美学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上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负载3年后软、硬组织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并拟在前牙区进行种植治疗的健康患者。观察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及常规种植修复这两种方式的患者在修复即刻及3年后近远中牙龈乳头、唇侧龈缘水平高度以及种植体近远中侧骨水平的变化。结果: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分别完成20例和24例,植入种植体分别为22颗和29颗。两组病例在永久修复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 ISQ)分别为76.32±3.20和76.93±3.36 (P>0.05)。即刻种植组和常规种植组在修复3年后近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34±0.54) mm和(0.05±0.39) mm (P=0.07),远中龈乳头高度变化分别为(0.43±0.42) mm和(0.36±0.48) mm (P=0.13),唇侧龈缘水平变化分别为(0.70±0.40) mm和(0.62±0.34) mm (P=0.23),种植体骨吸收量在近中侧分别为(1.02±0.50) mm和(0.88±0.46) mm (P=0.53),远中侧分别为(1.05±0.34) mm和(0.95±0.47) mm (P=0.21),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修复即刻,两组间牙龈乳头指数的分布情况不论是近中还是远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3年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与常规种植修复基本相当,但前者在缩短疗程、获得理想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方面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力螺钉技术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问题。病例和方法50名下颌骨颏部、下颌角、髁突骨折患者,男37例,女13例;中位年龄31岁(15~65岁),接受拉力螺钉固定。术后1~2周及3~4个月复诊。拍摄下颌曲面断层片、开口后前位片,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开口型等情况。结果①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未见感染征象;②39例颏部骨折患者中,除3例(7·69%)术中拉力螺钉固定后骨折线轻度错位外,其余病例复位均良好;2例下颌角骨折患者术中复位良好;17例髁突骨折患者,除1例拉力螺钉固定松脱,手术去除螺钉外,11例髁突骨断端位置理想,5例髁突位置仍有轻度移位。术后3至4个月复诊,所有患者咬合关系均良好,X线片示骨折线愈合良好;16例(17侧)髁突骨折患者开口度均大于35mm,其中2例患者开口有2~3mm偏斜。结论拉力螺钉技术应用最少的植入物即可获得坚强固定的效果,操作简单,费用相对低廉,二期取钉手术简化,因此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即刻种植即为在牙齿拔除后即刻进行种植体植入。与延期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具有减少手术次数、缩短或消除缺牙时间、缩短疗程等优点;但即刻种植同时又具有技术难度加大,需要同时处理软、硬组织缺损,后期牙龈退缩风险大等缺点。研究影响美学区即刻种植后牙龈退缩的风险因素对于保持即刻种植后稳定的牙龈美学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诸多影响牙龈退缩相关因素中,种植体唇侧骨吸收、牙槽嵴顶降低、种植体颈部唇侧表面暴露是导致唇侧龈缘退缩的根本原因。本研究通过两组即刻种植病例,一组采用唇侧植骨的方法,一组唇侧未植骨,观察两组病例唇侧骨板厚度和高度变化。初步结果显示,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唇侧骨会发生吸收,骨吸收厚度约1.36mm,即刻种植同期唇侧骨板外侧植骨可以有效地保持种植体唇侧有足够的骨厚度,能够维持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长期稳定。同时研究还应发现,即刻种植后种植体体唇侧骨高度降低在两组病例中都有发生,且牙槽嵴顶高度有吸收降低到与种植体颈部位置平齐的趋势。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措施试图保持持种植体唇侧牙槽骨的高度,减少其吸收。如注意基台的完全就位,选择种植体一基台连接更加稳定的种植系统、加强基台安装时的消毒措施、减少反复取下和更换基台的次数等,从而减少由于颈部连接不稳定、消毒不彻底等因素引起的种植体颈部炎症,从而减轻与之相对应的牙槽骨吸收,从而保持美学区即刻种植后牙龈美学效果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与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FISS)进行比较,探讨二者对颌面部损伤严重度评估的可靠性与敏感性。方法应用MFISS和ISS对741例颌面部创伤进行评分,根据不同骨折数目和不同骨折部位分组统计分析。结果单纯颌面部创伤和合并全身其他部位创伤的颌面部创伤组单处骨折、两处骨折与多处骨折患者ISS和MFISS平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SS对单处骨折与两处骨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MFIS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面部、面中部和面下部创伤患者在单纯颌面部创伤组ISS和MFISS分值与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的MFISS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的颌面部创伤IS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S面中部和面下部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平均评分接近;MFIS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FISS对颌面部创伤的程度反映较ISS评分系统更具灵敏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后牙区单牙种植修复患者在行使功能5年后的临床修复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至2010年5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接受种植治疗并且负重已达到5年的后牙区种植治疗患者,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片、种植体近远中边缘骨高度的变化以及修复体的情况(包括修复体完整性、松动情况、螺丝孔封闭材料存留状况、修复体固位螺丝及修复基台的松动或折断情况)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215例患者,平均年龄48.6岁(27~71岁),共植入软组织水平种植体321枚(其中上颌126枚、下颌195枚)。9枚种植体在回访期间出现松动、脱落,累计存留率达97.2%。存留的312枚种植体中,上颌120枚、下颌192枚,其中直径为3.3、4.1和4.8 mm的种植体分别为5枚(1.6%)、115枚(36.9%)和192枚(61.5%),长度为8、10和12 mm的种植体分别为21枚(6.7%)、206枚(66.0%)和85枚(27.2%)。上部修复体固位方式中,粘接固位为277枚(88.8%),螺丝固位为35枚(11.2%)。负载5年后种植体近远中牙槽骨高度平均吸收分别为(0.73±0.25) mm和(0.78±0.26) mm,近远中骨吸收程度与植入区骨质类型、种植体规格、修复基台角度、固位方式、临床冠-种植体长度比、性别、年龄等因素均未显示有相关性(P>0.05)。修复后主要的机械并发症有:修复体固位螺丝松动(8.6%)或折断(2.9%)、修复体上螺丝孔封闭材料脱落(11.4%)、修复体崩瓷(13.8%)及修复体脱粘(14.1%),其中仅修复体脱粘的发生率与修复时使用的基台角度(0°/15°)和修复体的临床高度这两个因素相关(P<0.05)。结论: 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在单颗后牙缺失的修复病例中负重5年后,种植体周围的骨水平基本稳定,全面完善的种植诊疗计划、规范严谨的临床操作以及定期的复查可能是减少修复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后不同固定方式下颧骨体的稳定性。方法应用二维图像测量软件Drawdib对44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复查华氏位片上颧骨体标志点进行定点,比较患侧颧骨体标志点较健侧对应标志点坐标值变化的百分比值以及患侧颧骨下转角较健侧颧骨下转角变化的百分比值。结果采用1点至4点固定各组患者华氏位X线片上反映患侧颧骨体位置的颧骨点(ju)、颧颌点(zm)及颧颞下点(ztl)各标志点以及颧骨下转角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后没有发生明显的移位变化。结论1点至4点固定各组患者颧骨体复位固定后均较稳定,未见颧骨体再移位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9.
下颌前部骨折拉力螺钉与小型接骨板固定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比较下颌前部骨折应用拉力螺钉固定和小型接骨板固定的疗效。方法 下颌前部单线骨折14例,应用1枚拉力螺钉固定,8例应用2块小型接骨板固定,术后2~3周、3~4个月复诊。比较两组术后He关系、He力及颏神经损伤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但拉力螺钉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较小型接骨板固定组显著缩短。结论 下颌前部骨折用1枚拉力螺钉固定,即可达到与2块小型接骨板固定相近的临床效果;其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费用低,并可在骨折线上产生压应力.促进骨折俞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汉族成年人骨性眼眶的应用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中国汉族男女骨性眼眶区域各解剖标志之间线性关系的参考值。方法 :对 86例 (男62例 ,女 2 4例 )中国汉族成年干颅骨标本眼眶区域的解剖标志点进行测量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男性左右眶宽、眶下孔a、眶上孔a和眶下孔c存在明显差异 ,女性左右眶宽和眶上裂前距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并得出眼眶解剖标志的的参考值范围和形态学参数 ;男、女眼眶各项指标中 ,眶深、眶宽和两眶宽等测量结果显示出性别差异 (P <0 .0 5 )。结论 :得出了中国正常成年人男、女眼眶形态及各解剖标志外科操作的安全参考值范围。累及眼眶的颅面骨折手术时要以此参考值为依据 ,以提高手术的效果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